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坚持性的心理因素分析

2016-11-28 01:19杨玮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效能体育运动

杨玮(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坚持性的心理因素分析

杨玮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研究目的:随着中国老龄化情况的日益加重,老年人所占社会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2)认知、动机、自我效能等多种心理因素均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坚持性。研究结论:(1)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并由此获得良好的身心效应,这些是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坚持性的重要原因。(2)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动机,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主要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心理因素为自我效能。

老年人 体育活动 坚持性 心理因素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124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锻炼坚持性”是用来描述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说明人们是否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是衡量体育锻炼能否产生良好锻炼效果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1]。有研究认为坚持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主要体现在智力、情绪、人格、自我概念这4个方面[2]。

1.2 选题意义

体育锻炼心理学是体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有关数据表明: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3]。

据有关数据统计,只有30%的北美人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20%的成年人很少锻炼,50%的成年人锻炼时限不超过6个月[4]。现如今,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是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毫无疑问都会带来十分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应对这二者对全球人类所产生的重大反向作用,于是老龄化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即在老龄化社会中,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功能的健康状态,使社会发展减少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体育活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有规律的长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大幅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想要达到这种结果必须通过长期的体育运动才能实现。分析影响老年人坚持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因素,有利于制订相关老年人的促进策略和有效的锻炼行为,并且对提高老年人群体的体育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全民体育健身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国城区老年人。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的需要,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国家政府纲领性文件、政策等。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图书馆,对有关心理方面资料和书籍进行检索,为该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坚持性有相关关系,其中满意感、自我效能、人际关系等与体育活动坚持性呈现相关关系,即随着运动时间的增长和练习次数的增多,身体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就会增加[5,6]。以下是对老年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结果和讨论。

(1)自我效能。Bandura在1986年提出自我效能理论。在不同心理因素的相互影响中,最为基础的是自我效能,即有能力成功完成行为的信念[7]。有关自我效能与身体运动锻炼间关系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伊沃特等人进行的。研究获得了其中2个结果:(1)自我效能高的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具有坚持性。(2)身体运动锻炼有助于个体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也就是说在体育活动行为变化的早期阶段,自我效能对人作用不大,但随着体育运动阶段的提高,自我效能也随之提升。如果一个老年人坚信能够持续参加有规律的体育活动,那么他的内在动机就越强,就能使老年人能够持续坚持进行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每个老年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愿望,但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达成目标,会使一些老年人产生停止锻炼的意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因此在锻炼过程中,不仅要增强老年人的自我效能,而且要让他们感觉到正确运动方式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在体育活动早期,自我效能可以让老年人察觉到在体育活动上的成功,并由此激发他们对坚持体育活动的憧憬。

(2)体育参与。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和体育活动习惯等构成了体育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系统,是推动个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相对稳定又可发展变化的驱动系统[8]。所以,参与体育活动坚持性的形成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3)体育参与需要。在一般生活中,人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需要,而指挥人们行为的需要经常是较为重大比较迫切的需要,体育需要也是如此。如果老年人需要参与体育活动,而这种需要又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驱使老年人去寻求这种满足,这就使老年人的需要变成一种外显的行为。随着老年人开始逐渐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的需要提高了老年群众运动健身的热情。随着这种体育运动需要的逐步变多,体育活动也慢慢的成为老年人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形成了一种长期的体育运动习惯,成为了体育活动的坚持者。

体育参与动机在体育活动的动机中是最重要的,坚持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大多与活动的愉悦感受和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关。老年人做出满足需要的活动,即运动目标活动,使老年人体验到运动的愉悦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这种快乐愉悦的体验不断反复、不断增强,并长期作用于体育活动过程中,使参与体育活动的坚持性行为得以慢慢形成。动机也分两种,即内部和外部动机,也就是说,老年人在体育运动中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社会交往的目的就是外部动机,因为获得情趣、享受锻炼过程和提高能力而参加体育锻炼是内部动机。老年人的内部动机越强,其坚持锻炼的坚持性也就越高。

(4)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爱好则以兴趣作为基础”。兴趣以需要为基础。老年人若对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观察并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爱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如果老年人对某项体育活动发生兴趣,就会产生参与这种体育活动的动机,继而会参与这项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感到了兴趣,于是就产生了对这项体育活动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的兴趣一但被激发,就会积极热情地参与体育活动并能长期的坚持体育活动。

(5)身体锻炼承诺。相关研究证实了运动承诺理论也适用于普通人的锻炼和健身领域,陈善平认为:锻炼承诺可能对坚持体育锻炼产生积极作用。生命在运动,承诺在行动。老年人在体育运动时,锻炼承诺水平越高,其锻炼行为坚持情况就会越好,越不容易出现锻炼退出的状况。

(6)个性。也称人格,是个体建立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稳定和特殊的心理行为模式。体育运动能以最自然的方式把老年人从自我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在运动中展现自我、看到自己的力量,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疲劳的大脑和紊乱的情绪得到积极有益的释放和调节,使老年人得到非常美妙的运动快感和享受,由此使人产生自尊、自信,在运动协作中扩大交往,消除心理冲突,发展个性,使之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7)心理障碍。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是指老年人的整个人格系统或是某一重要的心理、生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等。老年人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是对以往体育活动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或是在比较难完成的动作上失败,在大脑中造成的恐惧心理和对参与体育活动动机减弱引起的厌烦心理,以及在经过长时间的体育活动后动作技术仍然得不到改善,担心被同伴嘲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最后是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如果老年人有锻炼心理障碍,应及时疏导,否则将导致老年人社会功能的损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活动可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调节身体状态,并获得良好的身心效应,这是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坚持性的重要原因。

(2)老年人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良好认知、体育运动的充足动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首先老年人要对体育运动的作用和价值等有充足的认识;其次比较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价值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最后如果符合需要,他们就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坚持参与体育活动。

(3)主要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坚持性的心理因素为自我效能。在动机的刺激下,老年人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加以严格控制,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体育运动,经常锻炼的人自我效能高,由于自我效能的提高,锻炼坚持也得以提高。

4.2 建议

(1)在有关提高锻炼者运动坚持性策略的研究里,有国外学者提出:指导者或者社会专业指导员要尽可能地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为锻炼者制定适合个人的体育运动计划。比如:在锻炼初期要进行时间短、强度小的锻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意识体现出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增加老年人运动的热情,培养老年人的运动兴趣,积极鼓励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使老年人能够自觉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应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Hobson研究发现,稳定的“伙伴系统”能够帮助锻炼者克服锻炼开始时的焦虑不安,并帮助锻炼者持续参与锻炼。另外,King和Frederiksen研究表明,提高锻炼者内部小群体的凝聚力,所形成的小群体社会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锻炼积极性,如果老年人的周围人都在锻炼,这就形成一个好的氛围,将促进老年人坚持体育活动。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5-566.

[2]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

[3]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4):737,740.

[4]Estabrooks.通过持续运动参与群体凝聚力[J].体育与体育科学评论,2000.

[5]刘彦,高志清.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12(1):34-40.

[6]Issp.身体活动和心理效益[J].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1993(24):86-89.

[7]班杜拉.社会基础的思想和行动:社会认知理论[C]//恩格尔伍德N J:普伦蒂斯霍尔,KH,1986.

[8]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62-64.

G804

A

2095-2813(2016)07(c)-0124-02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效能体育运动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体育运动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呆呆和朵朵(13)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