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协强 徐元玉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①
王协强 徐元玉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众所周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问题不是一日促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规范的、系统的管理体系。体质健康管理在中国起步较晚,该文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索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为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学生 体质健康管理 体系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弊端和升学考试、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4年7月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幸福生活的根基,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和亿万家庭福祉,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引导学校、社会和家庭为青少年强身健体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1]。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顶梁柱,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刻不容缓。
体质健康问题不是短暂能解决的问题,强调的是终身的、持久的,体质健康管理正好符合这一点。健康管理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2]。由定义中客户一词可知,在中国健康管理只存在于社会上的某些公司,在校园还属于一片空白。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程序。构建体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低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同时能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体质健康效果。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大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占到绝对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即将踏入社会,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对每位学生的健康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给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工业化的发展都大量减少人的身体活动量;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学生成了近视眼;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营养过剩是学生成为胖墩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学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前途,“学校上课、回家作业、周末补课”的不断循环,让学生没有时间锻炼,没有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更体会不到体育锻炼所能带来的乐趣。
1.2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一年一次的国家体质测试是学校了解学生体质的根本,但这些只能检测到学生的肥胖、近视等基本信息,而对于学生个人的具体健康状态不能准确把握,且国家体质测试普遍问题都是重视数据的采集上报,没有对学生进行反馈,更没有针对体质弱势的学生进行跟踪干预;针对体检问题,据调查,很多高校只安排入学和毕业体检,学生除了病痛去医院检查,平时根本就没有体检意识;有些高校投入经费引进了先进的健康管理设备,主要用于学校运动人体、医学方面的老师做实验,高校学生人数与这些设备比例严重不协调;这些都为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慢性病的生成、不良习惯的养成埋下了隐患,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1.3家庭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除了受到学校体育的影响,还受到家庭体育的影响。家庭体育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体育态度、体育锻炼习惯、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体育氛围、家庭成员结构、家庭风俗习惯、家居环境、地区差异等,其中某一个因素有变化都可能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农村家庭体育的落后,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良影响更深刻。
1.4学习压力、生活方式对个人体质健康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因其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未来。然而竞争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青春期特有的压力、情感压力等重重考验着大学生,他们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无心去从事体育锻炼;在大学校园里,因缺乏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大学里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吸烟喝酒、睡懒觉、熬夜、暴饮暴食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乐观的个人原因。
2.1可行性原则
健康管理体系在中国起步较晚,在高校更是空白,但其理念较为先进,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高校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具有可行性,并且会有好的应用前景;我国在构建体质健康管理体系中,在借鉴他国的同时要考虑我国国情,强调理论指导实践,普遍适用于中国的大学生。
2.2系统化原则
系统的健康管理内容应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体质健康评价、体育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卫生服务、营养服务以及大学生青春期教育等,内容较全面,关系到了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健康管理的步骤是:(1)客观、准确无任何损伤的检测;(2)客观的健康状况评估及调理;(3)定期进行跟踪和回访;(4)建立健康电子档案;(5)健康促进(干预)(即测试—→评价—→指导—→干预不断循环,其中干预是核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是高校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是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依据,体质健康测试中应注意收集大学生的反馈信息,上报的数据应科学、及时、可靠,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为以后的相关分析提供依据。同时注重体质健康管理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
2.3标准化原则
高校的健康管理体系中每个步骤和流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标准。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健康检测:健康测评不同于传统的医学体检,其检测设备是结合了中西医的特点,应用生物波医学及生物信息技术在同一平面比较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量化分析寻找根源,定位健康水平。对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一次健康测评,客观明确地了解个体身体处于何种状态(疾病、疾病临界、亚健康、基本健康),建立个人健康维护档案,纳入健康管理系统中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2.4保密性原则
体质健康信息不仅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这些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公开及相互比较学生的测试分数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在开发建立系统时应该设立密码账户(即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学生可以登录个人信息平台浏览。
2.5持续性原则
体质健康管理面对的是全校学生,而不仅仅是体质弱势学生。这种预防意识是一种持续、高效的方式,也是一种终身意识。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应采用:学生体质健康信息采集(即监测)—→体质监测结果的评价(即评估)—→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即干预)—→再收集—→再评估—→再干预……的管理模式。
3.1提高公共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政府、高校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加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出台政策法规,规范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利用媒介加强宣传;投入一定的经费,引进先进人才,培养更多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其次,加强政府与健康管理公司、公司与高校间的联系,通过互惠互利的条件,加强高校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高校体育部和学生工作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校园里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增加学生们的知晓率。健康管理者要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关心体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健康状态,同时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体质健康管理。
3.2建立行之有效的体质健康管理体系
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高校体质健康管理体系融检测、反馈、干预和评价健康于一体,面对的是大学生,工程较庞大,靠学校某一个部门是行不通的,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的力量,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环境、医疗资源,形成灵活高效的体质健康管理运作机制,在具体的管理方法方式上,学校要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措施,即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行为训练,实践教学、生活方式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和身体上的健康管理。
3.3形成全面有效的大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体质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学校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息管理体系的运用,了解每位学生的健康信息并形成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体质健康管理系统或专家进行分析评估,得出个性化的干预指导方案,反馈给学生。
3.4完善体质健康管理体系评价系统
评价体系是指根据所制定的体质健康管理的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体质健康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由于健康管理理念在中国起步较晚,实践时间不长,在高校的应用中还不成熟,相关专家和健康管理者定期地评价、诊断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有关的过程结果,在实际操作中要积极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为体质健康管理体系做出积极的改进和建议。
3.5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的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和水平。学校不仅要重视资源、设施等硬环境建设,也要重视思想观念、氛围、政策法规等软环境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除了定期的国家标准体质测试以外,还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卫生服务、营养膳食指导以及大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等项目服务。
4.1处理好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据调查,目前我国关于健康管理体系的政策尚未出台,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顺利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健康管理在我国鲜为人知,健康管理政策的颁布离不开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的支持。舆论环境一方面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平台,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出台的一块试金石。另外,场地、器材、设备等硬环境越优厚,政策的实施颁布更具有现实意义。政策与环境呈正相关,好的政策才能造就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样,浓厚的舆论环境能推动甚至加快政策的形成。健康管理政策的颁布亦是如此。
4.2处理好管理与评价的关系
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系统与评价系统成互补关系。管理即是一个过程,探究和阐述结果产生的原因;而评价强调的是结果。管理系统是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体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健康管理师相关人员或机器要通过评价系统向学生反馈其身体状况并说明状况产生的的原因,指导学生为改变不良身体状况应采取的措施,使学生通过评价提高对体质健康管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改变影响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4.3处理好政策与管理的关系
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的的管理过程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向导、监督、协调、保障和引导。管理的过程即是对政策的执行过程。政策法规具有权威性,是具体管理过程中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保障。体质健康管理过程面广量大,靠某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政策的协调和引导,做好分工,责任到个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管理的高效率。同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纰漏、问题也能更好地促进政策法规的修订完善。
高校体质健康管理不同于普通的国家体质测试,其涵盖的内容更广泛,效果更显著,增加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的联系,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有效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规范、科学、个性化的健康促进,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有效的监控策略。
[1]刘延东.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sports/2014-07/29/c_126811859.htm.
[2]健康管理.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haosou.com/ doc/699851.html.
The Exploration of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Wang Xieqiang Xu Yuany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Jiangsu,225009,China)
As we all kn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status is not optimistic,contributed to the problem is neither by one day nor to solve in a short-term,the emphasis is lifelong, persistent, perseverance,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fits well with this. But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it is blank in college.In this paper,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at led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management,trying to build from the principle ideas and to build several issues to be addressed during the build,and exploring college students to build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Students the standardized,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make little reference.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System
G804
A
2095-2813(2016)05(b)-005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59
①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T-b/2013/014。
王协强(1965,12—),男,汉,江苏泰兴人,本科,扬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徐元玉(1966,9—),女,汉,江苏射阳人,硕士研究生,硕导,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