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谢宁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35)
浅谈如何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突出专业技能①
张谢宁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3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相继出台,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规划,稳定中低端职业岗位人才的流动,因此国家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这让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低端技术岗位人才供应的重点环节,并且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体育目标如何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从事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准职业人”具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岗位特殊身体素质储备、动作技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打下“准职业人”良好的身体基础,我国高职院校倡导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其“准职业人”的专业技能。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教学 突出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大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仅是为我国提供技术性人才,对人才的质量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者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有较好的认识,这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学生进入高职学习中,学习环境变得相对轻松,然而学生们在经过压力较大的小学初中学习后,体育锻炼比中学时期更少了,这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竟然大不如中小学时期,这在求职过程中始终是个问题。良好的身体基础是创造生产力的最大能动力,高职院校众所周知的是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高职学生毕业后多半会进入我国民营中小微企业工作,或者在技术型的企业中从事技术性工作,但是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不仅投资规模比较小,而且,相对而言,对员工的体质要求更高,对身体素质要求方面比许多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等要求高得多。长期的技术性工作中,多半需要工作者体力劳动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相对大型国营企业比较少,相对的,其工作环境比较简陋,工作人员配置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符合学生以后的工作要求,亟需解决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问题,开展高职院校突出专业技能的体育课程,配合学生所学专业,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也有很大的提高。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对学生的文化课程、体育课程的重视远不及普通学校,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的数量、师资结构、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观念和改革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突出专业技能改革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对突出专业技能的体育教学课程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快地进入社会,在短时间内,学生所学的技术型知识很多。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完全地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开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技能,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以健康的姿态进入社会。
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上的需求,则是不足的,学校之间的体育场地水平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对体育场地设施就更为不上心了,好的场地设施较更容易使学生对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突出专业技能的体育课程感兴趣,是学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方面师资力量不足是很大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文化课程和体育课程有冲突时,一定是体育课程让步,这并没有使高职院校学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所以,高职院校引进体育师资人才,对现役的体育教学进行再次的培训,对体育教学的教学能力进行再评估。给体育教师进修的机会,让现役体育教师接触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一个随着社会发展随时更新体育观念的教育,并更新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由于在体育教学方面的重视不足的问题,对体育场地没有很好地维护和更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比如在高职院校的技术专业中,机械专业需要良好的体力,对学生体力的锻炼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学校里,对于力量锻炼的体育资源便显得非常稀少,很少有高职院校会给体育课程提供对于力量方面提高的体育教学工具,这使得学生根本得不到良好的、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所以,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具有针对性地提供体育资源,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在教学模式上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学生的体育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开设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的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往往不是很高的,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体育课就是一门拿来放松休息的课程,所以在体育课上请假的学生往往特别多,对体育课有着很大的逃避心态。所以,设置内容新颖的体育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地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突出专业技能的体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为以后的职业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1]罗纲.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育刍议[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27.
[2]周敏,周国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25-126.
[3]梁仕国.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高职实用性体育训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75-77.
[4]蒋歌声,翁惠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5):83-84.
[5]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大学,2012.
[6]李林朱.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可行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7]樊启学.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行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2.
[8]羌梦华.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9]何爱红.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导向及方案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
G807
A
2095-2813(2016)12(c)-016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160
张谢宁( 1975,10—),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