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轩
(书生中学 浙江 台州 31800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分析
王鸿轩
(书生中学 浙江 台州 318000)
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影响人们观念判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对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中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差异,探讨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的方式。
网络;中学生;价值观
1.1 便捷化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购物、在线音乐、电影缓存、互动游戏、OA办公、网络教学、网上银行等等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已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渗透在人们日常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中。
1.2 网络型的信息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冲击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人们对网络新闻越来越依赖。网络媒体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更在信息事件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充分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1.3 拓宽式的社交平台
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为人们的社交提供了新的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的实时互动得以实现。人际关系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2.1 正面影响
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浏览世界,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最新事件信息和发展态势,以最快的速度任意获取所需信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学习生活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网络中浩瀚如海的信息资源,为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互联网的跨时空性、多极主体性、双向交互性等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在网络时代中,学生们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意识,崇尚开放平等、注重效率、更加全球化,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循规蹈矩的陈腐观点,主要表现为:从自我压抑到敢想敢说,从恭谦藏拙到竞争自强,从循规蹈矩到独立思考。
2.2 负面影响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隐蔽性、虚拟性、诱惑性,也使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信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容易造成“信息污染”。在互联网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各类信息因缺乏有效监管而呈现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现象。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选择能力相对普遍较弱,对不良信息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隐蔽性,也使自我监控力不强的中学生们容易放纵自我,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行事,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再者,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造成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的欠缺。虽说互联网拓宽了社交平台,但这只是一个虚拟化的社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中隔着一台机器(手机、电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直接的交流减少,于是聚会中人们相坐无言,每个人都抱着手机玩耍的现象屡见不鲜。最后,网络的诱惑性带来了“上网成瘾”、“网络孤独”等网络心理障碍疾病,而中学生是其中的多发群体。
3.1 中学生性别差异
已有研究表明,当代中学生在对网络的使用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呈现出不同的性别心理倾向。在信息共享及处理方面,男生更显得张扬、果断和叛逆,而女生则相对温柔、顺从、容忍。与女生相比,男生对新闻时政类网页关注更多。借助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男生们找到了反传统的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他们更乐于通过虚拟网络中的娱乐活动来发泄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梦想,借此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所以,男生对虚拟的网络价值观的认同度要高于女生。
3.2 中学生城乡差异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因现在电脑网络的普及,城市和农村的中学生们都能较熟练地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学习知识、了解社会。但因我国城乡结构差异,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上都要优于农村,城乡学生在对网络的使用和认知上也存在差异。相比较而言,城市中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上公布自己的真实信息、兴趣爱好等,更加认同张扬个性、言论自由的网络价值观。
3.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网络价值观的构成上差异较为明显。独生子女更容易认同虚拟现实的网络价值观。因为他们在物质及精神上得到的满足和关注比非独生子女都要多,具有较高的占有欲,更加崇尚自我张扬、特立独行,同时因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会有孤独感,因而表现出任性、依赖性强的特点。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独生子女们能借此摆脱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束缚,毫无顾忌地表现最真实的自己,畅所欲言,寻求慰藉,进而实现个人价值。
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家庭、学校、社会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用着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中学生而言,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引导,对其网络价值观的树立尤为总要。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一方面教育者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学习研究信息时代的教育方法,与学生们建立同步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论坛和校园网,贴近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需求,知识含量与趣味可读性同步抓,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1] 杜李平.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浅议[J],名家论坛,2011(7):40
[2] 杜鹃.网络价值观的理论建构及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64-566
[3] 俆强.中国青少年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J],青年探索,2007(1):56-58
[4] 李婷妤.浅谈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65-66
王鸿轩(1999-),男,汉族,浙江台州市人,书生中学高三(8)班。
G420
A
1672-5832(2016)09-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