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创新之道

2016-11-28 02:21李卉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新

李卉

(扬州市公路建设处,江苏 扬州 225009)



试探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创新之道

李卉

(扬州市公路建设处,江苏 扬州225009)

摘要:行业文化是行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行业,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行业的软实力,对凝聚人心,激发行业发展动力,带动交通行业向更优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交通职工文化建设的经历,分析了当前交通行业职工文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交通行业文化建设创新思路,并就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创新的关键及载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创新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复杂激烈的变化,高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应用爆发式增长,全球化趋势显著加快,交通行业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为社会发展、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职工文化建设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成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和提高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只有将交通行业的职工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方法,才能有效发挥行业职工文化建设在交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交通行业职工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

职工文化是为多数职工所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形成于职工长期的劳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是职工精神面貌、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以从事交通运输为主的行业发展为多系统、多专业的行业,交通行业职工在单位属性上分有企业、事业、个体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国家公务人员等多种成分。政企分离、事企分离改革后,管理关系由紧密联系型逐步转变为行业引导型,交通职工文化建设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创新建设交通职工文化更具有必要性,以此凝聚人心,激发行业发展动力,带动交通行业向更优更快发展。

二、当前交通行业职工文化的主要特征

交通职工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其核心要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强调确立共同的行业愿景、营造荣辱与共的发展氛围,充分激发行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交通事业,实现共同理想,实现自身价值。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东西方文化交织影响,职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已是普遍事实。交通职工文化在传承交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在融入现代意识,职工的道德意识、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出日趋多元化、差异化的现象。价值观从一元走向多元化,不能一概而论予以否定,但是必须予以正确引导。快速推进中的中国交通现代化需要科学的价值理念,面广量大的交通战线需要发展先进的职工文化,进而实现交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职工需求多样化。

交通行业由多个系统、多种专业、多种组织构成,各有其自身的生产特征、服务要求和管理模式,因而具有不尽相同的职业标准。从事不同工种的从业人员对文化的需求既有共性需要也有个性需求。加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散播交流,职工思维意识敏锐活跃,职工在审美情趣、娱乐方式上也在不断提升不断变化,社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不断增强,职工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种类和层次不尽相同,因此呈现出多重化、多层次的特征。

(三)文化载体多重化。

交通行业的多样性使交通职工文化工作显现出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对立统一。现阶段社会文化产品日趋丰富,促使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面愈加宽广。传统的如职工文化艺术活动、职工读书活动、职工技能竞赛等作为大众文化仍广受欢迎,同时,一些新兴的文化载体形式渐入人心,如“掌上文化”(手机文化)、健身文化、生活艺术等逐步成为许多职工新爱好,职工根据自身喜好自发生成的小众化与个性化组织逐渐成型,与曾经盛行的大型职工文化组织并驾齐驱。

三、创新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关键

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提出:“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总书记关于职工文化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标志着党和国家对职工文化的高度重视,而且为正确开展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创新交通行业职工文化的关键在于做到“三个突出”。

(一)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心骨。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形式”中极具代表性的职工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先进的职工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工作的主心骨,不断发展其科学内涵,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理念,发展成具有现代意识的职工文化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广大职工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从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入手,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职工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先进知识等各类先进元素,通过提炼、整理,最终成为能够满足职工利益、具有实际社会意义的职工文化。

(二)突出交通行业这个主基调。

理想就是信念,理想就是旗帜。交通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并努力践行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的现代化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致力促进人民富裕、实现国家强盛。

交通行业开展职工文化建设,要坚持大力倡导并努力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交通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和客货运输服务,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关乎百年发展大计,从业人员要结合岗位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精益求精;要强化诚信意识,进一步推进“共铸诚信交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信誉度;要继续发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示范窗口建设活动,大力推行热情服务、周到服务、规范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要以宽广的胸襟和坦荡的胸怀,以自己的才华和汗水真情地反哺于人民、回馈于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三)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主旋律。

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当然也是职工文化的精神标识,必当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书记也提出,对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深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认为人的礼和乐必须以仁为核心。职工价值理念和职工形象,类似于仁、礼、乐的关系。职工形象和展示职工精神风貌的职工文化活动,必须以职工价值理念为核心。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激荡中,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中,优秀传统文化是职工文化的根基所在,许多传统的价值理念可以经过现代性和创造性转化,有效服务于交通事业发展,服务于构建国富民安的和谐社会秩序,成为共筑“中国梦”的原始动力。

四、创新交通行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载体

职工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职工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职工文化建设是一项素质工程,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是职工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职工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文化工程,发挥文化的教化、感化和同化功能,是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职工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塑魂工程,职工群众不仅接受文化的教化、感化和同化,还要弘扬文化和生成文化,推动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既要有知识技能更有文化追求,是职工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职工文化建设表现出的这一系列工程,只有通过创新打造文化建设新载体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一)创新打造学习载体。

促进职工群众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是职工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职工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互联网+”模式已普遍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已达90%,而在交通行业内,职工的手机上网人群已接近100%,这意味着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相比电脑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不仅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发生变化,更在时空互联与转换上发生变化。

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渠道与范围可以无限扩张,“互联网+”创造了新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工会大学校”必然走进“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课堂,可以开展行业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在普遍应用个人移动终端的今天,“互联网+”的“工会大学校”也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学习应该不再仅仅是授课式的单方传授,要在职工参与度上下功夫、出新意。这“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终端联动,线上线下互动,“动起来”才有活力、有动力、有吸引力、有凝聚力,从而使“互联网+”式“工会大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二)创新打造活动载体。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行业对职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同样,广大职工对行业文化、企业文化需求的层次与品位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工作的“养家糊口”,也希望在工作生活中找到成就与价值,增加生活的趣味与品味。创新打造职工文化活动载体,以期实现外树交通行业形象、内凝职工人心的双赢效果。

在体制内企事业单位中传统的“职工书屋”、“职工大舞台”、“劳模工作室”、“职工书画比赛”等项目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继续不断丰富并持续发展。近年来,扬州交通部门开展了评选最美“的哥的姐”活动,社会反响良好,行业管理部门辟出专区建设“的哥的姐之家”,使出租车司机人群有了职业归属感,并且渴望拥有职业美誉度,在提升出租行业服务水平中起到良好导向作用。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批的农民工正在转化为产业工人,他们的文化需求同样强烈,应在工程建设管理中予以更多关注,在建设有场所有经费的“工地之家”方面予以机制保障。

(三)创新打造交通职工文化品牌。

交通运输行业想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提升文化品质,打造一批具有行业辨识度、社会认可度、职工广泛参与的交通职工文化品牌,包括服务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品牌等。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样“互联网+”模式在显示强大生命力的同时,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实际交流的减少,可能出现“比邻若天涯”的尴尬。因此,在做足“互联网+”文章之时,还应做好“互联网-”的文章。所谓做减法,就是正确引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经得起检验、有良好口碑的职工文化品牌。做“减法”的要点就是围绕前篇“三个突出”的主旨,强化“主心骨”,确定“主基调”,唱响“主旋律”,保持交通职工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在品牌打造上做精做优,例如“职工大讲堂”的品质提升,形成线上与线下的同步,形成专家与职工的互动。可以借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TED演讲方式,敞开大门、不拘一格,只要是符合“主心骨”、“主基调”、“主旋律”的内容都可以走上讲台。笔者曾观看过一次TED演讲,演讲者主题是倡导大家在洗手后先甩几下手再使用纸巾擦手,别具一格的喜剧式演讲收到很好的效果,本人受教至今,从此从细节做起关注环保。以此为例,可以大大增强“职工大讲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引导健康良好的业余爱好,营造和谐友爱的工作生活氛围,化解社会竞争带来的职业压力。

职工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当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创新工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人们享受到现代人性化的交通运输服务,让交通与自然、交通与社会更加和谐,让交通职工工作更有价值,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2]《21世纪交通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系列丛书》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F8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45-03

作者简介:李卉,女,1969年8月出生于江苏宝应,政工师,1990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现就职于扬州市公路建设处,从事工会工作多年,曾获扬州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会工作者等荣誉。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