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涛
(山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武术的哲学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赵海涛
(山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以武术“实然”与“应然”相融合这一哲学特质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哲学特质的当代价值展开讨论。研究表明:“实然”与“应然”相融合构建了中国武术哲学理论的范式;求真、悟道应为中国武术哲学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武术与德义价值的融通,亦是中国武术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武术哲学“实然”与“应然”相融通的特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武术;哲学理论;哲学特质
中国武术从远古人类的自卫本能形成如今这样技道并重、内外兼修、流派纷呈、蕴含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因为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宗教、传统艺术、传统伦理等价值观念的影响[1]。然而,要真正地把这些深邃的价值观念落到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容易。造成这样的窘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缺失,导致中国武术的价值观失去了它厚实的土壤和活水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逐渐成长和完善起来的社会延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内容,远离传统优秀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给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1956年原国家体委提出:“加强研究,改革武术”以来,关于中国武术文化特征的研究成果诸多。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本文试从中国武术哲学理论的视域,研究和发现武术哲学的理论本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当代理论价值。
1“实然”与“应然”的融通是中国武术哲学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哲学范畴中,所谓“实然”是说明自然物质的本质特征、客观发展、演变历程、自然法则的哲学理论,它包含本质论、发展观、人文观等哲学范畴。而“应然”则表达了自然物质的核心价值、发展方向、实现目的、远大愿景等理论范畴。对于中国武术中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尊师重德”的伦理观、“见义勇为”的人生观、“内外合一”的和谐观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中国武术本质的“实然”与价值的“应然”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
《拳艺述真》中提出:“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陈氏太极拳图书》有云:“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著名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提出了:“天为大天,人为小天,拳脚阴阳相合,五行和化,而形意拳出焉”[3]。
在《拳艺述真》、《陈氏太极拳图书》以及孙禄堂先生提出的“天”、“地”、“太极”、“阴阳”的问题都是中国武术哲学“实然”意义上的根本原则问题,而“小天地”、“小道”、“小天”问题,即是中国武术“应然”意义上的价值原则问题。中国武术哲学的“实然”,也可以说是“应然”所存在的一个物自身的世界,是人的现象世界得以确立的基点,使自我与外界区分开来,并且与外界形成了主客关系。正是由于主体的“应然”存在,才使“实然”的客体变得丰富多彩。“应然”即是我们的真实面目,是绝对存在和永恒不变的人的智慧。作为人之本真的“应然”没有对个体自我之执持,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人与外界、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实然”乃是一个物自身的世界,也就是说包含“应然”在内的全部真实的物自身的世界。就以上我们所说的“小天地”、“小道”、“小天”等,都是对“应然”有种种不同的称谓,乃是人们所思考的角度不同:当我们寻找它们的本原时,它的状态是物的本身;当我们寻找它们的价值依据时,它的意志就是终极原理;当我们寻找处理它们的方法手段时,它的表现就是根本智慧。这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实然与应然的融通[4]。中国武术中“实然”与“应然”相融通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武术哲学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需要思考和回答问题。1.1“实然”与“应然”相融合构建了中国武术哲学理论的范式
“中”、“和”、“道”、“气”、“心”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理论,这些古代哲学思想意味着人和自然、人和万物的合而为一的状态,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相融合的理论意境。这些古代哲学思想都是关于自然中万事万物的本体观、价值观、人文观的对立统一。儒家把“中”解释为“天下之大本”,把“和”解释为“天下之大道”,“中”是本体义、“实然”义,“和”是价值义、“应然”义。老子把“道”称之为“万物之奥”,又称赞“道”为“善人之宝”,前者是本体义,“实然”义,后者则是价值义,“应然”义。张载认为“气”为“太虚”,提出“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论断,其中“气”为本体义,“实然”义,“心”为价值义,“应然”义。武术把中国哲学“实然”的本体义与“应然”的价值义融入武术技击法则、武德修养中,如“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体悟不遗,放之则祢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5]形意拳把中庸的“中正”之大道与“和而不流”思想价值观相融合,体现了中国武术“真武”、“修德”、“体悟”、“自然”等价值品质,是术、德、艺、礼的统一体,也是中国武术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准则。《拳意述真》云:“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即天地之阴阳也。万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发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6]中国武术在自身修行、体悟天地、悟道明理的过程中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客体与主体相融合的结果。
中国武术的历史观从“以武为重”的自然史观,逐渐转向“德艺并重”的人文主义。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就把“以德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到武术的发展和传承当中,以德为上的思想与武术的价值观息息相关。练习武术不仅注重个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形神统一”、“内外合一”的本体价值,还注重“人为一小宇宙,天为一大宇宙”、“天人合一”的宇宙观[7]。说明中国武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的主体价值的外在力量,它体现了武术群体对本体价值的追求,也就是“武以载人”,体现了武术价值追求与自然法则融通的思路。中国武术中的“尊师重道”、“重义轻利”、“尚武崇德”[8]则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公义价值与社会规律的融通,也就是“武以载德”,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本体价值与精神价值与自然和社会规律实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高度。1.2求真、悟道视为中国武术哲学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首先,是对武术追求主体的价值要求。有武术学者认为“中国武术是从‘武’的维度对人的文化教化,讲求‘武以立德,德为艺先’、‘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9]所以,习武者为了求“真”不但要经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艰苦磨炼的过程,还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修养。如八极拳要求:“同门之人以和为贵,不可称自己之刚强,灭他人之志气,尤不可比试之胜负遂引类呼朋,以致同室操戈。”[10]这些要求体现了对真正武艺和高尚武德的追求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武与德的统一,不仅表现了武术之属性的道德规范,同时也顺应了武术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中国古代文化“仁、义、礼、智、信”主体道德思想的体现。中国武术认为达到这些要求,乃是成为“武学”认识主体的先决条件。随后,中国武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不知珍贵者不传,借此生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无礼者不教,不信者不教”;“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是朴厚忠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充分说明了中国武术德与艺相融合的哲学特质。
其次,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本体内涵。毋庸置疑,中国武术具有行侠仗义、陶冶情操、养生健体、保家卫国、磨炼意志等价值,这些价值的创造并非纯粹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超感情、超现实的过程,而是受人的理性分析、经验总结和思想升华的价值参与过程。很多武术家认为,中国武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习武者对武术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教育观、发展观的充分认识。中国武术作为军事战争和技击实战的依据,都是以“为人”作为价值理性,而以“夺人”作为工具理性的。在“价值”与“工具”这两个层面上看,人类战争与比武较力,彼此都会出现互相影响的可能。然而,最本然的人类理性,不是绝对的“为人”和“夺人”,而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夺人而不夺与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的用武之道的“工具”与用德之道的“价值”的融会贯通;中国武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乏强调“物”与“我”的统一,“心中一物无有,极其虚灵,一有所着,则不虚不灵,惟静以待之,养其诚以至动静咸宜,变化不测”[11]。“中国武术是一种‘智性’的表达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体现在习武之人与客观世界不可分的整一混沌,反映在与对武术不断地、反复地‘一个追求顿悟的过程’中。”[12]说明了在修炼武艺的过程中,习武者必须以健康的心态、坚韧不拔的品质、行侠仗义的精神去理解武术深邃的内在含义和社会价值,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融入其中。
再次,实现中国武术的真正价值,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把“悟道”作为认识事物的最高境界。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成为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核心要义。在宇宙间有天道、地道、世道、人道、官道、商道、茶道、剑道、武道等等,人们把道义、道理、道德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思想与感情两方面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成仁赴义都是行道,凡非迫于势而又求心之所安而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无论其直接的目的是仁是义,或是忠是孝,而间接的目标总是行道。”[13]“道”从“实然”层面讲,它是道的真实意义,从“应然”层面讲,它是道的理想价值。中国武术的“道”即是武者对武术的理想化认知,既包含“身如蛇形”、“运动如抽丝”、“站如松”等对武术“实然”的追求,又包含了“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体合一”、“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等超验的、“应然”的理想观念的追求。中国武术的“道”是客观存在与价值理想的统一,体现了现实真理与追求目标的统一,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唯物主义精神。
1.3武术与德义价值的统一,是中国武术哲理的重要特质
中国武术与德义价值融通的主要特征有:其一,“德义之性”蕴含“天地之性”。司马迁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规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14]重礼崇德是人固有的,司马迁言“信、仁、德、义”是指游侠所以为“侠”的特性,而非指所有习武者与生俱来的的本能。“侠士”作为小说、野史、杂谈中的底层人物,虽然不为人所重视,在历史发展中“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侠义之性”逐渐形成了“天地之性”。“侠义之性”有“不规于正义”不善的一面,也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善的另一面,而“天地之性”是纯善的象征。只有侠士在历史使命中坚守“德义”的信念,使得主体与价值客体相统一。其二,武以载德体现了武术与德义价值的统一,将武与德紧密结合在一起。先秦时期《左传》中楚庄王提出了“武载七德”的命题,即:“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就是说,武术除了武力、禁暴、军事等功能外,还具有安民、和众等道德的价值功能。太极拳中的许多技击技术还体现了武与德的统一。如“听劲和化劲”是引导习武者能够以武会友、以德为先、先礼后兵、懂得忍让的关爱同情思想,培养高尚品德、和谐相处的思想[15]。这说明了中国武术虽然技击是它的本质功能,但也非常重视对个人品德、品质、品行的培养,“重武崇德”、“德艺双馨”等理念业已成为中国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三,“真武乃和”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就践行着“和而不同”儒家所构想的“太和”境界,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使”[16]。儒家思想把世界观定位在和而不同的至高境界,将一切不和谐的矛盾向太和、利贞的统一融合的方面转化,从而消除了矛盾间的冲突、对立、相悖的不和谐因素。由此,中国武术提出了“和合”的思想,武谚有云“大武不兵,真武非斗。”形意拳中有云:“天为大天,人为小天,拳脚阴阳相合,五行和化,而形意拳出焉。”[17]各家门派遵循“内三合与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和,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以此实现阴阳平衡、内外和谐、刚柔有度的拳术风格,也不断提升人与天、形与意、身与械的“合一”,达到武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中国武术这种“和合”的价值体现,极力要求习武者以德为先、先礼后兵的“和合”思想,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的时代精神,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和谐发展、以德为先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2中国武术哲学“实然”与“应然”相融通的当代价值
2.1中国武术哲学的特质是主体与客体、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认识体现
中国武术传承有序、形态各异的拳种都体现了武与德、人与天、行与知相统一的价值观,都是主体思维认知的具体体现,这些价值观的统一是把礼仪、道德、信念、品质等等直观反映到武术这个体,因而将人与武术相互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西方体育哲学是承认荣誉至上、价值至上,将价值与本体分离开来,那么,中国武术哲学则是建立在“天人合一”、“重武崇德”的基础上把价值本体化和本体价值化,价值与本体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中国武术中不存在“本体与价值相分离”的“休谟”问题。
2.2中国武术哲学中实然与应然、本体与价值相融合的社会意义是继承了以人为本的传统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孤立的宇宙本体,没有单一的客观认识追求,也不承认超自然超人类的历史宗教,实现人类梦想是武术精神的具体体现,其主观认识目的不完全是世界观的最终目标,而是借助精神的“天人合一”以阐释“人文精神”,也不是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和人类梦想为目的,而是以“人文精神”加以说明“人之本义”。中国武术的哲学价值并不是探究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的法则,而是以“阴阳”说明“和谐”;其历史观也并非透过历史发现客观必然性,而是以“理性”分析“未来”。这些本质理念与中国武术哲学同出一辙。
2.3实然与应然相融通的作用造就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不战而胜”、“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德服人”的“实然”理论,根本都不是绝对单独存在的,而是依附于自然和人类价值意义上的社会活动。《少林戒约说》提出了“习武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自卫,切戒呈血之和,好勇斗狠”。说明中国武术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武术性”并非纯粹打斗的“技击”,也正体现了中国武术对纯暴力的弱化和消解,弱化和消解暴力理念透视出武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乌托邦[18]。对暴力的弱化和消解的含义是传承和践行人类活动,而行与知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统一的最终体现,这种思想在武术中表现为“戒呈血之和”的“和合”的哲学特质。
3结束语
总之,“实然”与“应然”相互融合赋予了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哲学理念。但是,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认识,在中国武术哲学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扬和传承的“精华”,也有很多封建迷信色彩的“糟粕”,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武术哲学文化的核心特质,传播社会正能量,使中国武术文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1] 刘峻骧.东方人体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18.
[2] 宋乃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4-10-07(6).
[3] 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1.
[4] 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
[5] 孙叔容,李慎泽.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M].郑州:海燕出版社,1992:386.
[6]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85.
[7] 邱丕相.试论武术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走向世界[J].武术,1999(9):1-3.
[8] 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40-43.
[9] 郭玉成.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9.
[10] 周伟良.论传统武术训练理论[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38.
[11] 余功保.中国当代太极拳精论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9.
[12] 王岗.顿悟的传统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12):20-21.
[13] 金岳霖.金岳霖文集[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56.
[14]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1.
[15] 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29-32.
[16] 郭玉成.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
[17] 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1.
[18] 孙刚.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31-35.
Philosophical Features and Modern Value of Chinese Wushu
ZHAO Haitao
(Sport Dept., Shanxi Normal Univ., Linfen 041000,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gration of Shiran and Yinran and discusses the modern value of philosoph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Wushu.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hiran and Yinran constitutes the normal form of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Chinese Wushu; pursuit of truth and reflection ar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philosophy of Chinese Wushu; integration of Wushu and moral valu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philosophy of Chinese Wushu; the integration of Shiran and Yinran can provide intellectual resource for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eople orientation.
Key words:Wushu; philosophical theory; philosophical feature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6)02-0048-04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