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德
(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广州 佛山 482000)
软式排球在中学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周李德
(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广州 佛山 482000)
1.1软式排球的起源
软式排球于1988年起源于日本,刚开始仅仅是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由于开展良好,继而进入体育课堂。虽然软排历史并不久远,但球体轻大,颜色鲜亮,质地柔软,飞行速度相对较慢,并且技术动作简单易行,初学者容易掌握。同时,还克服了硬式排球对手指和手臂的撞击与挫伤,减小了运动损伤,增加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1.2软式排球的特性
(1)软式排球安全性强。软式排球具有轻、柔、软的特点,而且不需要充气,也不用担心漏气。垫球时,对手臂的撞击力很小,不会出现红肿现象;传球时,手指迎击球的力量被缓解,不易出现挫伤肿胀现象。这样一来使人们克服了害怕受伤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这为软排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软式排球适应范围广,功能多样化。软式排球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尤其是中学生,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颜色不受限制,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易激发他们对软式排球运动的兴趣。球体质量轻,在空中飞行时间长,运动速度慢适合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运动特点。 并且由于规则简单,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简单的对抗竞赛,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地开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3软式排球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引进软式排球,并举办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软排比赛,得到了广大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1998年1月国家体委审订出版了中国第1本《软式排球竞赛规则》。2000年底,国家教育部正式把软式排球列入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引进之后,软排的技战术特点、竞赛规则以及教学推广工作很快在我国完成。作为健身活动的新项目,软式排球具有质地软、难度小、伤害少、趣味高、娱乐强、受众广泛等特点,还具有非常适合中学生健身的生理及心理特性。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在中学时代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有利于他们运动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在中学中开展软式排球,这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运动参与选择机会,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1研究对象
软式排球在中学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图书馆查阅大量关于软式排球的资料和文献,探索软式排球自引进到推广以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同时了解各地体育教学情况,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实地考察法 考察学校场地及体育课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及期望。
2.2.3逻辑分析法 分析软式排球的特点及价值功能,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
3.1软式排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好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以及各种素质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易出现各项生理机能以及形态发展都不完善,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小学生适宜参与一些速度相对较慢,对身体冲击小,对抗不剧烈的运动,而软排正好符合。因此,软排的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1对青少年身体机能形态发育的作用 青少年身体形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软式排球中的上肢手臂协调带动了全身的发、垫、传、扣及拦网等有球技术和移动步法等无球技术,这些技术动作都符合学生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学生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可带动各肌肉做挥甩、展体、旋转等,使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大,使骨骼变得更健壮,不容易发生骨折或断裂。另外,经常参与软排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控制体重并改善体型,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从而提高机能水平。
3.1.2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习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情绪愉快稳定、周围环境适应、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软排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同时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运动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感和理性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健康的个性。
3.2影响中学开展软式排球的因素
3.2.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尽管我国强调素质教育,但政策落实的并不到位,各地的发展也出现严重失衡现象。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文化课以外能力的培养。更甚的是部分学校直接停止体、音、美的教学,全部改为文化课,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学校、教师不重视体育的开展,作为体育项目的软式排球更是受到冷落。要想改变现状,必须从认识方面改进,广大领导、师生、学生家长才能明白体育对学生的各种积极影响。
3.2.2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就是充足的经费。我国一直宣传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但对教育工作的投资并不太乐观,使得学校对体育的资金投入就更少。一些偏远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十分简陋,连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就是自由活动,更别说开展软排。
由于一些部门、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不高,很多中小学严重匮乏体育教师。相当多的学校仅有1名体育专业老师,另外都是其他科目教师兼任体育教师,这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除此外,软式排球是新兴项目,非专业的教师甚至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其并不了解,极少教师参加过软式排球培训。综合以上因素,学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师资建设,并组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更新和完善执教能力水平,才有利于软排的开展。
3.2.3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重大影响。通过实地考察,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统计发现70%以上的学生期望开展软式排球,仅有不到10%学生不期望,而其不期望的原因多数是因为不了解软排项目和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兴趣,期待投身于某项活动或项目,就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具备完成任务的坚强意志品质。这也是软式排球顺利、高效开展的主观条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使身心得到愉悦,情绪得到缓解,情操得到陶冶。
3.2.4软式排球自身运动特点的影响 软式排球不仅具备其他运动所有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还具备自身特有的价值。
(1)运动负荷方面∶软式排球运动负荷量可以根据参与对象自身的性别、年纪、特征、运动经验和自身生理机能水平来预计运动负荷,从而对照参与的人数来确定练习或比赛的规则和形式。这对于正处于长身体,发展不均衡的中学生来说,刚好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2)参与人数方面∶软式排球没有严格的人数规定,不分男女,不分人数,2人以上即可展开练习和比赛。这更有益于中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
(3)技战术方面∶软式排球不存在位置错误,不分前后排,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攻、防守和拦网。这样以来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软排技术,或者根据自己擅长的技术来站位,不会像硬排那样有固定的位置和任务的分工。
3.3中学开展软式排球的对策
3.3.1通过竞赛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开展软排教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技术动作,但是练习手段过于单调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产生厌烦的情绪。组织各班、各年级、各学校之间进行软排竞赛,这不仅是对学生掌握软排技战术水平的检验,而且可使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补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在比赛中得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3.3.2加强宣传,克服经费不足
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宣传软排的健身、娱乐和教育方面的价值,使更多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此项目,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定时进行软排的专栏宣传,并通过广播、校报等形式,扩大影响范围。同时向社会媒体寻求帮助,筹集体育运动经费,完善场地器材的建设,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3.3.3培养专业教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师资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匮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排球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各学校要引进排球专业的体育教师,设置对口的专业岗位,吸引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不仅给即将毕业的排球专业学生锻炼的机会,也充实了中学体育的队伍。此外,学校应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岗位培训,请专业的教练或者专家就软排的发展、技术、规则和趋势进行培训,使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技战术思想,从而提升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3.4建立完善的中学体育教育评估体系 要完善竞赛体系,将软排比赛纳入中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同时也将软排作为考核学校体育工作的指标。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时定期对各学校的软排场地、数量、开课情况、教学时数以及竞赛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使学校领导、教师更加重视体育工作,重视软排项目,从而推进软排在中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用。在软式排球运动中多运用游戏及竞赛的方法,可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应转变教学观念,要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专业的排球教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推广项目的必要保障,要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软式排球球体具有软、轻等特点,可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的能力。软式排球对场地要求不高,一定面积的空地就可以开展,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的农村乡镇也可以开展,且器材价格相对较低,不需很多的费用,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更有助于振兴国家的体育事业。学生主体意识在软式排球推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技能的掌握起重要作
[ 1 ]武云飞,刘闯.软式排球活动在普通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53,75.
[ 2 ]张丽群,陈丹. 软式排球在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及前景分析[ J ].内江科技,2012(7):168,142
[ 3 ]李逸涛.软式排球在东莞市中学广泛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J ].科技信息,2009(22):209.
[ 4 ]王小波.软式排球在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J ].运动,2015(7):71-72.
G842
A
1674-151X(2016)10-061-03
2016-08-26
周李德(1986~),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