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米芾书法审美思想

2016-11-28 02:21刘晶晶
人间 2016年12期

刘晶晶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6500)



论米芾书法审美思想

刘晶晶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756500)

摘要:宋代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以“尚意宣情”的总体观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主要是以重视书法艺术主体情感意绪的抒发和表现为特征的。在本文中,本人将通过与苏、黄二人“尚意”“观韵”的对比,着重对米芾的“真趣”这一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阐释及论述。

关键词:天真自然;古雅脱俗;八面具备

米元章的行书技法在北宋书法家里可谓执牛耳者,同样他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是造诣颇深。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书法家都倡导“尚意”,虽然同为“尚意”,他们口中对“尚意”这一概念的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苏轼说“尚意”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黄庭坚提出“观韵”:“凡书画当观韵”。而米芾则崇尚“真趣”,他认为:“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他的个性与书艺属于苏、黄一派,但美学思想却又与苏、黄不同,米芾强调平淡、天真、意趣,主张自然随意,与苏、黄的“信手”、“无法”、“变法”、“观韵”相比却是又一变也。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的审美追求的都是以个性解放和风格创新为主的,只不过米元章论书更重真趣,他在《海岳名言》中曾反复强调: “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在这里米芾的真趣虽不是唯一的审美思想,但却是他各种书艺审美思想所要遵循的第一法则。而“真趣”这一审美思想就包括天真自然,古雅脱俗,八面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

一、天真自然

“天真自然”的抒情意识作为米芾“真趣”这一审美思想的第一要义,与苏轼“尚意”,黄庭坚“观韵”的思想既有互通之处,又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苏、黄二人在“尚意”、“观韵”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学书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重人品、学识、修养及道义。苏轼有云: “古之论书,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黄庭坚提出:“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他认为要学圣贤书,学书要胸有道义,否则写出来的书作就只是限于表面,无更深气韵。于米芾而言,他 “天真自然”的审美思想并没有受到人品与学问的约束,《清波杂志》记载:“米老酷嗜书画,尝从人借古画自临,并以真赝本归之,俾其自择,而莫辨也。”他认为“天真自然”的书法之趣与学问知识,胸怀道义等并无瓜葛,主要在于体验书写的过程,在书写的过程中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真性情,从而达到“天真自然”的境界。

笔者认为“天真自然”并不是说胸无沟壑,随意挥洒,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心既贮之”,也就是说只有心中有竹,才能直抒胸臆,画其骨气。而米芾之所以能运笔“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与他的刻苦努力的习书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倘若他没有养成“一日不书,便觉思涩”的习惯,他就不可能达到随意落笔,皆得自然的境界。

而另一方面,米芾认为法书要达到“天真自然”的效果,用笔上要顺其自然,在米芾的文集里他就说过“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所以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他认为用笔要得法,只有轻拿笔,掌心虚空,才能书写时用笔灵动,收放自如,笔锋藏露变化丰富,有出于意外的“天工”之美;反之,若执笔紧,那么写出来的字就很容易失去神韵,落入俗套,失掉了作字时最初的本意。

二、古雅脱俗

在米芾的书论中,他提倡书法要“古雅脱俗”,古雅有时又称古意、古气,其对立面便是俗。而他认为要做到“古雅脱俗”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深明古法,得晋人三昧。“古雅”作为米芾的审美思想之一,是针对唐代当时的书苑时弊,着眼于开创一代新风。他提出不应一味的迎合他人的眼光,应该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否则就会导致“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的情景。他采取的是借古讽今的方法,用晋代的锺、索、二王来比照唐代书法的弊病。正如他追求天真自然来破除中唐以来的程式化书风一样,他宣扬古雅也是以唐明皇的肥俗书风为主要攻击目标。米芾崇尚古意,一再强调作书要得晋人韵味,而唐人“尚法”,他们的法书皆以法为工,以法为美,致使他们的书法艺术容易出现刻意做作,不自然的感觉。唐代楷书具有笔画粗细一致“一笔书”的弊端,欧,虞等人的“一笔书”,都刻意求工,求美,人为安排的痕迹太过明显,就失去了“古雅脱俗”之趣及抒发情感的自由,从而走向平庸浅俗的道路。

笔者还以为,要做到米芾的“古雅脱俗”,作字还需要变化,避免千篇一律,他认为状如算子的书法便入了俗品。作书应“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真楷要有体势才为上佳尔。就米芾整体的审美追求来看,作书时,不仅要注重字体体势,还要注重艺术家本人情感意趣的抒发和表达,所以,天真自然是达到古雅脱俗的基本要素。

三、八面具备

书法艺术,以笔法、结字、布局最为重要。米芾于此三者,都有一些非常精辟的经验心得。米芾所言“八面具备”强调的是他自已能用笔锋在任意方向上进行“使”、“转”、“提”、“按”,收放自如,充分发挥笔锋的性能。他写道:“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依米芾所言,所谓“八面具备”,就是指每个字笔画的长短粗细屈伸正侧、每个字乃至整篇书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空间的大小疏密、用笔时的动静疾徐等,都要富于变化。

作字继动静疾徐,富于变化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笔笔不同”了,“书须存思”是做到“笔笔不同”的重中之重,王羲之在他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就说:“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嵍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认为写字就犹如排兵布阵,意在笔前,在保证天真自然的基础上,准备起笔之前,需对每一笔,每一点画,每一折勾进行仔细推敲,研究。

自来学宋人书,以习米者居多,但能达到像他那样“八面具备”者甚少,他像一座丰碑屹立在后人面前,无法超越。究其原因,多是学之不善的缘故,虽说书法技法有规律可循,但在遵从规律的前提下的技法表达并不是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只利用公式就可以了,这还要看艺术家的创造力及领悟能力。

四、结语

米芾的书法观念及书法艺术实践承前启后,对后世的书法及书法家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米芾的书法观念及书法创作都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不论是对个人艺术创作还是社会文化艺术发展而言,都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黄正雨,王心裁辑校.《米芾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曹齐.中国历代画家大观·宋元[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3]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