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培(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张培培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华夏大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小学体育教学也予以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小学体育教学能帮助小学生强健体魄,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然而从目前来看,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事实证明,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该文先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体育 分层教学
1.1 教师采取“大一统”教学方式
由于受到先天遗传、生活经历和后天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也不尽一致,这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但是甚少有体育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这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大一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设置一样的目标、安排一样的内容,这样可能会让体能较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
1.2 教师采取“一言堂”教学方式
部分体育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旧满足于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对学生进行“满堂灌”“一言堂”教学,而不顾学生的消化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课堂气氛沉闷不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 教师采取“单一化”教学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时,仅仅通过他们能否完成所规定的动作来加以评断,这样未免太过片面,不利于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小学体育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而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认识人的差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个体由于智能组合的差异,所以具有不同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学校教育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学生分层:应用分层教学的前提
分层教学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是参与分层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个核心而展开。有鉴于此,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层级明确的对象,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也主张学生的主体性回归,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个性需求,结合他们的现实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好的首要事情。
进行学生分层之前,体育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各个层级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能素质、预期发展自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层次。然后教师再制定一个时间段,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帮助学生逐渐得到提高。
比如以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为例,这个阶段的学习继学生二年级所学的基础,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难的层次,在教学伊始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二年级的种种表现,建立一个4级分层、逐渐递进的结构。第一级是针对对体育运动没有强烈兴趣,或者体能较差的学生,他们在跑、跳、蹦等方面都没有太突出的表现;第二级针对对体育运动有兴趣,但体能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的学生;第3级针对体能素质较好的学生;第4级针对体能素质非常优秀和突出的学生。教师要用合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着4个分组,告诉他们这样的分组不存在歧视,旨在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能力,当学生素质有所提升后,教师要适当调整,实现动态流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2.2 教学分层:应用分层教学的核心
新课改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三维目标,小学体育教学也要制定三维目标,然后对其进行细化,进行合理的分层界定。教师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对既定的教学内容都达到同样的水准,这样有点强人所难。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确定每一层级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比如在教学“立定三级跳远”时,教师不能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这项运动的要领与动作,还要跳到教师所指定的底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分层目标:一级目标是基本了解立定三级跳远的基本动作,感受身体协调;二级目标是熟悉立定三级跳远的协调动作,并掌握跳得更远的技巧;三级目标是完整掌握立定三级跳远的一整套动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另外,在开展教学分层时,教师还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跳山羊”这部分内容时,这项运
具有全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权重是指某一指标在一个评价体系当中的重要程度,具有牵动整个评价体系的效果。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关键特征调查法、层次分析法、U型权重分析法等[6]。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中,因评价对象的不同,所以,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U型权重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首先要确定评价结果是否一致,这是运用U型权重分析法的前提。对于评价结果一致性的检测,可采用下列方式:
将专家评判结果转换成致次,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
rN=SSR/1/12k2(n3-n)-kΣΤ
肯德尔和谐系数显著性检验:
x2=ΣRi2-(ΣRi)2/m/1/12mn(m+1)
经检验得知,各专家得出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评价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利用U型权重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我国体育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究阶段,需要相关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以期为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基本上保留了原有模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足。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深入地研究,以充分地发挥学校教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田径普修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才智,2014,18(5):63.
[2]王新宝,黄卫东.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跨栏跑项目为例[J].体育科技,2013,34 (5):148-151.
[3]汪广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竞争因素教学效应[J].运动,2014,26(19):114-115.
[4]孙新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考核评价[J].改革与开放,2012,7(4):153-154.
[5]刘志菁,吴玉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建构[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1-3.
[6]李金珠,吴玉华.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4,12(77):104-105,106.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9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