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栋(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浅析散打鞭腿动作对膝关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金建栋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项目,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成为武术强国而自豪,并逐步将其浓缩成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散打,作为中国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踢、打、摔为内容,以双方格斗为形式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该文试图在散打鞭腿技术教学中对膝关节的影响,以及损伤产生后的治疗对策及有效预防损伤的对策,以达到降低膝关节损伤,增加运动员的运动年限。
关键词:膝关节 鞭腿 损伤 运动路线 对策分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散打作为中国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踢、打、摔为内容,以双方格斗为形式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散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锻炼品质,磨练意志,还可以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提高当代年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散打运动中的鞭腿技术是主要进攻得分动作。它的运用体现出散打的快、准、猛、及对抗性强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得鞭腿技术与膝关节的良性发展之间出行分歧,致使运动员在获得成绩的同时造成自身受损。这种问题如得不到较好地解决,不仅会影响武术运动员的身体发展,还会妨碍比赛成绩的优胜,甚至会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膝关节构造结构复杂,在运动时常处于半屈位状态, 膝关节弯屈借以缓冲达到发力伸展的目的,膝关节半屈位时最不稳定,极易造成各种损伤,如,侧副韧带扭伤、髌骨劳损、十字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这些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技术的演变发展、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寿命、日常生活影响的问题,并且膝关节的损伤具有易损伤难恢复的特点,这些都为该文研究确立了方向和目标。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专业队散打运动员及杭师大80名民族传统专业散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在浙大图书馆以及杭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资料室,查阅有关散打鞭腿技术、优秀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等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散打鞭腿训练与膝关节受伤情况的关系。
1.2.2实地考察法
对浙江清泉武校专业散打运动员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其训练以及了解受伤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
对武校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有效问卷共123份,有效率达94.6%。杭师大体院散打学员发放80 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97.5%
2.1 鞭腿技术的构造
鞭腿是腿击技术中使用率很高的屈伸性腿法之一。鞭腿的发力是在腰的带动下,力从腰转发至膝关节最后至踝关节,以脚背为发力点,大腿和小腿间的折叠反弹发挥最大速度和力量,其中膝关节起主要杠杆作用,力在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以及在各韧带的相互配合舒张中达到最大力量和速度。
2.2 鞭腿技术运行轨迹与膝关节结构的共性关系
散打技术中的鞭腿在运行时的路线主要是由膝关节的130°~150°的屈状态,经直线屈膝提膝转腰送髋画小弧线弹小腿发力的路线来完成腿法的一连串动作,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的是膝关节的支点作用。做鞭腿动作时,当力在腰带动下膝关节由垂直轴转变为侧向垂直画小弧线弹腿发力,而整个膝关节由屈变为伸半月板做快速向前位移,此时主要肌群是股四头肌,韧带的各部纤维均紧张;骨骼有较大的外展和旋内外侧副韧带韧带紧张和髂胫束一起,起到限制膝关节的内翻活动的作用。膝关节做伸时髌骨能最大力度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加强股四头肌的肌力但是此时膝关节伸到130°~150°时,发力点集中,力量最强。鞭腿技术的特点又决定了这时的髌骨的软骨面要承受最大力量,髌骨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膝内、外侧副韧带承受到更大的压力,而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是鞭腿技术与膝关节良好配合的共性特点。
2.3 膝关节内部结构及部位损伤频率的特点
在散打腿法中鞭腿的使用率占进攻腿法的78.3%,占整个散打进攻技术的39.5%,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关节,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缺乏一定的稳定性,需要肌肉、韧带、半月板、关节囊等给予加固 ,膝关节左右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髌骨和滑膜皱襞等组成,任何一部位受伤都会影响膝关节正常的生理机能。半月板是膝关节的缓冲垫,受到超出限度的外力压迫或拉扯时会发生急性损伤,并伴有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如,内侧副韧带断裂伤,十字韧带断裂伤等。
通过杭师大80名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和统计,运动员髌骨、内侧副韧带损伤频率最高,其次是半月板和十字韧带的损伤。从损伤部位不难看出运动员膝关节损伤频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膝关节在进行高度击打时韧带做大强度拉伸同时髌骨、半月板等随着韧带的拉伸活动范围增大的极易造成韧带撕裂,髌骨、半月板错位或是强力磨损等情况。
2.4 导致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因素
通过对运动员的调查得出,导致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外部和内部因素。
2.4.1外部因素
(1)训练比赛时外力的作用。
散打属于两两对抗的功法格斗,训练比赛中以鞭腿为主要得分点的练习中双方同时起腿发力,双方判断力不够,那么就易产生相互撞击大腿、小腿以及膝关节在外力因素下受到损伤,其次接腿摔和近身摔是散打的一种攻防战术,当鞭腿被对方接住时各种方式的摔法致使膝关节快速做旋内旋外折叠的变向运动。内外侧副韧带、髌骨、半月板等可能因违反自身的运动规律而造成撕裂、磨损等情况。
(2)训练方法不当
散打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有些时候为了达到一定的速度或是力量猛加运动量往往使膝关节难以负重,造成损伤,例如:长跑过后进行深蹲练习,或是素质脚靶过后进行跳跃类的、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这种情况下膝关节受伤的机率也比平时高。
2.4.2 内部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
膝关节运动损伤与自身因素有关,训练时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练习的过程中因怕困难害羞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或情绪低落也会造成损伤。
(2)带伤训练。
损伤是导致运动运不能正常参与训练比赛的至关因素,许多运动员为了不耽误训练经常带伤训练,导致损伤部位未得到合理的治疗休养而加重损伤程度,最终造成无法训练或是影响比赛成绩。
(3)身体疲劳。
散打运动属于竞技性体育,高负荷大强度是在所难免的,过度的负荷使人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下降。做动作时易出现损伤关节的错误动作,大脑也会因劳累而反迟钝,对错误的动作不能及时调整。另外,由于劳累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在单腿支撑中膝关节难以承受负荷,造成挫伤或扭伤的次数不少。
(4)准备活动不充分无针对性。
散打运动准备活动可提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针对于特殊的技术需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有效地准备活动可降低肌肉、骨骼、韧带等粘滞性,使投入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不易促发下肢肌肉拉伤与关节、韧带挫伤等损伤。
(5)学生基础薄弱,无法掌握正确技术。
运动队的训练强度大且训练内容较丰富,很多新的运动员为了追赶比赛或是训练进度往往在基础较薄弱情况下一味的追随模仿老运动员的动作,很多高难度动作高难度技术性强的动作致使膝关节鞭腿等部位受伤。
(1)近几年随着散打规则的演变,要求无论是在技术或是训练内容上都要有所改变。散打有着自身运动形式和运动特点,为了获得比赛成绩大运动量、错误的训练方式、以及比赛时的对击等因素会造成膝关节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 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 轻者致使鞭腿技术在比赛时无法正常发挥,或是导致运动员因伤病结束运动员生涯, 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为了降低膝关节受伤延长运动员在训练年限和促使运动员赛场正常发挥技术,应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科学训练。 并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使得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并将散打技术发扬下去,真正体现其技击功能和健身价值,达到强身健体、竞技比赛、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功能。
4.1 加强预防措施
散打训练中为减少损伤须注意加强场地设施的改建确保训练或是比赛的安全性,练习中应注意护具有效地使用,减少双方对练时互相击打造成的膝关节等伤害,及时作好针对性的活动降低肌肉惰性减少训练损伤。
4.2 加强对损伤的认识
学习了解预防损伤的基本知识,了解膝关节等肢体的构造加强对损伤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鞭腿技术建立正确技术动作预防减少损伤的发生。
4.3 做好损伤康复治疗
散打的技术特点决定损伤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得分率最高的鞭腿技术,他是在复杂的膝关节配合下完成的,而膝关节的特点使得鞭腿技术要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为了技术更好地完成以及获得比赛成绩损伤后及时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损伤情况建议一般最好是1周停止训练,2~4周进行简单性负荷强度较低的练习,4周以后慢慢进行损伤部位关节肌肉等的康复性练习。
4.4 改进技术教学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问题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寿命。并且膝关节的损伤具有易损伤难恢复的特点。因此,在运动训练中,教练不能为追求快成效、高成绩,而使用一把抓死练蛮练的的传统方法,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设计训练方案有规律的进行训练。
4.5 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
由于膝关节部位韧带关节较多肌肉较少,关节容易受伤,因此,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练习,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也是必要的。如,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就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减少损伤;可防止关节挫伤,加强小腿后肌群及膝关节处韧带的练习可提高肌肉力量及韧带弹性,很好地保护膝关节致使鞭腿在运用时不易受损。
参考文献
[1]吴金荣,罗畅伟.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51-55.
[2]张久超,熊汉涛.散打鞭腿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原理的分析[J]孝感学院体育学院;孝感学院学报,2010(6):97-98.
[3]黄强,陶江,程捍东,等,散打运动中“鞭腿”引发的损伤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4):33-34,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144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