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君(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山西 长治 046000)
运动处方教学在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应用分析
杨君
(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山西长治0460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问题也日益关注。根据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许多医学院校都针对大学生体质整体下降、运动技能水平不高等现象,进行了运动处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体育教学选项课中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
如何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下,通过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成为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运动处方教学指根据个体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而制订的,借助身体练习,以改进、增强、完善身体某部分的功能为目的,有针对性、定量化的运动练习方式。从实质来看,运动处方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根据个体情况来制订身体锻炼计划,科学安排运动内容和运动时间,合理掌控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科学进行身体锻炼。顾名思义,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是医学院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体育选项课,并帮助学生制订体育锻炼处方,同时采取体育教学与学生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医学院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的基础是,学校要对学生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运动处方教学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健身为核心,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高校体育是个体接受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医学院校是高校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培养专业医学人员的主要阵地。相对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人体结构和人体机能的了解程度更深。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与其过分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如对于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科学解读、结合学生实际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因此,客观来说,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笔者结合实验,对此展开了研究。
2.1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为对象,以教学实验的方式,对河南省3所医学院校体育排球、平棒球、健美操运动处方教学状况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和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即从这3所医学院校体育排球、平棒球、健美操运动处方教学研究、处方制订开始,对这3所院校的3项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前后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如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提高,体育学习兴趣是否有所变化等。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与运动处方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有关的结论。
2.2实验方案与实施步骤
从2015年2月开始,以3个月为一个阶段,3个医学院校分别制订排球、平棒球、健美操运动处方教学研究和实施方案,教学研究和方案实施从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测试入手,中间涉及学生健康状况资料对比分析、体育教学锻炼目标确定、运动处方教学、教学实施、反馈评级与调整、问卷调查等环节。
3.1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的特点
运动处方教学指导思想为,在运动项目科学选择,运动负荷科学安排,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体育教学的健身性、科学性、实用性。基本原则是运动处方要个性化,要能根据个体机体情况来制订教学方案。在运动处方教学诸多环节中,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方案制订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运动处方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在方案制订时,学校要进行学生身体检查和问卷调查,对学生身体状况作出诊断,然后结合情况制订运动处方教学方案。结合教学实施来看,运动处方教学与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关系,健美操运动处方教学易于实施。究其原因,排球、乒乓球运动处方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教学管控不易实施,但是健美操的健身目标指向性更强。再则,运动处方教学对运动负荷大小有明确的规定,球类项目属于多人参加项目,练习者很难有效控制运动负荷量,所以运动处方教学可操作性也受到影响。
3.2运动处方教学实施情况
结合实验,通过学生身体机能测试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参加运动处方教学前后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明显差别,学生体重、体脂率、安静脉搏、台阶试验指数、体重指数和肺活量都与试验前有明显差异,并且,学生试验后身体状况,尤其是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形态要明显好于实验前,再就是大学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较试验前明显下降,大学生人际关系、强迫症状状况都较之前有所改善。
4.1结论
4.1.1教学效果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在健身目标指向明显的项目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健身目标指向不明显的项目中,运动处方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在运动处方教学中,学校要提高认识,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指向,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学项目和教学模式的结合新路径和新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运动处方教学可以提高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如运动处方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体脂率下降,台阶试验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上升。这也要求高校正视运动处方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开展运动处方教学,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学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4.1.2教学影响因素结合实验,笔者发现,影响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的因素有:(1)体育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深受前苏联体育教学思想,沿用的都是教师固定、教学大纲和教材固定、教学班级固定、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固定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虽然为教学任务完成提供了保障,但是根本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如今,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仍旧是这种固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这势必会给运动处方教学造成一定的束缚,影响其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实施。(2)教师教学理念。如今,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已经受到了人们普遍认可和广泛关注,高校体育教学也逐渐由原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但是,仍有一些体育任课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在教学中采用的仍旧是以教师为核心、单纯以理论灌输和动作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单一、老套,无法满足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需求。(3)体育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科教学、体育基础教学一样,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要受学校主客观条件、软硬件环境影响。不过,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对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教学经费、教学管理要求更高,如学生体质测试要用到一系列的仪器,要有充足的场地和人手,教学实施要有足够多的运动器材和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但是,许多医学院校都不具备运动处方教学条件,一些学校在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中要面临许多方面问题,如教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不足。
4.2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建议
4.2.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想切实发挥运动处方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医学院校首先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当然,运动处方教学的前提是学校要充分挖掘自身教学资源优势,系统掌握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明确运动处方教学标准和要求,制订长期教学规划,并就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范。在此基础上,坚持“体医结合”思想,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制订运动处方,科学安排教学,要求教师尊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主导为教学引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健康监控能力和自主锻炼能力。
4.2.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运动处方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基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学生运动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健康,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安排运动负荷量。为了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尝试打破固定的班级授课机制,以群体或小组为单位,将有
相同运动需求、运动项目相同的学生汇集到一起,为学生在群体中发现自身不足、更高效地参与锻炼和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教师只需做好学生问题解答、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指导工作即可。这不仅可以减少教师工作量,还赋予了运动处方教学以新的内涵,也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2.3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完善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要想确保教学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在制订好运动处方教学方案后,高校就要明确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将学生体质情况、学习情况、锻炼效果、运动处方教学与医学教育的衔接、教师教学能力、阶段性教学目标完成状况等都纳入到教学评价范畴中去,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然后结合体育项目考核结果,得出总结性评价,指出并处理好运动处方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作用,提高运动处方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美娟.运动处方教学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柴武龙.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3]莫正根.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蒋钢强,张辉明.运动处方教学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2):99-102.
中图分类号:G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04-03
收稿日期:2016-04-09
基金项目:医体结合为导向的医学院校体育选项课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编号:J2014080)。
作者简介:杨君(198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