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体育课程实施中教育内容的缺失及根源反思
于素梅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课堂观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教育的功能价值切入,剖析体育课程中意识、能力、品德、学法等教育内容缺失问题,并从本位论、民主性、质量观、核心素养探寻其缺失的根源。以期为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借鉴。
体育教育;意识;能力;品德;质量
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都应设立体操科,从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无体育课的历史。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并废除了体操科原来以兵式体操为教学的内容,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1]2001年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中国体育学科教育从设立体操科到两次更名,以及具体教学内容、方式等的变革历经了113年的曲折发展历史。但是体育教育无论形式上如何更名,内容上如何调整,但其最本质的东西——对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不应远离。纵观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效果,体育教育功能价值体现似乎不够完整,且影响深远。学生体质呈现25年下降的趋势令人深思,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令人不解,淡化运动技能的争论令人疑惑,学了12年体育什么都没有学会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诸如此类现象举不胜举,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体育课程的相关教育内容的时候,似乎感到在大教育背景下的体育缺了点儿什么,误了点儿什么。可是在查阅文献的时候,又很少发现有对此问题的研究。如果长期这样,体育将会逐步远离教育,仅仅成为一门单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工具,甚至方法不当时也难以达到此目的。
体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究竟缺了哪方面的教育内容,探讨这一问题,首先不容忽视的就是体育所具有的独特的健体、健脑、健心功能。因为,把握住这“三健功能”,才能够更有利于落实好体育自身的教育价值。
有人曾对体育教育的表达方式产生过质疑,认为体育后面再加上教育是一种重复表达,其实不然,当我们把体育看做像语文、数学、音乐等一个独立的学科课程的时候,教育二字存在的必要性就不难理解。比如我们常说语文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等,体育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以后,实际上我们现在说的体育教育可以将其理解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那么,体育教育究竟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功能和价值呢?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指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的作用。[2]下面重点分析体育在健体、健脑、健心三个方面的突出作用。
1.1 健体价值是体育学科的核心价值
健体价值在此主要是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促进作用,或更为具体地说是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最具有积极影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3]这意味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确保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强健学生身体能发挥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4]也表明体育在强健学生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然而,对体质健康的促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将其归纳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大方面。
1.2 健脑价值越来越得到更多人认同
健脑价值意指体育锻炼对大脑产生的积极作用。体育能够强健学生体魄,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很认同,但是,提起体育是否能够健脑,或健脑的作用究竟能发挥多大,或许有人会产生疑惑,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认为能有此功能。其实不然,体育锻炼对大脑的促进功能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其一,体育锻炼可消除疲劳,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其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右脑开发与利用,人的左脑主要是进行抽象思维,而右脑的记忆容量、形象思维能力大大超过左脑,运动时右脑工作占优势,从而可以提升右脑的发展,有助于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三,体育锻炼可提高大脑血糖的含量,使大脑更加灵活。其四,体育运动可为人的脑血管提供更多的氧气,使人思维敏捷。其五,体育运动可促进大脑释放有益的生化物质,对思维和智力大有益处。其六,体育运动可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功能。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人的认知功能。研究显示,结合有氧运动、力量和柔韧性锻炼的体育活动有助于人的大脑组织、计划功能和专注力。2011年,一项对120位60-70岁老年人所进行的科学实验显示,运动会增加大脑中海马体的体积。海马体中受运动影响的部位其实正是掌管人们对熟悉环境记忆的部位,同时它也是大脑中少数几个能够产生新神经细胞的区域之一。[5]
体育锻炼的健脑价值,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体育活动带来的学习效率提高的案例中得到证实。据实地调研,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某高中的一位班主任老师,每天早上带学生跑操20分钟,坚持一年以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高考成绩在高三年级各班中名列前茅。班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这个班级的学生感冒生病的明显减少,学习时个个精力充沛。这说明,参加体育锻炼后学生的精力更加充沛,身体更为强壮,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的健脑功能,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不仅要转变体育锻炼影响学习的错误观念,还要增加学生在校内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形式,确保通过适宜的运动使学生的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受到有益的促进,从而不同程度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1.3 健心价值体现对心理健康的促进
健心价值重点是体育对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作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强调了体育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有着一定的功能价值。那么,体育锻炼对心理的作用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据研究显示:一是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心理状态;二是体育锻炼能够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三是体育锻炼可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够提高人的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四是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一场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通过勇敢抢断、传切密切配合、相互鼓励等对学生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突出的促进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教育过程中难以达到的效果。
体育锻炼的健心价值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体育课程实施,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有意地设计或规划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心理促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锻炼手段,如可以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技能学习,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组织教学比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形成拼搏意识等。
体育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传授过程,更是培养体育与健康意识、促进其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形成,促进其良好品格的养成,以及掌握学法的过程。通过对当前体育教育的反思发现,体育教育内容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甚至技能的传授也仅仅落在了技术层面,忽略了意识、能力、品格、学法等重要内容的教育和积极引导。
2.1 对“意识”培养的忽视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即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个体的独立性,它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即作为具有自觉性的思维。[6]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意识培养的缺失问题,一直没有被引起高度的重视。终身体育能力培养过程中,体育意识或锻炼意识,甚至成为健身意识等都还依然处于朦胧的若有若无或若隐若现的阶段。或许有人会问,意识的形成难道还需要教育吗?实际上,要想让学生形成一种锻炼意识,老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去引导,或有意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建立。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因此,无论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学生要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需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教育和引导的,否则,即便是学生掌握了体育的知识和某项技术专长,由于缺乏锻炼意识,将会出现所学而无用武之地的状况。简单的说,形成体育意识就是懂得还要会做,会做还要常做。能否将其作为未来一生中健身的手段,体育意识形成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2.2 对“能力”形成的缺失
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运动能力。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中小学内容上缺乏衔接性,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难免就会出现低级重复现象,例如,就前滚翻教学而言,本应安排在小学低年级就完成的教学内容,可是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在教。这种从小学到大学“一滚到底”的现象,在学习前滚翻这个技术时,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结果就很有可能出现,学生不小心从高处掉下或平地摔倒的时候,依然用上肢直臂撑产生骨折的现象,说明,尽管学生学了那么多年或那么多次的前滚翻,依然无能力运用滚翻技术做自我保护,说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足。另外,大中小学学习内容庞杂而周期短,运动技能难以形成。我们平常在说,传授运动技能或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当我们反思体育教育的时候,学生真的掌握了运动技能了吗?掌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在比赛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还是在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所学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或安全保障?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突出表现,主要是有能力把所学技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例如,篮球的传接球技术,在两人一组的练习中,学生或许能够按照动作要领把球传出和接回,但是,到了教学模拟比赛或篮球正式比赛的时候,学生还是否能够灵活自如地把球想传给谁就传给谁?如果不能,说明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运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运动能力包括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攀爬、翻越、奔跑等属于基本运动能力,篮球的传接球技能就属于专项运动能力。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缺少的是对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培养。过去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大都是注重运动技术的评价,如一分钟投篮测试,多评价学生在一分钟之内投入的数量,所谓的技评,还是在评判技术掌握的水平,如动作是否正确或标准等。因此,从传授到评价大都在围绕知识、技术,很自然,学生也就难以掌握运动技能,或没有机会或动力掌握运动技能。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过去我们体育课单元长度的设定上,大都根据大部分学生“会做”了就换另一项运动的学习,结果,学的项目很多,但“学会”的却寥寥无几,甚至经过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什么运动项目都没有学会的不计其数。这既是体育教育的遗憾,也是教育观念或定位失准的体现。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需要这种能力,也需要这种能力来促进其健康发展,体育教育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时不可待。
2.3 对“品德”教育的淡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党的新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7]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担当起育人的重任。可是,当我们反思过去以及当下的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体育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往往被淡化或弱化,甚至出现错误引导。体育学科自身具有教育功能,但这一功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未能体现完整。重视了“教书”(重知识、技术传授)却忽略了“育人”(忽略体育品格培养)。体育学科的育人与其他学科相比意义更加深远,因为,特殊的学科不仅能够营造生生、师生互动,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而且,还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对抗性项目的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坚强意志,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行。总之,在锻炼中体验吃苦耐劳,在学习中把握坚持不懈,在比赛中体会顽强拼搏等,这都是体育学科所特有的。体育教育中还有看似很小但是意义不凡的小事件,学生中看似不起眼的表现,都很有可能是很好的德育渗透时机,如活动中支撑站立着的垫子塌下来后,有学生主动跑过去帮大家扶起。很多老师对此视而不见,这样的小小事件,实际上蕴含着德育教育的时机,假如,任课教师能够抓住该时机引导学生,向学生提出都应该有这种助人为乐的意识或热爱集体的精神,就能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刻下印迹,不知不觉中德育工作已经有了渗透。当然,这样的教育要巧妙,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直接表扬或掌声鼓励,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就要“育”得微妙些。或是以微笑表示称赞和鼓励,或是在课结束部分小结的时候,表扬一下本节课上的好人好事,这种方式,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总的来讲,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做到巧妙育人。
除了时机与育人方式,体育课上育什么?每个体育老师在施教之前都需要理清,否则就很难达到育人目的。总的来看,可以分为育意识(如团队合作意识等)、育精神(如拼搏进取精神等)、育习惯(如借还器材热爱劳动的习惯等)、育能力(如提升助人的能力、情绪控制的能力、抵御挫败的能力等等)。体育课堂上淡化德育渗透工作是不完整的体育教育。当然,课堂以外的德育工作也不容忽视,也同样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清华附小设立了“诚信器材室”,在器材室的墙壁上制作了“诚信墙”的标示,整个晨练微课堂时间,器材的借还都由小学生们自己组织。这样的举措,一是在培养学生做事讲诚信,二是锻炼学生自主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2.4 对“学法”指导的模糊
如果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学法指导,或许不太准确,因为,有些体育课堂上能够明显看到和听到课堂上某个环节有学法指导。例如,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上肩肘倒立课做示范前说:“同学们,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希望大家认真观察。一要观察我压垫了没有;二要观察我的手指尖是朝哪个方向的;三要观察还原的时候我的身体是哪个部位先着的垫。看完以后我要提问。”这段提示语实际上就是观察法指导,属学法指导的一种。然而,当与任课教师交流的时候才了解到,该任课教师尽管课堂上对学生有明确的如何观察的观察法指导,但尚不知道这是学法指导。由此可以看出,学法指导在体育课堂上有的已经存在,只是一些老师不知道它是什么,即对学法指导的概念尚处于模糊状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在基本理念第三条中这样描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这就意味着,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对学法来源的调查中显示,79.3%的学生认为,学法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说明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方法至关重要。[8]那么,什么是学法指导?哪里需要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实施?首先,学法指导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予的有效提示和明确要求。集中在学习前的指导较为常见,而且具体表现在学生听讲、观察、练习、自评或互评等阶段。在实施学法指导的时候需要考虑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有学法指导意识,只要是向学生讲解、示范,或是让学生练习、评价等,都要首先想到学生应怎么听、看、练、评,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二是抓住重点,即指导语要明确到位,学生一听就知道如何做,从而使学习效果更高;三是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的学习效果如何,教师要跟进观察,根据具体情况施以补充指导,便于达到指导的预期目的。
3.1 “本位”把握错位
体育学科课程教学中,提及本位的问题,无外乎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学科本位,二是教师本位,三是学生本位。反思体育教育,我们不难看出,真正持有并践行学生本位思想或观念的并不多见,要么以学科本位施教,要么从教师本位出发。而无论以前的教育方针,还是十八大后提出的新的教育方针,都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怎么样培养人?对“本位”的认识不可偏颇。假如是学科或教师为本位开展体育教育各项活动,只是在展示教师能力和单纯完成学科知识传递的,未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实施体育教育活动,就等于对“本位”把握的错位。
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持有学科本位论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而且,评价标准自然就落在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上,甚至还不考虑学生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的差异,等于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习者。这样看似客观的标准,其实是不太切合实际,因为,没有充分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忽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教育很难成功。这样的教育,其质量水平是靠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被统一评价获取的,而不是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发展变化衡量的。
教师本位属成人本位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坚持教师本位论者,会更关注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例如讲解、示范、指导等各环节做了什么,如何做的。有时,有的老师好像是在表演,例如讲解,老师对着全体学生做了动作要领讲解,无论学生听没听或如何听,教师只是自己完成了讲解的任务。又如示范,教师在学生面前做了完整的甚至是优美的示范,可是学生的收获却差别很大,会看者收获最大,不会看者等于看了热闹,甚至只是欣赏了老师的示范动作,结果,却没有看明白教师是怎样完成的示范。还有就是练习,本来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无论是练习场地,还是练习内容,甚至是练习任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可是,很多课上,我们不难看出,大都是按照老师的统一要求进行练习,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学生本位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正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不能实行整齐划一的教学,学生不能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其主动、健康发展。坚持学生本位论者,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监督的作用,学生占据主要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体育学科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集中体现在内容选择具有适应性,目标定位具有准确性,课堂学习具有自主性,评价标准体现发展性等等。
体育教育树立学生本位思想,教育的原动力和目标方能得到激发与达成。当教育本位发生错位,就很难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选配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也很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难以对学生终身发展和锻炼所需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形成发挥作用。
3.2 “民主”呈现不足
民主其原意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体育作为一个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其教育理应体现民主性,即让学生有自主权、参与性,但是,课堂教学从内容选择,到目标确定,再到学习方式与具体练习手段的选用,都缺乏民主性的体现。大都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建议,教材规定性,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及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水平等而定,或许有的老师也在设计阶段有学情分析的过程,但是,学生实际上在体育课上学什么、想学什么,怎么学、想怎么学,学多少、想学多少等,都缺乏学生的参与。而脱离学生基于兴趣自主选择的内容、方法,以及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确立的目标、手段等,都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所以,不仅有可能出现备课、上课关联性差,而且,即便是关联性很强,也有可能出现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不良教学过程与结果。如果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式学习,就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动兴趣、习惯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体育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设计、场地器材摆放、运动场地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等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体育教育的内容的缺失不仅能够尽可能地得以避免,而且,还有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然而,当今的体育教育,人们未能从观念上转变,很多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是被老师掌控,缺乏民主意识,学生自然也就难以有自主的空间,也就难免会出现体育教育这样或那样的缺失现象。
3.3 “质量”认识偏颇
质量是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就体育教育而言,其衡量体育教育质量优劣也是看教育对象发生的变化或达到的状态。体育教育质量重在关注教育结果,因此,衡量体育教育质量水平的时候,要把重心移向学生,而非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设施条件。[9]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考虑体育固有的三健功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划体育教学活动。例如,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抓好学生课堂学习的保障,力求让学生“学准”“学会”“学乐”“学热”[10]。同样,如果基于学生“四学”效果施教,教师就要首先对学生如何才能“学准”做好规划和准备,诸如讲解、示范正确,错误动作的指导精准等。其次,为了让学生“学会”,老师就要明确什么是会了,研究表明,达到“五会”方可以称其为会,即从技术层面,“会说”“会做”“会用”,从方法层面“会学习”,从品德方面“会做人”。了解了“五会”内容,教师对教学设计就会有所侧重,会根据单元计划,考虑五会目标的合理分配。第三,对于“学乐”而言,老师很有可能会走出过去的认识误区,从让学生参与游戏体验乐趣,到享受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快乐,例如挖掘项目本身的兴趣点,又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经历从设计到组织再到参与的过程。有乐趣,不仅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会发生变化,而且,还很有可能对体育产生真正的兴趣,并能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保障终身锻炼能力的形成。第四,一提起“学热”,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练习密度。诚然,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是体现“学热”的重要措施。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出现讲解过多占用的时间过长;分组太大等待练习的时间过久;展示过频,大多数人等待观摩太久等,都是影响“学热”的关键问题。所以,从提倡“精讲多练”到“少站多练”(或少等多动),从而提高“学热”的实效性。因此,体育教育质量一旦认识上转移到学生身上的时候,对学生的培养也就会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固然也会体现。
3.4 “素养”培育不明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重点集中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而且,很多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致力于素养研究之中。而且,都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展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其素养的培育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邀请学者自1997年-2005年进行了9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结论显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其中,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和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11]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应该达到一定的素养水平,且为其终身锻炼与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11]学科核心素养来看,体育学科对素养的培育还不够明确,对体育教育质量提升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12]反思体育教育,不仅对体育学科教育历史有一个更为明晰的理解,还应深刻地认识到,要达到总体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体育学科教育相关内容的缺失不容忽视。强化体育课,提高教育质量,补齐体育教育之短板,加强体育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成为未来体育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重要问题。
[1]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J].中国体育科技,2004(10):65-68.
[2] 张涛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哲学意义[J].体育学刊,1997(6):5-8.
[3]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中发[1999]9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新浪科技.运动改造人体:提升大脑功能益处远超想象[EB/ OL].http://tech.sina.com.cnl.
[6] 百度百科.意识[EB/OL].http://baike.baidu.com.
[7] 党的十八大.新教育方针[A].2015.
[8] 于素梅.体育学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
[9] 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4(2):81-85.
[10] 于素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抓好课堂学习保障[J].中国学校体育,2016(2):2-3.
[11]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38-42.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A].国办发〔2016〕27号.
The Lack of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Cause of Its Lo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YU Sumei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classroom observation,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education function and value,the lack of awareness,ability,character,study method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in PE courses,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from the aspects of standard,democracy,quality and core quality.The aim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Awareness;Ability;Character;Quality
G807.0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5-0010-06
G807.0
A
1001-9154(2016)05-0010-06
10.15942/j.jcsu.2016.05.002
(编辑 马杰华,赵元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精准扶持’研究”(BLA160067)。
于素梅,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研究。E-mail:zkysm2004@126.com。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Beijing 100088
2016-05-25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