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建设22条
发展经济能力
改革创新能力
决策执行能力
依法行政能力
以减程序、减费用、减时限为重点,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完成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启动重点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单一窗口”试点。(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和项目库,实施规范化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范围扩大到所有乡镇。(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高度重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能力建设,加强对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运用,不断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各项部署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增加暗访暗查频次,强化正向激励,严肃行政问责,让“实干家”有为有位,让“太平官”无处可混。(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应对新业态发展、社会流动性加剧、网络社会等带来的新风险。重点防范和化解环境污染、土地征收等相伴生的各种风险,妥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职工转岗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深、实、诚、细、严”要求,强化抓重点、抓关键的工作机制,重大事项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网上办理等服务,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实现省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构建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创新管理
大局意识
看齐意识
政治意识
核心意识
首善意识
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环评的工作机制,逐步实行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非独立选址项目不再审批。(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对行权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行政监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益。(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发展主体责任,严格绩效管理,健全与“五大发展理念”相一致的目标考核奖惩评价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市场思维、互联网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全力打造“数据铁笼”,建立扶贫资金使用、财政收支、国有资产经营、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大数据监管体系,实现对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全流程规范管理,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真正做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改进政风
依法履职
贯彻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按照“两高、两少、两尊重”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办好“政府法治大讲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系统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提高政府系统公务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城市治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切实解决“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能力建设
强化监督
调适发展理念,调适思维方式,调适职能定位,调适工作方法,调适作风状态,始终把推动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用自己勤奋敬业的工作、满腔热情的服务、廉洁奉公的品德和务实苦干的实际行动,树立政府的威信,赢得人民的信任。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听证、风险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努力做到政府决策与群众“面对面”、为民办事“实打实”、有错必究“硬碰硬”。(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中央和省委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增强各级政府执行力,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务实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坚决杜绝乱作为、懒作为、不作为行为。下决心整治不用心、不专注、做“太平官”等不良作风,以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的推动发展。(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善意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凡属事务性公共服务,原则上都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目标人群自主选择公共服务提供者。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力,(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克服庸懒散现象,认真解决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问题。积极适应新常态、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坚决取消一切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权力,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坚决向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行为“亮剑”,努力创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做到重法治、严规范。(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