关于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趋向的探讨

2016-11-28 02:21吴秀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新世纪群众文化

吴秀

(友谊县文化馆,黑龙江 双鸭山 155800)



关于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趋向的探讨

吴秀

(友谊县文化馆,黑龙江 双鸭山155800)

摘要:群众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当前,只有群众文化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趋向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把群众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国务院转发了文化部等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新世纪中国群众文化发展的高度,审视正在建设之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笔者认为,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发展趋向将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集中表现。群众文化带有一定历史时代的具体内容和特性,构成了它的传统性。而传统性又与民族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为每个民族与外民族来往交流时,都把各民族的长处化为自身血肉之张力,通过变异,构成现代性。所以现代性总是一定民族传统的现代性。而传统性也不能脱离现代性单独地存在。但是,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党中央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指出,要“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的文化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继承和发扬,就是对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的高度概括。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达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传统文化必须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进行改造、提炼、创新,还要使其顺应市场经济环境,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作为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努力使社会主义的群众文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逐步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事业的现代化是多方面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深入发掘、整理、提炼和组织一切来源于群众中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并使之发扬光大。一是观念必须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二是在创作的题材、形式、风格、手法、技巧上要更加多样化,不断有所创新,丰富和发展各种艺术表现技法。三是要充分体现出特定民族生活中的现代语言。四是群众文艺的种类、体裁、样式要比过去更加完备,文艺的社会功能得到更为充分、全面的发挥。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兼收并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使群众文化充满生机,永葆活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做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二、民族化与全球化相统一

人类社会生活是以民族形态而存在、而发展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必然要反映到群众文化上,所以说群众文化最具有民族化特征,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的群众文化。正因为全球有众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才使得全球的群众文化绚丽多彩。全球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许多方面出现全球一体化趋势,但这些方面的一体化,并不能代表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也走向一体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便越足人类的。人类文化是由众多不同民族各自独立的文化组成。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特色,也就丧失了自身的民族性,丧失了本民族存在的根本根基。在世界逐渐走向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化的东西不能丧失。特别是群众文化必须维护和保护自己的民族化。各国一致主张在全球化过程中充分尊重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提倡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世界因不同而需要交流、了解,因了解交流而实现全球化。

毛泽东同志说:“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国的群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与中国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固有的审美观念与欣赏心理。只有交流才能扩大本民族的群众文化空间,丰富本民族的群众文化特色。毛泽东同志曾把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概括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是中国群众文化之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根本性内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只有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民族化,才能真正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才能普遍地引起群众的关注和认同,使广大群众赏心悦目,乐于接受,同时也是外国人认识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事实表明,越是群众文化,就越是民族文化,也就是世界的文化。只有保住中国祥众文化的特色,才能实现民族化和全球化相统一。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群众文化是精神产品。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生产”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也包括了精神产品的生产。群众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两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物质形态属性。既要把它摆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又要把它放到社会生产的角度进行考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群众文化作为政府行为,人们只注重社会效益,忽视其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开放和逐渐的全球化,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事业逐渐向文化产业发展。只有把群众活动逐步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才能使群众文化事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和旺盛的活力。

新时期在世界逐渐走向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群众文化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才能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和了解;在传统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纳现代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才能最大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将在世界文坛和艺坛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囯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51-01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新世纪群众文化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
酷图爆语(5)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
满园春色关不住——《新世纪对联大典》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