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智(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百米定向“全梅花点”地图之设计制作与应用
周黎智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摘 要:定向运动引入中国已经几十年,随着定向运动的发展,比赛的模式和项目也越来越丰富。百米定向原被成为微型定向,是一种新型的徒步定向运动形式。百米定向具有场地面积小(100 m×100 m)、观赏性强、技术性高、竞争激烈、易参与、成本低、安全性高和胜出时间短等特性,在我国也是受到许多定向运动爱好者的青睐。通过对百米定向这一新型定向运动项目的操作性、竞争性、观赏性、推广性以及百米定向的特殊性,设计一种在田径场中“全梅花点”的场地地图、定向路线和竞赛模式。
关键词:定向运动 百米定向 路线 地图设计
定向运动是一项参与者借助指北针和定向运动地图上的若干个检查点,自己选择路线寻找检查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比赛的运动。定向运动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1983年定向运动引入中国,这几十年定向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从1994年北京怀柔开始至今,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2002年浙江杭州开始禁至今,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
百米定向作为正式比赛首次出现在2005年于湖南郴州举办的全国定向锦标赛上,在苏州举办的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把百米定向设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男女金牌各1枚,之后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国际定向排位赛中设立百米定向项目,受到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官员和世界优秀定向运动的肯定。
百米定向原被成为微型定向,是一种新型的徒步定向运动形式。百米定向具有场地面积小(100 m×100 m)、观赏性强、技术性高、竞争激烈、易参与、成本低、安全性高和胜出时间短等特性,在我国也是受到许多定向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并且百米定向已被许多学校加入体育教学当中去了。
百米定向尤其是对参加者在高速奔跑下的短时间内读图、作出正确判断是个挑战,是对参加者智力、体力、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和锻炼。以参加者为中心,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变化,运用“体验式情境教学方法”把想象思维训练有机地渗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又激活了参加者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培养参加者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教学内容情节化和生活化本课以寻找快乐为主线,让参加者在课堂中感悟自己的快乐,感悟他人的快乐,从而体现体育运动的快乐,并且把教学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与自然教育融为一体,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由于百米定向的操作简单、比赛易于组织、成本低、观赏性和趣味性足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中小学体育老师的喜爱,并受到了亚太各国定向组织的高度关注。
研究者利用校园中的标准400m田径场,设计制作一张在校园田径场内的百米定向地图和路线,从百米定向所特有的观赏性、竞技性、安全性、时间短、参与性强、可控性好、普及和推广作用高等独特性质,希望能为百米定向提出一种新的竞赛方式。
1.1 百米定向的场地设置
以校园400m标准田径场作为竞赛场地,只需在足球场中放置检查点即可,不需放置其他参照物。利用足球场中明显边界可以快捷的放置检查点、确定竞赛区域和标定地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会因为失误和出错等情况越出竞赛区域。观众能在田径场的看台上面观看比赛运动员比赛的全过程。并且这样的场地也利于地图和路线的设计。
1.2 百米定向路线设计
这样的路线设计,在每次百米定向竞赛中,保证地图比例为1∶800,之所以比例定为1∶800,就是考虑到田径场和磁北线之间的夹角,这个比例在田径场与磁北线任何夹角的情况下,都能在A4大小的纸张中放下竞赛区域。这条“全梅花点”路线当中,每次每条竞赛的路线直线距离都是800 m,在布置检查点时,借助测距仪布置,能保证每次路线和检查点之间的距离相同。检查点数量方面,每次每条路线都是33个检查点,这样设计能保证每个检查点都是“梅花点”,每条路线检查点数量和检查点的位置都是一样,这条路线能利用出入点方向不同,设计出许多检查点数量相同、距离相同和爬高量相同的不同方向的路线。在竞赛当中,相隔出发的批次,能利用不同方向的路线进行成绩比较。控制好场地相同、检查点数量相同和直线距离相同的外在因素,能直接通过时间来判断运动员成绩是否提高和进步。
1.3 百米定向起终点设置
在起点和终点设计方面,能根据竞赛情况设置起点数量(也就是出发道次)和终点数量。在竞赛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在田径场跑到上面设置8个起点和4个终点。人数不多的情况,或者在跑道被使用的情况下,能设置4个起点和4个终点。每名参赛运动员,对应都有自己的道次,在打点时,不会因为人员过多出现抢点的情况。在计时方面,不需要通过终点裁判的判定和计时来评判成绩,直接通过计时设备判定。出发时间间隔设定为5 min,在进行过练习的参赛人员,5 min足够完成直线800 m的比赛,参赛运动员在5 min还未完成比赛的情况下,直接作为超时处理,下一批次的运动员直接出发,这样能有效地控制比赛时间。
1.4 百米比赛竞赛机制设计
比赛利用淘汰模式进行,出发按照组别先后出发,同组别出发时每批次分成8道次或者4道次进行竞赛,一个组别竞赛完成之后进行下一个组别。因为能设计外在条件相同检查点方向不同的诸多路线,在相邻出发批次随机分发不同竞赛路线,这样能避免后面批次出发的运动员能猜测或者提前预知自己的比赛路线。对未被淘汰出局运动员进行成绩排名,根据比赛时间和参赛人数情况进行半决赛或者直接决赛。在比赛有效时间为5 min和出发道次没8道的情况下,每小时能出发96名运动员。
目前许多百米定向运动赛事大都是为初学者开展,其实百米定向在路线和场地上多做规划设计,也是能很好体现定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百米定向作为观赏性和竞争性最强的定向运动项目,对参赛运动员体能、技术和心理都是非常大的考验。百米定向需要运动员反应速度快、读图能力强、体能爆发性好、出入点和打点过程流畅,该研究设计能很好地体现百米定向这些特性,具体体现归纳如下。
2.1 场地选择
场地采用标准的400m田径场,这样的竞赛场地非常容易解决。因为竞赛场地在田径场中,在许多运动会中,可以利用田径场中空闲的区域进行百米定向竞赛,能将定向运动以百米定向的形式加入竞赛项目当中,对于定向运动的推广和普及都是一项很好的方式。
2.2 场地布置
竞赛所需器材较少,检录区域、竞赛区域和成绩统计区域均在田径场中完成。竞赛区域较小,布置场地所需要的时间较少,能快速将场地布置和利于管理。
2.3 竞赛器材设备管理
竞赛只需8个起点、16个检查点、4个终点和成统设备,所需设备较少,起点和检查点都在田径场中,区域不大,对于器材设备的管理安排非常简便。
2.4 工作人员管理
此项百米地图路线设计能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需求,检查点方面不需要看点人员,竞赛区域一眼就能看到。检录和成绩统计也均在田径场中,人员的管理和机动性都很方便。起点出发采用电子发令器,运动员一人一道次,5min一批次,运动员根据发令器指示出发即可。终点采用定向运动专业计时设备,终点不需要其他计时排名和成绩登记裁判,成绩和排名利用成绩统计软件即可。这样能减少工作人员数量。
2.5 路线设计
由于定向运动的竞赛特性,为了防止运动员提前预知路线,此项研究设计能设计许多直线800 m、33个检查点和检查点出入不同的路线。只要保证同一批次的运动员路线一样,出发点不一样的条件,在同一批次中,运动员跟跑和抢点情况就能很好的避免。因为直线距离、检查点数量和场地都一样,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在出发批次不同的运动员中,路线和出发批次打乱,没有固定的规律,防止运动员根据前面批次运动员跑的路线提前预测自己的比赛路线。
2.6 观赏性和竞技性
百米定向在作为定向运动项目中观赏性是最强的,但是由于定向运动的场地原因,国内对于百米定向这个观赏最强的项目,并没有完全发挥它优势发挥出来。而此研究设计从场地选择、路线设计和观众的安排入手,参赛运动员从检录、待发、竞赛过程以及成绩打印都能在观众的观赏中完成。运动员同时出发,除了犯规和成绩无效,需要赛后成绩统计判定,运动员在同组竞技时,观众能通过运动员打终点的先后顺序直观的看到排名,这对于观赏和竞技都是一种新的方式。
百米定向作为国内宣传、普及和推广定向运动的主要手段,收到许多定向爱好者的青睐,也是学校作为定向运动教学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定向运动受到场地、地图及路线设计方面的影响,如,场地、地图不公开和场地观赏条件受限,使定向运动在宣传、观赏以及直播这些方面受到许多的影响,所以,百米定向在竞赛模式和宣传手段需要创新,让定向运动能更好的推广普及,让更多定向爱好者参与进来,让校园定向有更多的教学训练方式。
校园田径场“全梅花点”的设计从定向运动的竞赛模式、场地选取、校园教学和观众的观赏角度出发,不但能推广普及定向运动,利于观众观赏比赛,参赛者和组织者参与方便,又能达到定向运动的竞赛标准。在学校开展和组织都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为百米定向提供一种新的竞赛模式,为定向运动未来体育教学的改革多一种选择和尝试,为定向运动研究写下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吕佑玫.台湾地区百米定向地图之设计制作与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159-160.
[2]叶朝忠.推广“百米定向”的可行性因素[J].山东体育科技,2004 (3):123-124.
[3]任卫华.青少年定向越野百米定向赛信息技术要点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4(3):49-51.
[4]杜少辉.“五子棋”百米定向赛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9(9):142-143.
[5]周红伟.定向运动比赛中基本技能的运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2):72-7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152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b)-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