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红,陈永发,韩金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00875;.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部,北京 00044;.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北京 00009)
青少年体育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培育
——以北京市为例
杜晓红1,陈永发2,韩金明3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44;3.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09)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精神状态,是一种隐性的国家实力的表现。对于当今青少年,了解并培养其良好的体育人文素养是转变、提升其运动参与行为与能力的首要保障,无论对民族未来还是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对象
青少年体育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培育。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相关概念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
选取并调查了北京市区和郊县6所高中、7所初中、6所大学,共1900名青少年学生。参考日本有关体育学习和运动素养方面的问卷,编制了“青少年体育人文素养与体育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9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0份,有效率97.9%。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1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北京市在校青少年学生在中学阶段参加过课外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的仅约1成,而在大学期间参加过这类组织的有24.4%,比例有明显增长。超过半数(54.1%)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比较擅长体育运动的,喜欢上体育课的则达到83.1%,可以看出,半数以上青少年自认为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对运动比较有信心,这部分人对运动有较高的兴趣,条件允许时会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且,大学阶段相对灵活自由的时间,也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或运动社团提供了条件保障,从这点来看,引导并促使更多大学生广泛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对青少年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影响最大的是“朋友、熟人”,占36.1%,其次是“各种媒体”(占29.3%)和“体育课”(占29.0%),而“运动社团”的影响力最小,只有5.4%。这也印证了熟人、朋友、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结伴体育活动是促使青少年运动参与的较为有效的办法,这与已有研究一致,应努力推动和引导这种模式。而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及新闻媒体也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挥其对青少年良好体育素养与行为的影响与促进。
2.2 青少年对体育道德与文明礼仪的认知与态度
体育活动中渗透的体育道德和文明礼仪,既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规范,也体现出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尊重与理解,是一种综合素养的表现。调查显示,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比较关注体育运动中的文明行为,认为它很重要,九成人认为“喝倒彩”“口头诋毁”“违背规则”都是不良行为,他们愿意为对手精彩的运动表现喝彩。而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不会嘲笑别人、不会采取不光彩的手段获得比赛胜利,并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输赢。95%以上的青少年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应遵守约定和规则,而约一半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无条件服从裁决”。可以看出,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体育竞赛规则意识,尊重对手,重视公平竞争,整体上体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文明礼仪的行为认知。
2.3 关于体育社会适应功能的认识与理解
体育活动是青少年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查显示,青少年普遍(约9成)认为能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来自同学的支持与帮助,感受到团队凝聚的力量,同时85.1%的青少年认为擅长运动的人中很多具有领导才能。这反映了体育活动确实有助于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能够增进感情,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体育运动有助于发展人的组织领导才能的认同。不过在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方面,超过1/3的青少年不赞成“为了团队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更多的人(约6成)认为“不应该无条件服从或者绝对遵从教练或团队的决定”。这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少年追求体育运动中的公平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可能不会轻易为了集体的竞赛成绩而放弃个人成绩,这也是青少年独立人格与自由民主思想在体育活动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通过身体参与来实现的,“这不仅因为它是身体运动,而且还能使人感觉敏锐、控制能力增强,从中产生期望和信心。”而“身体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生理学意义上的躯体发展,还包含着人的社会性内容。”体育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各种相互交往的机会,“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互相团结的力量。互相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由于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处理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强者与弱者等关系,这里既包含着个人成长与发展,又有竞争与合作,因此对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认知与成长
体育运动可以让青少年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坚持与坚韧”“信心与勇气”“成功与失败”等感受,这些切身的体验会促使其不断地自我检验、自我反思。调查显示,约90%的青少年认为“体育需要锲而不舍的坚持”,尽管有4成的青少年感觉“体育课程较难,自己跟不上节奏”,但大多数人(约90%)仍然“在体育课学习中不怕失败,积极参与,刻苦练习,挑战难度”。他们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强化了“我也做得到”的信念。约95%的青少年认为“体育对于意志的磨炼更为重要”,90%的人则认为“努力的过程要比比赛的结果更加重要”。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练习的过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解体育运动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信念,这也是其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基础。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身体意识和身体观,使其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全面成长。“初始的教育实践原本是‘身体力行’的教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运动本质的深刻思考。“‘身体强健’让人不再满足于‘四肢发达’的肌肉训练,它使传统的‘体育’价值发生转换;让生命健康,活力四射;让勇气充沛,敢于冒险;让意志发达,承受困顿与锤炼而笑声朗朗。”正如杜威的观点,培养身体的自我意识对于“促进我们积极成长和幸福是必要的”,他提倡反思性的身体意识,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及自我使用。体育运动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引导人运用身体,使社会性身体与生物性身体相互调节、修饰与形塑”。
2.5 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整体认知及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7.6%)感觉在体育课上与对手的竞争比赛可以获得快乐,更多的人(96.4%)赞同“能够在从事运动时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愉快是最重要的”,“而不必太拘泥于比赛的成败”,他们(89.1%)并不认为“体育活动只是为了打发闲暇的时间”。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承担着培养人的情操、提高道德水平的功能。调查显示,94%以上的青少年认为体育运动对于磨炼意志、培养良好人格具有重要作用。97%的人认为“运动具有和艺术品一样使人感动的能力”,“为世界和平起了作用”,这是运动带给人的精神和力量,一种巨大的感染力,一种对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水平的生动教育。而对于学校体育课,94.3%的青少年认为“体育课中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起到作用”。认为这“对自己将来成为优秀的人能起到很大作用”的则为78.5%。可以看出,青少年能够普遍认识到体育运动具有的情绪调节作用,通过运动可以排解烦恼,产生愉悦感。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应该从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角度,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体育运动及体育课程特有的教育价值,使体育教育为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培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的生命及其体验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在具体的身体体验。体验不仅仅属于智商、德育和美育,体育中的身体体验也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好身体、增强体质,而为智育和德育服务,正像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样承担着身体教育的功能一样,体育也承载着开发智力、培养情操、提高道德水平的功能,它绝不是对开发智力、培养情操和提高道德水平的补充,而是体育的自身。”正如杜威的教育理论所主张的,“游戏运动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有助于人的身体发育,有利于培养人敏捷的感觉、犀利的思想、果敢决断的精神和生动活泼的禀性,也能够使一个被动的、静穆的、无生气的人,一变而为活动的、有生气的、有用于社会的人。”可见,培养当代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和良好的体育人文素养,是扭转当今青少年运动参与不足、身体意识缺乏、体质健康下滑的重要出路。
总体来看,北京市青少年学生具备较好的体育人文素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较好地意识到体育运动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教育价值,但青少年的实际运动习惯却还没有完全形成。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能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大大改善身体技巧、技能、感知觉和运动范围,这些是他们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体育运动,需要从其对人的德性、价值观以及生命哲学和生活哲学的角度来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增强人民体质”的单一认识,而从人文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让体育运动走进青少年全方位的生活,成为引领和指导青少年自发进行体育学习并形成良好运动行为习惯的根本。
[1] 赖天德.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述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鲁雷.当代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3] 杜晓红,陈永发,赫忠慧.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4] 李传奇,田雨普.新世纪我国身体教育思想研究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
G807.3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026-03
2015-12-18
杜晓红(1975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