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双(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关于体育赞助中蕴含风险的分析①
李丁双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体育赞助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新的投资方式,很多企业会通过体育赞助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加强品牌的宣传作用。一些企业通过体育赞助获得一些资金的回笼,把体育赛事的投资作为一种投资目标。该文首先讲述了体育赛事赞助概念;接着阐述体育赛事赞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体育赞助中风险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相关风险,以此来提高赞助商的风险意识。
关键词:体育赞助 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
体育赞助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新的投资方式,很多企业会通过体育赞助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加强品牌的宣传作用。一些企业通过体育赞助获得一些资金的回笼,把体育赛事的投资作为一种投资目标。该文首先讲述了体育赛事赞助概念;接着阐述体育赛事赞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体育赞助中风险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相关风险。体育赞助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风险,,例如外部的风险中的法律政策风险,相关体育赛事赞助门槛过高的风险;内部的自身急功近利追求高额回报的风险,企业品牌与企业契合度的风险等等风险。因此,针对这些风险,应当加强内部外的风险防范意识。其中,国家和政府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其次企业自身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风险应当进行更全面地分析,同时还要采取一些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以上措施以此来提高赞助商的风险意识。
所谓体育赞助并不是单纯的企业赞助活动,而是赞助商想通过对体育赛事的相关赞助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收益。企业都是以盈利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与其说赞助商对相关体育事业进行赞助,不如说赞助商通过对企业赛事的赞助对体育事业进行投资,大多数企业会通过体育赞助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加强品牌的宣传作用。一些企业通过体育赞助获得一些资金的回笼,把体育赛事的投资作为一种投资目标。因此,所谓的体育赞助不过就是赞助商利用体育事业对企业的一种投资渠道。
体育赞助虽然近些年来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体育赛事赞助整体规模偏小。现阶段,体育赛事只是一些大型的企业才会去赞助,因此,规模还是很小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会投资相关体育赛事。第二,开展体育赛事赞助的营销基础比较缺乏。体育赞助是一种很好的企业品牌宣传机会和手段,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良好的营销基础,生产不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因此,开展体育赞助的基础缺乏。第三,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和体育赛事赞助经纪人。我国的体育赞助都是公司和相关体育组织相谈进行相关赞助事宜,并没有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缺乏经纪人的情况下,体育赞助变成一种企业老总的一头热情,很难将利润最大化。第四,企业对体育赛事赞助风险的认识不足。很多的体育赞助都是赞助商的一头热情,通过企业老总的拍板决定。因此,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没有进行很详细地分析。把赞助商的风险提得非常高。
3.1法律政策风险
目前就我们国家的法律来说,把企业对于体育的赞助当作是一种捐赠活动,对于赞助商来说,完全享受不到任何的税收优惠。对于体育捐赠活动并不能减免所得税,使得很多企业的广告支出都不能从所得税中扣除,因此,这样加重了企业的赞助成本。然而很多西方国家,将体育赛事的赞助当成是一种投资方式,很多国家将体育赛事的投资收入免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面临的法律政策的风险是一种外在不可消除的风险。
3.2相关体育赛事赞助门槛过高的风险
我国的体育赞助事业起源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体育赛事的赞助。但是依然规模非常之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相关体育赛事赞助门槛过高。很多体育赛事的赞助门槛相当高,特别是一些比较流行的球类赛事,如足球篮球等,都是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在赞助。因为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裕的企业根本就不能对相关体育赛事进行赞助。也正是相关体育赛事赞助门槛过高,导致很多企业在对相关赛事进行赞助时,需要考虑相关的风险,毕竟这一笔资金投入巨大。
3.3急功近利追求高额回报的风险
很多的企业认为体育赛事的赞助能够为其带来相关的资金快速回流,殊不知体育赛事的赞助想要获得相关的收益都要经过比较长的周期,只有相当长的周期才能见证效益导致很多急功近利的企业不能持续投入资金。很多企业把体育赛事的投资作为一次性的投资,由于缺乏长久的计划和可持续性的分析与投入,导致前期的投资都难以收回。企业因为估计错了形式,而要承担盲目跟风投资的风险。这与企业没有长久的规划,急功近利有很大的关系。
3.4企业品牌与企业契合度的风险
对于自身的品牌要有很强的认识,同时对于体育赛事的精髓也应该掌握。有很多体育品牌投资体育赛事,比如:鸿星尔克、李宁等等,这些企业的品牌就与相关的体育赛事精神很契合,因此,能够收到很强的品牌效应。因此,企业在进行体育赛事赞助时,应当充分了解自身的品牌内涵,看是否与相关的体育赛事相契合,以便减少相关风险。
4.1完善相关法律
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转变相关的观念,应当把体育赛事的赞助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而不是捐赠。向西方国家学习,鼓励相关企业对有关体育赛事进行投资,从而在一定立法上对有关体育赛事赞助行为进行鼓励,例如对于投资所得免交企业所得税。相信完善了相关立法之后,在外部风险这一块就被防范了很多,也能鼓励更多的企业对体育赛事进行赞助。
4.2对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企业必须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识别和评估,在投资或者赞助一个体育的赛事之前,必须对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相关体育赛事应该了解更多,包括投资周期,投资的资金门槛,投资的策略等等,这些都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进行更为详细地分析。识别了相关风险之后,应该评估相关风险。所谓评估相关风险,也就是说评价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便可以投资,要是超出了企业的可以承受的风险,则需要考虑退出或者不投资。
4.3加强与媒体合作
企业赞助相关体育赛事,有一个很大的目的是获得企业品牌的宣传效应。但是企赛事自身对企业品牌的宣传效应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时候,就应当和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媒体来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也通过媒体为自身的品牌效应起到了很强的宣传作用。所以,在对相关体育赛事进行赞助时,一定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只有和媒体共同合作,才能将自身的品牌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4.4做好相关维权工作
要做好维权工作,首先,要及时打击隐性的营销。所谓隐性营销就是指有些企业并没有赞助相关赛事但是打着赞助相关赛事的旗号进行相关品牌宣传,对于这种情况,企业要及时打击。其次,企业要努力地寻找与体育赛事的契合点。对于一些品牌与相关体育赛事不是特别契合的企业,应当要努力去寻找与体育赛事的契合点,使得自己的品牌效应更大化。
综上所述,体育赛事面临着非常多的风险,例如外部的风险中的法律政策风险,相关体育赛事赞助门槛过高的风险;内部的自身急功近利追求高额回报的风险,企业品牌与企业契合度的风险等等。因此,针对这些风险,应当加强内部外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当完善相关制度;其次企业自身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风险应当进行更全面分析,同时还要采取一些风险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但莹.企业体育赛事赞助的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
[2]王璐.职业体育赛事赞助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俞伯海.对我国体育赞助中蕴含风险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5):61-63.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b)-013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130
作者简介:①李丁双(1994,4—),女,汉,天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体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