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古拳术——岳家散手的渊源与发展
Ancient Martial Arts——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Yuejia Sanshou
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李培金1, 栾彦茹2
武术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2004年武术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之中,且国家体委也发出《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由于外来搏击赛事的兴起以及国内竞技武术的蓬勃发展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产生很大的冲击,致使众多传统拳种正向小范围内的稀有拳种蜕变,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趋向有所改变,加之民间传统武术没有相关的积极保护措施和一个通行的标准可供借鉴与效仿,导致民间传承武术的传承寸步难行;然而现在很多民间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在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保护与发展下,它们却能够“摸着石头过河”。本文从岳家散手的源流、传承等进行着手,通过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岳家散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岳家散手的源流与传承
岳家散手乃是南宋抗金名将领岳飞为训练将士强兵抗金而创,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至今依然是众多武术流派中的一朵耀眼奇葩。岳飞蒙冤入狱以后,岳家散手也禁止练习。南宋灭亡,金元时期禁武之举愈演愈烈人们只有秘密习练。岳家散手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至今,亦无任何文字形式记载并未广泛流传,所以,岳家散手一直保持其神秘性。据悉,目前传世的只有大将张宪及其几个贴身部下的后人保持原貌作为家传私下传承,如今这些已无史料记载,故考证甚难。湖北黄梅县发掘的《岳武穆遗书》虽然与岳家散手拳理歌诀息息相关,但是由于该拳术的传承与发展年代过于久远,留下来的文献资料稀少,当前对岳家散手渊源、流传还是有一定模糊的考证,因此需要后人继续进行整理研究。
如今,岳家散手涉足于素有“小武汉”之称的川汇区(原名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之处。由于此处水陆交通便利自古生意昌盛、车水马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性情豪放、崇文善武,武术名家历代辈出。因此产生“喝过周口水,就会几趟腿”的地方民谣。据周口市志史料记载,仅在周口市所属区域内发生的战争不下百余起。正是由于这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在这古老而又广袤的沃土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勇善战、武艺高强的英雄豪杰,这样便有了包括岳家散手、心意六合拳等在内的众多传统武术流派散落民间,成为我国传统武术遗产发掘的宝地。
20世纪初,冯玉祥部队中武术教官王春和先生执教期间在晋陕豫一带遇一老者名曰张天翼习练其家传岳家散手,张天翼膝下无子,在王春和先生的诚心求教下,为保岳家散手不致失传,张天翼悉数传于王春和先生,王春和回乡以后传原周口市川汇区武术协会主席王化成,王化成拳师尤其擅长岳家散手与支子手技击,后王化成又传王学林师傅。
目前,岳家散手“古风犹存”并继承了其原始军事训练上的格杀技能,当前王学林师傅在保留技击搏杀技能与适应时代追求的同时加以整理,日臻完善,在豫东一带产生一定深远影响。由于前辈们根深蒂固的传统保守思想,而今依然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岳家散手并未广泛传播,该拳术现处于濒危状态。周汉毅曾说过:“总起来讲“身传”难以规模传播,并且缺乏持久性。拳种会随着武术家的逝去而消失“口授”难以形成书面资料,且在传授的过程中容易失真,所以部分传统武术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或者成为稀有濒危拳种。”为使岳家散手不至于失传,现在已经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笔者希望岳家散手在新时期能够得到相关部门与组织的关注以及广泛的传承。
2岳家散手的现状
岳家散手属于民间传统拳种之一,它的传播与发展主要以“家传”和“拜师授艺”的形式。该拳术在漫长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以口传身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受到“传男不传女”思想的局限,致使岳家散手传承人相继减少,在传承与发展上陷入困境。目前,仅知王学林师傅能够系统完整的保留该拳法的精髓。王学林师傅已年过半百,门下弟子尚且没有能够系统完整掌握岳家散手单练、拳、趟子以及器械套路,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21世纪初至今已有习练者数百人群体各异,由于大部分习练者害怕吃苦,没有坚强的意志,目前从事岳家散手训练的专业人员仅20余人,主要集中在周口市、开封市、新乡市、信阳市等地。但是这些人员也无法全面掌握岳家散手的套子、拳理理以及功法,真正能掌握岳家散手技击精华者寥寥无几。
目前岳家散手传承人可谓零星点点,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当地政府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方针与政策。2014年王学林师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递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但是对岳家散手传承人的保护以及拳术的扶持政策还没有出台。
岳家散手近代传承以来主要以单练、拳、趟子、十二短以及岳家刀、十三枪器械为主,没有随着新时代的脚步改进与创新。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经济改革大环境的影响,以武养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许多拳师弃武纷纷加入为生活奔波的大潮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组织部门也没有任何宣传及扶持的规划,放任其发展,导致如今岳家散手得不到良好的环境继续传承。
自从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拳击、跆拳道等一些流行性的搏击性体育运动项目相继盛行起来,国内各种跆拳道培训班、拳击俱乐部、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而今自由搏击、泰拳、MMA、散打等项目以斗智斗勇、无限制搏击的规则,使格斗场面变的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刺激,而这又恰恰抓住现代人们的心理活动与兴趣点,并且这些项目在宣传与推广方面做好了详实的规划和安排,使人们的目光转向竞技体育上来,毫无疑问这将会对传统拳术(岳家散手)产生极大的冲击。因此,现在岳家散手传承人在相继减少,以至于当前面临传承的危机。
3岳家散手发展的策略
现在逐步进入移动网络化时代,想让岳家散手脱开口传身授的传统方式,必须对岳家散手进行整理挖掘,营造一种适合岳家散手在社会发展的环境。首先,应当使该拳术在文化、教育、技击、强身健体、娱乐欣赏等价值上进行着手。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的传承也强调着与时代同步,对岳家散手的研究需要更细化的深入探讨其中彰显的文化价值、养生功用、实战价值、教育价值等等,这些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强调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整理:①从文化价值上挖掘,必须深入各种史料去查询岳家散手的渊源、历史传承;②现在进行技术特点、技术风格的进一步整理分类,将拳理、歌诀、器械、练功方法进行梳理,整理成册,形成一套完整的拳术著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在“微化”,网络媒体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传承人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合理的对“岳家散手”进行系统、完整、准确的保护,通过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用录音、录像、图片、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岳家散手”进行真实、完整、系统的记录并妥善保存。利用信息数字化技术进行武术文献和武术技术的抢救整理,是非常实用和十分理想的技术,也是当前最紧迫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文献资料的保护与保存,而且有利于宣传推广、继承和发扬。
当前的发展中首先应建立“岳家散手”官方网站、APP、微信平台、微博、博客等等。其次,传承中应从师徒“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走出来,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化QQ课堂、视频、动画演示等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播、拳术传承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岳家散手回归到军事武术的同时建立大众的训练形式,使岳家散手“下乡”进入群众的生活中,最终发展为军民一体的社会体育化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同时,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专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表明了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在民间传统武术发展步履维艰的背景下,申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并且两会期间教育部也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和体操作为校园七大项目进行发展,这一决定必将推动武术的发展,这也将是武术走向校园的重要转折点。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竞技武术、外来搏击赛赛事的蓬勃发展,民间传统武术习练者逐年减少,应遏制这种“重竞技,轻传统”的观念,否则会加剧传统武术濒危的现状。传统武术不仅是我国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项集合我国古典哲学、美学等的传统文化。它的有效传承必须依靠以人为载体的活态、动态传承。目前,尚且没有正式传人能够系统完整掌握岳家散手及器械套路,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需要尽快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进行建档、保存、保护等来解决岳家散手濒危的状况。同时政府应尽快确立“岳家散手”传承人地位,出台保护传承岳家散手的方案以及对场馆建设用地等方面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传承人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角色。
政府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大力支持很重要,政府部门应支持场馆建设及提供便利的传统武术交流平台举行民间传统武术交流赛或者传统武术邀请赛,交流内容上可以是传统套路、散手技击、小手破招(擒拿技法)、功法以及器械交流学习等。(传统武术散手定义上的并非散打的规则,所以要加入中国武术搏击的元素以及国际搏击先进的保护措施,而且要吸引相关规则,创新的赛制模式,使之方便交流,更有利于岳家散手的推广。同时,无论在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还是区域性传统武术比赛,岳家散手传承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在各个舞台上展示岳家散手的魅力,扩大其在社会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当然这也必须依托媒体的宣传及赛事的举办使传播的渠道更为广泛,在推广上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着手去做,才能加快推广的速率,提升社会传承的效率,从而有效的推动该拳种的发展与传承。
军事武术注重实用性、简捷性效果显著能快速提高将士的格斗技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当今在信息化时代,部队的训练依然离不开徒手搏击训练,泰国主要以泰拳为军事训练手段;韩国军队以跆拳道为训练支柱;巴西以柔术、格斗为军事训练内容。各个国家都是在以有利的国内资源来强化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武术的套路动作都是源于实用搏击动作,是单个搏击动作的有机结合。岳家散手“以枪化拳”以单练动作为依托,练打结合,不求花法。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受训将士培养成动作迅速、身体协调、意志顽强的战士,进而提高部队中整体的战斗力。符合现代军事训练形式与要求,建议让它重归军事训练行列,更好的服务于国防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富斌,李建文,李世春.知识产权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 83- 85, 93.
[2]周汉毅.对我国稀有拳种的保护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125.
[3]张赐东.女性拳种——五枚拳的渊源与发展[J].体育学刊,2013,20(5):136.
[4]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l):154-156, 69.
[5]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 国务院.
[6]徐静.中非遗重在保护和保存——中山大学研讨会讨论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N].广州日报,2011-03-04.
[7]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l):3-7.
[8]周先明,刘庆华,范伟.军事武术发展的战略初步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12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2.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33
Li Peijin1, Luan Yanru2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逻辑归纳法等对岳家散手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在未来的传承发展中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的思考,即完善岳家散手技术与理论体系;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加大保护与宣传力度;申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依托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组织进行场馆建设并举办民间传统武术交流赛,借以武会友的形式扩大岳家散手的影响力;发挥岳家散手的实战特色使其回归现代军事训练,并推动岳家散手向大众化健身之路发展。
关键词:古拳术;岳家散手;渊源;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interview and logical induction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status quo of inheriting Yuejia Sanshou.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hinking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fu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namely perfecting techn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Yuejia Sanshou; intensifying protection and publicity with the aid of network media platforms; applying to join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ying on local governments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venues and hold traditional folk martial arts exchange matches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Yuejia Sanshou in the form of meeting friends by martial arts; giving play of the combat characteristics of Yuejia Sanshou to return to modern military training and promote it to develop on the road of mass fitness.
Key words:ancient martial arts; Yuejia Sanshou; origin and development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50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2-0117-3
作者简介:第一李培金(1991-),男,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教学训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