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域下安代舞的传承发展①

2016-11-28 10:49:35杨春卉陈路路杨露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安达蒙古族全民

杨春卉陈路路杨露

(1.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19;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排球教研室 辽宁沈阳 110102)

全民健身视域下安代舞的传承发展①

杨春卉1陈路路1杨露2

(1.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19;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排球教研室 辽宁沈阳 110102)

素有“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之美誉的安代舞,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原生态舞蹈,也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在总结安代舞起源、特征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全民健身的视角探讨其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新周期的发展机遇及传承对策。

全民健身 安代舞 传承

1 安代舞起源

安代舞在蒙古族舞蹈中享有第一舞的美誉,承载着蒙古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是蒙古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以舞蹈形式的展现。安代蒙古语译为 “抬头”,“起来”之意,关于安代舞的起源由于缺乏史料记载,说法众多,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安代舞是在蒙古族祖先的安达结盟活动中逐渐演进形成的一种舞蹈。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或一些重要时刻常常以围树而舞的方式以示庆贺——如狩猎、缔结盟友、祭祀等时刻,这种舞蹈就被先民们称为安达。安达一词在《蒙古秘史》中还被解释为契交、契合,它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汉族的结拜兄弟,双方通过互换礼物而结为朋友或盟友。后来蒙古先民为了将这两种安达加以区别,便将舞蹈的安达更改为安代了。因此,安代被认为是源于结拜或结盟时的安达。

2 安代舞的特征

2.1 自娱性

从事安代舞的群体大多来自民间,且其形式多为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自发性舞蹈;另外安代舞是以一种舞蹈的艺术形式来反映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风貌,是人们无法用“歌”来抒发内心的欢乐时,才会“舞之”。回顾安代舞的起源发展不难发现,安代舞是发自民间,乐在民间,其自娱性一览无余。

2.2 鲜明的民族特色

无论何时何地观看,无论舞者专业与否,在安代舞表演时总有一点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演出者始终身着鲜明的蒙古族特色的服装、头饰、鞋帽等等,这些色彩艳丽的传统服饰在表演过程中为整个舞蹈演出锦上添花,而且能马上使人分辨出这是蒙古族特色的舞蹈。

2.3 简单易学,强身健体

蒙古族安代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轻松愉快,简单易学,富于感染力。安代舞的动作舒缓,能和节奏融为一体,其基本步法包括:“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上臂摆绸动作搭配原地踏步或者向侧微移步;上体前倾同时上臂甩绸巾,直立后“小踢步”向前迈动;两臂张开向两侧甩动绸巾同时,下肢连续做“吸腿跳”步等等,这些都是安代舞的传统动作。安代舞练习者可以轻松掌握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特点及舞蹈技巧,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及观察能力,同时也可用于各种节日表演或舞蹈教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健身的不二之选。

3 安代舞的发展历程

按照发展年代划分,安代舞经历了传统安代和新安代两个时期。

3.1 传统安代

1956年以前,由于当时物质生活匮乏,医疗水平落后,据传传统安代是一种被用来医治女性精神疾患,乞求平安的歌舞,是萨满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在民间流传时,是以歌伴舞的形式展现,而且以唱为主。

3.2 新安代

1956年后,随着生活水平及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安代舞的目标也逐渐转变为自娱自乐,健康向上的健身舞蹈——新安代。“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的美誉于1996年,正式命名给了内蒙古库伦旗。2006年6月,在中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中,“蒙古族安代”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加成果展,因其向世人真实地展示了草原民族的文明和智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新安代在传承传统安代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又创新了很多新颖的高难动作,如向前冲跑、翻转跳跃、腾空蜷曲、甩绸蹲跺等等,这些舞蹈动作在展现蒙古族人民粗犷豪放,豁达直率性格的同时,也为新安代舞平添了稳、准、敏、洁、轻、柔、健、韵、美等艺术美感,逐渐成为一门颇受百姓喜爱的舞台艺术,比如在阜蒙县的那达慕大会上,在校学生表演的集体大型安代舞就深受观看者的喜爱。现在安代舞早已成为蒙古族人民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的重要仪式。

3.3 安代舞的传承困境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原因,导致蒙古族草原经济发展缓慢,牧民生活逐渐向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发展,经常从事大体力高强度的劳动,而且劳作时间长,因此在余暇时间,大多数牧民更易选择那些易于操作、体力付出较少的体育活动,如秋千、下棋等项目,因而参与安代舞练习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同时由于各地域文化经济交往密切,蒙古族的年轻一代也正在悄无声息的被“汉化”。而从事安代舞的老一辈正在逐渐老去,加之当今主流体育报导媒体多以西方竞技体育报导为主,使安代舞的传承逐渐走入困境。

4 全民健身视域下安代舞在辽宁的传承发展对策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全民健身的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扩大全民参与及体育人口数量,提升生活质量。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颁布实施,展示了国家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视,这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在辽宁成功举办,在这次体育盛典中,辽宁代表队的金牌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在骄人的竞技体育成绩之外,不可或缺的就是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使我省成为体育大省,强省。但是因为群众体育具有参与人群众多,而且参与人群年龄段差异性大,跨度大,体质状况迥异,职业分布广泛等特征,因而他们的健身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但这些并不是传统的足球、篮球、跑步等项目能完全满足的,所以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需要不断解决大众体育需求多样化,锻炼场地缺乏等一系列难题。为此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例如将蒙古族的安代舞表演推行到广场舞练习中就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1)定期举办安代舞的培训。可以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走进社区,对安代舞爱好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扩大安代舞在居民中的影响,提高安代舞的专业水平。

(2)通过学校体育发展安代舞,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作者曾在辽宁阜蒙县的几所中小学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在当地的“那达慕”大会中会组织学生进行安代舞表演,所以安代舞在学校中有一定的推广基础,建议相关部门更多关注安代舞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例如在课间操时间安排安代舞练习,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校体育的练习内容,而且对于学生毕业后投身到社会体育有极大帮助。

(3)应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积极主动地宣传安代舞及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少数民族体育的受众人群。

(4)在保持蒙古族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适度将现代元素融入安代舞的编排中,使其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1]母宗健.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J].中国民族,2006(4): 35-36.

[2]白翠英,陈稚卉.安代研究四十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3]张丽炜.论安代舞的特征及社会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2-24.

G85

A

2095-2813(2016)12(c)-01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196

辽宁省体育局课题: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中的研究(2015lntyyb-02)。

杨春卉(1973,3—),女,汉,山东东平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安达蒙古族全民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永远的钢铁『安达』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42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46
安达的圣山
草原歌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20:04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可持续全民医保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安达情
草原歌声(2016年3期)2016-04-23 06:27:58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