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练习形式宽视野 合运用维度新思路—基于《纲要》指导下组合练习运用的思考与策略

2016-11-27 21:06黄美勤高超群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清河小学3400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34005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机能纲要动作

黄美勤高超群(.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清河小学,3400;.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34005)

组练习形式宽视野 合运用维度新思路—基于《纲要》指导下组合练习运用的思考与策略

黄美勤1高超群2(1.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清河小学,314001;2.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314005)

一、对“组合练习”的认识

所谓组合练习是指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性地将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接,形成新的练习形式,并且是在严格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地有机组合。

为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堂教学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的实施构建,在对《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也提出了“教材三个一”的指导性建议,即教师围绕“教材三个一”在技术维度设计时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其中指出“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等”。因此,合理、适宜、有效的组合练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技术的掌握、体能的发展、运用能力的提高。反之,仅仅是机械性地按照“教材三个一”来套用实施,教学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二、“组合练习”运用中的误区

(一)重表象而疏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会忽视组合练习的作用,会问“这样设计是为了干什么,有什么用?”疏忽了组合练习设计对课堂教学的促进或达成效果,只是随意将两个或多个动作予以组合,有的甚至是勉强地凑在一起,不仅破坏了动作本身的结构,而且忽视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这种随机式的教学组合不仅可能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研讨活动中,某区在单元展示中,其中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单脚站立拍击球的练习方法》。从教学内容上看,单脚站立拍击排球这个动作有点牵强。在拍击排球的过程中,为了排球能精准地击入对方场地,肯定是越稳定越好,但单脚站立的方式势必会影响拍击球的稳定性,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教学内容不可取。从组合练习的方式来看,原地单脚站立拍击球接拍击球走接力,这种组合方式不仅破坏了排球拍击球本身的特点,还会因学生完不成动作失去学习兴趣;从学情的角度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够做到连续拍击球已经很不错了,拍击球走这个动作有点拔高难度,而且还要接力,对于低段学生而言,一旦接力,他们会认为跟速度有关,有时会为了加速而破坏游戏的规则。

(二)重形式而忽差异

《纲要》提出了《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材三个一”(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和一个游戏),所以很多教师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组合练习进行教学,尤其在展示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拘泥于教学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有些组合的难易度决定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当他们无法克服心理障碍时,容易选择放弃或消极对待。

案例:在本次研讨活动研讨课中,A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两人之间的“火速抢棒”、四人同方向“火速抢棒”、四人不同方向“火速抢棒”后,设计了加大距离直线跑+小猴跳的组合练习。在大量的跑后,班里身体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出现了减慢速度,小猴跳自然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但一个身体肥胖却咬牙坚持的学生,感动了在场看课的教师。如果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目标认领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会完全不同。

(三)重体能而超负荷

在部分组合练习中,我们常常会运用到技术与素质的组合,但往往会演变为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这种重体能、超负荷的组合练习,不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还会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超负荷,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利于学生身体技能的恢复,更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技术动作。

案例:在本次研讨活动展示课中,B教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材三个一”设计的。单一的动作练习,围绕单一动作衍生的组合练习和一个游戏。但整个教学过程可能因为过分紧张,漏了部分教学环节,导致后面教学时间过多。在课的设计中,有“爬行+拍击球”和“滚动(横向)+拍击球”这两个组合练习,在教学时间充裕以及教师没有强调练习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专注于爬行与滚动,对于该如何拍击球已经抛之脑后,身体机能超负荷运转,部分学生练到最后疲惫不堪。

三、“组合练习”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一)明确方法,注重实效

部分教师在设计课时会出现为了组合而组合的情况,例如前滚翻+接力,学生在单一动作练习时,团身很紧,但在游戏中,学生为了追求速度,破坏了前滚翻原有的动作结构。所以,明确组合的方法,准确把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实施。组合的方法如下:

1.叠加:指同一技术的叠加。如连续前滚翻2次或3次,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这种组合练习的方法适用于技巧类动作。在初步掌握技术阶段,为了更快更好地形成对技术动作的完整表象,进一步巩固动作,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叠加法。不必过多地追究技术细节,通过连续练习完整动作,提高技术水平,体能也相应提高。

2.主从:指技术与素质的组合,即技术为主,素质为辅。如“前滚翻+原地高抬腿”等。在改进技术提高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可以通过技能+素质的方法,不断细化技术本身,通过多种组合协同强化技术,增强体能。

3.融合:指两个不同技术的组合。如前滚翻+燕式平衡等。在巩固技术定型阶段,在叠加法、主从法的基础上,使所学的技术具备实用性,这就要将两个不同技术进行融合,甚至是三个、四个不同技术反复地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重视差异,及时调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量学生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对运动能力相对薄弱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感受,及时调控课堂并改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更有信心学习技术动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法如下:

1.组合的调整变化

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的组合练习方式是A+B或A+B+C,甚至是A+B+C+D的组合;反之,对于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选择的组合练习方式是A+A或A+B。

2.器材的调整变化

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组合练习时,增加器材运用的难度,如《鱼跃前滚翻》一课,可以通过增加鱼跃前滚翻撑的远度或障碍物的高度等来提高难度,增强学生挑战的欲望;反之,对于运动能力相对薄弱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组合反复练习。虽然前者与后者的组合练习动作相同,但通过器材的调整变化,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方法如下:

1.充分了解学生。学生身体机能的好坏决定执教教师上课的练习量。尽管有时是借班上课,但作为执教教师一定要做好备学生的功课,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询问了解、课前对学生的谈话询问以及课前的试教等,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2.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设计组合练习的内容与次数。如果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普遍较好,组合练习的难度与次数都可以相应提高与增加;反之,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情况一般,组合练习的难易度与次数都要相对控制;当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情况出现两极分化时,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则要区别对待,设计不同的组合练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能及技能。

3.对每一个组合练习设定有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要求。对于学生而言,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设定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动作,并在无形中提高体能。

[1]杨瑞发,朱从德.中学体育教学中组合练习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3.

猜你喜欢
机能纲要动作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下一个动作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