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影响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的因素分析
On Factors Influencing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s
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473061
惠弋
1导语
“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体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体育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内外体育交往、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工作重要性愈发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将其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认真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规范体育术语译名,更好地服务于当下体育实践。
2规范化体育术语译名的地位和意义
术语是反映具体而特定的学科中的一些专门用语,它基本上由名词构成,是组成一个特定学科的思维网络理论体系的纽结。一种文化、一种知识的体系及其理论的新的发展是通过术语界定的。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2]”著名计算机语言学家、我国术语学研究的创始人冯志伟教授认为:“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人类每一次进步都要反映在词汇里,要用词汇描述出来,必定要表现术语,所以从术语上也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1]”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体育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国际间体育交往的增加,世界各国也深切感受到术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同一术语如何能获得相同的理解已称为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体育术语统一工作的地位愈发显现出来。20世纪60年代,国际体育界就对体育术语统一问题高度关注,并由于奥地利的积极倡导使统一国际术语的进程迈出了一大步。1962年在奥地利召开了以有关体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为目的的国际会议。次年成立了独立的体育术语研究会——“统一体育术语国际研究会”,第一届大会在在奥地利召开,以讨论体育基本概念为主题。[3]1980年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把体育概念列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由此可见,对体育术语统一问题的研究,是国际体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
规范体育术语译名工作是体育术语统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技术术语规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发展体育事业所必须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一个国家体育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规范体育术语译名对于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体育理论的建构,对于国内外体育学术交流、学科和行业之间的沟通,对于体育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体育科技图书的编纂、出版和检索,对于体育科技情报的传播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体育社会学译著《理论诠释:体育与社会》的译者对此深有体会,“围绕这部译稿的内容,包括理论表述、专业用语、体育项目名称、以致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如何对其作出更为准确的翻译,经常成为我们体育社会学读书会成员间争议和辩论的焦点。[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体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体育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内外体育交往、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尽快实现体育术语译名的规范化,已经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3造成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现象的原因
尽管我国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具体实践中,我国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的现象如误译、一词多译与多词同译等依然严重。分析起来,造成我国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术语译名的规范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规范的体育术语译名的滞后性。换句话讲,其根源在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于规范译名的需要与这个需要暂时得不到满足之间的紧张状态。一方面,体育社会交往的日趋频繁对规范体育术语译名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术语的发展日新月异、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而体育术语译名及其规范却存在一定时滞。由此,紧张状态得以产生。
以国际体育组织世界体育总会(SportAccord)为例,其前身是成立于1967年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General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s,GAISF),然而,自2009年更为现名后在新媒体、传统媒体甚至是学术刊物中仍不乏使用后者的情形。另以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Trim and Fitness International Sport For All Association,TAFISA)举办的赛会活动为例。1992年、1996年、2000年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分别于德国波恩、泰国曼谷和德国汉诺威成功举办了三届世界传统体育节(World Festival of Traditional Sport)。2008年该活动更为现名世界大众体育运动会(World Sport for All Games)并于韩国釜山举行,接续前三届世界传统体育节而列为第四届。但是仍由媒体将釜山赛会称为第四届世界传统体育节,并错误地认为当年是中国首次参加该项活动,实际情形则是中国参与了该活动自创立以来的所有届次的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可以缓解体育术语译名的紧张状态,但却无法完全消除其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规范体育术语译名的目的不在于实现统一体育术语译名的理想化状态,而在于达到一种理想和现实的折中和平衡。其次,这种紧张状态会对体育社会交往产生一定阻碍作用,但它同时隐含着变革的因素,要求缓解紧张状态。紧张状态的加剧与缓解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体系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科学也是在这种动态的平衡体系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一种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准确而通顺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汉语在吸收外来词语方面,除了对一些日语词汇的原型照搬之外,汉语借用、吸收外来词语的途径是翻译,其方法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和音译,各有长短,使用得当的话,两者都是行之有效的。[5]体育术语领域,人名、地名一般采用音译方法,赛事、组织、技术专词等多采用意译方法。相同外来词语兼具音译与意译两种翻译结果的情形也不乏其例。全球著名软饮料品牌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就是音译与意译的完美结合,其他还有“百事可乐”(Pepsi Cola)、“费厄泼赖”(fair play)、“乌龙球”(own goal)等。但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心。如,曾在美国职业篮球刮起“风暴”的华裔球员Jeremy Lin已有中文名林书豪,但部分中文媒体将其音译为“杰里米·林”。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很有可能会造成交流的误会,更有甚者是失去翻译的严肃性。图书出版界最广为人知的事例要数将孟子(Mencius)译为“门修斯”了,而“门修斯”也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来指代错误的译名。
3.3.1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体育术语译名不尽一致,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峡两岸政治隔绝阻断了双方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海峡两岸的政治隔绝,在体育名词上的直接结果就是,同一体育事物具有不同的汉语名称的现象较为普遍。
以人名为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Coubertin,大陆译为“顾拜旦”,而台湾地区则译为“古柏坦”。以体育组织名称为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大陆简称“国际奥委会”,台湾地区简称“国际奥会”。以体育项目名称为例。夏季奥运会项目cycling、rowing、table tennis、wrestling大陆分别译为“自行车”、“赛艇”、“乒乓球”、“摔跤”,而台湾地区则译为“自由车”、“划船”、“桌球”、“角力”;冬季奥运会项目curling大陆译为“冰壶”,而台湾地区则译为“冰上石壶”;非奥项目billards内地译为“台球”,而台湾地区则译为“撞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3.2粤语(广东话)方言区
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粤语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辐射开来的包括桂东南地区的区域中一直扮演着通用语的角色,也是香港和澳门同胞及部分海外华人社区的社交用语。粤语影响力是别的方言无法媲美的:在粤语使用地区的报刊上到处可见粤语词,多年来粤语歌一向受到众多流行乐爱好者追捧,香港影视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扩大了粤语的影响力。[6]
与之相对应的是,粤语对于外来词汇也有自己的专属译名。在体育术语里,粤语译名与内地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人名、地名的翻译,这种差别更为显著。如国际球星Figo、Ronaldo、Rooney的粤语译名为“费高”“朗拿度”、“朗尼”,而内地一般译为“菲戈”、“罗纳尔多”、“鲁尼”。如英超球队Arsenal、Chelsea、Newcastle与Leeds United的粤语译名分别为“阿仙奴”、“车路士”、“纽卡素”与“列斯联”,而内地则统一译为“阿森纳”、“切尔西”、“纽卡斯尔”与“里兹联队”。相较而言,专业性更强的技术名词方面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且随着交流的增多,存在一定的融合趋势。
3.3.3“汉字文化圈”的其他成员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其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成员有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历史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曾长期使用汉字,阅读中国经典古籍,并将此视为上层社会的标志。而且,这几个国家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典籍都是用汉字(文言文)书写的。普通民众使用的语言文字,则是借用汉字元素与本国语言相结合而创制的各种文字。[7]
日本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成员,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很深。而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学习西方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就用汉字词来系统地译介西方著作和相应的术语。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从1896年开始,到20世纪初期,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日本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走廊”。许多西学名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入中国的,“体育”这个基本术语本身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
以围棋组织为例。国际围棋组织International Go Federation、European Go Federation,日本汉译分别为“国际围棋连盟”、“欧洲围棋连盟”。勿庸讳言,围棋文化的国际传播日本曾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汉译“国际围棋连盟”、“欧洲围棋连盟”也出现在前,并且后来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为我们所接受,现在基本已是约定俗成,只是在文字表达方式上稍有出入,变成了“国际围棋联盟”、“欧洲围棋联盟”。否则,以中国汉译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名称的习惯,“国际围棋联合会”、“欧洲围棋联合会”的译名应用会更符合中文译名规范。再举一个韩国的例子。韩国的全国性围棋组织Korean Amateur Baduk Association(KABA)有“韩国围棋协会”与“大韩围棋协会”这两个常用译名(韩国汉译为“大韩围棋协会”)。这种表达难免使其与韩国的另一个全国性围棋组织“Korean Baduk Association”(实为韩国棋院)的译名混淆,令人无所适从,在国际交流中很有可能出现“指鹿为马”的情形。而“大韩”、“韩国”的文字表达,看似一字之差,其中文化蕴涵却相当耐人寻味,不是遵循翻译的技术性要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竞赛性,其蕴含的丰富象征意味使得频繁的国际赛事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另一个“战场”。有的国家将竞赛作为显示本国综合实力的窗口,更多的国家则是想通过国际比赛抒发一种民族情绪,让国际社会了解自己。因此,国际社会多数国家高度重视国际赛事,各种新闻媒体也不厌其烦地对其保持高度关注,尤其是当今全球体育文化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赛事——奥运会。[8]中国也是如此,上至政府下至民众,都对奥运会给予高度重视。
20世纪中期,国家体委逐步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奥运激情。受此影响,奥运项目名词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规范。外研社于1985年就曾出版了《英汉对照奥林匹克体育项目词汇手册》。申奥成功后,各出版部门则相继出版了一系列奥运项目词汇书籍,一些门户网站还设立了“体育项目术语”的专题。如果说此前对体育术语译名的重视更多的停留在民间层次,那么,2006年教育部就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则将其上升到政府意志。2006年8月16日,教育部就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表示,中国重视体育术语译名问题,希望规范包括国外的体育组织、运动员等体育术语的汉语表达。[9]2008年7月15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奥运体育项目名词》。[10]《奥运体育项目名词》的编译和发布,不仅为奥运语言服务工作者和奥运志愿者提供了规范和权威的语言辞书,对于体育教学、科研及新闻出版行业规范使用体育术语译名工作也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显示了我国体育术语译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然而,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于体育术语译名的重视,更多的是出于举办奥运会的现实需要,对于非奥项目而言则无由享受这种“搭顺风车”的便利,由此,其术语译名的规范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3.5.1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方式和受众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其中的主要特征就是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娱乐本没有错,它的本质是人在生存中放松精神、愉悦身心的基本需要。而在泛娱乐化时代,大众传媒则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以低俗化的内容、戏谑玩耍的方式等来解构审美倾向、降低文化品位、消解人文精神。[11]正如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2]
在大众体育传媒领域,尽管像“鸡的屁”、“非死不可”这样具有“颠覆性”的事例并不多见,但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耽于娱乐化而忽视体育科学的严谨性,仍有可能消解其传递体育信息、传播体育知识、提供体育信息服务的社会职能。例如,西班牙篮球运动员Pau Gasol(保罗·加索尔),中国球迷以调侃的方式称其为“家嫂”(谐音音译)。如今国内不乏主流门户网站频繁地采用这种表达,而在近期的报章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的体育新闻版块中这种表达上也不鲜见,由此一斑不难透视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趋势对体育术语译名的影响。
3.5.2新媒体的即时性言论特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具有即时性。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它能在第一时间报道信息,而重大或突发事件中,民众对信息的知晓欲往往有很强的时效需求,新媒体即时性这一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的信息披露方面得以独占先机。
然而,“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媒体对于时效性的追求则很大可能会以牺牲信息的准确性为代价,网络谣言的病毒式传播频发即为例证。新媒体为追求时效性,对于术语译名可能不经权威认证即“脱口而出”,在这一点上新媒体与纸质媒体字斟句酌式的“推敲”形成反差。如将世界体育总会(SportAccord)创办的赛事World Mind Games(WMG)望文生义地译为“世界智力运动会”。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译,其正确的译法应为“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以区别于另一国际体育组织国际智力运动联盟(International Mind Sports Association,IMSA)早先创办的相似性质的智力运动国际赛事World Mind Sports Games(WMSG)。
3.5.3自媒体的低准入门槛
“自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2002年丹·吉摩尔(Dan Gillmor)对于媒体变迁过程的划分:“1.0”指旧媒体或传统媒体(old media),即大家所熟悉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2.0”指新媒体(new media),即互联网出现之后的网络新媒体;“3.0”指自媒体(we media),是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13]
如果说自媒体发轫于MSN、ICQ等即时通讯的出现,那么真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标志是博客的广泛普及,而公民新闻网站的兴起则是引导自媒体走向成熟的一种自觉行为。有学者认为,自媒体出现后,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自己可以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自媒体使传播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14]与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专业新闻定位明确相较而言,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几乎没有任何准入标准,过低的准入门槛使自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的屏障,加之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又使自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屏障,使得自媒体权威性远远低于专业新闻机构。
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交际的简约性和少年的求新求异心理促成了网络数字谐音词的大行其道。比如,“520”在网络中的意义是“我爱你”,有球迷就模仿这种造词方法将美职篮球员刘易斯(Lewis)称为“614”、西甲豪门球员桑切斯(Sanchez)称为374,还有德国球员厄齐尔(Ozil)也因谐音为中国球迷昵称为“272”。而“家嫂”的译名起初就是中国球迷在网络评论与论坛等处的调侃,其后逐渐扩散到专业网络媒体甚至是传统媒体。
可以肯定自媒体的低准入门槛对于体育术语译名存在一定影响,然而,至少是到目前为止,其影响尚不算显著,至于以后会产生多大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再下结论。
导致体育术语译名混乱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使得体育术语译名的不规范现象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大致说来,有主观因素方面的、也有客观因素方面的,前者如译者专业水准问题,后者如规范、权威译名的缺失等;有历史因素方面的、也有现实因素方面的,如同一词语的旧译与今译。有技术因素方面的、也有政治、(地域)文化因素方面的,前者如翻译方法(音译与意译)的不同的造成的一词多译,后者如海峡两岸、粤语(广东话)方言区等不同的译法。更多时候,是诸多因素的交织、复合造成了体育术语译名的混乱现象。严格意义地讲,海峡两岸、粤语(广东话)方言区、“汉字文化圈”等不同的译法就属于这种情形。造成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现象的复杂情形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分析因素入手,寻找切实有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体育术语译名领域出现的不规范问题。
4结论与建议
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体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体育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内外体育交往、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尽快实现体育术语译名的规范化,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学术界应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工作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体育事业建设。
多种因素导致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如,规范体育术语译名的滞后性、体育术语译名的地区性差异、体育术语翻译方法的不同、不同项目受重视程度不一及媒体技术革命的影响等。
导致体育术语译名不规范现象的多种因素里,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技术因素、又有政治因素,很多时候又是诸多因素的多重复合,使得体育术语译名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形,无疑增加了规范体育术语译名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因素入手,寻找切实有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体育术语译名领域出现的规范化问题,推动体育科学进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体育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813-814.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4.
[3][日]岸野雄三.体育术语史略[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1,(2).
[4][英]马奎尔,扬,陆小聪主译. 理论诠释:体育与社会[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280.
[5]段冬生. 音译意译均相宜——谈谈汉语吸收外来词语[J].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9).
[6]李婷. 从语音相近探英语中粤语译词的文化渗透现象[J]. 科教导刊,2011,(3).
[7]王能宪.汉字与汉字文化圈[N].光明日报,2011.(13).
[8]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
[9]刘丽虹.中国重视外语迎奥运 体育术语的汉语表达将规范[EB/OL].[2007-08-16].http://www.china.com.cn/news/2007-08/16/content_8693202.htm.
[10]张晖.《奥运体育项目名词》在京发布[J].中国科技术语,2008,(4).
[11]金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倾向批判[EB/OL].[2011-02-14].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06896/214122/13917433.html.
[1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13]晏燕. 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报道研究[J]. 新闻传播,2011,(6).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1, Henan, China.
Hui Yi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术语学相关理论为据,从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的地位和意义出发,对体育术语译名的不规范现象及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术语;译名;规范化;意义;因素
Abstract:With literature method and according to relevant theories of terminolog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non-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s from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 and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sports terms; translation; standardization; significance; factors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46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2-0106-4
作者简介:惠弋(1972-),男,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基本理论与体育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