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 266109
传统师徒制在现代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王 凯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 266109
实践教学改革中融入师徒制进行是一个重要的改革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教学的不足和传统师徒制在实践教学中“传技、传艺、传德”三方面的优势。提出实践教学中师徒制的实施方法,并针对师徒制的不足提出改善办法。
师徒制;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师徒制体系是我国几千年来实践技能和工艺传承的主要手段,这一教学方式既可以改善高校理论教学薄弱的情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深化人才培养的规格,有利于实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古代知识和技术体系的“耳传心授”是以“师徒相承”、“子承父业”的模式在延续。在欧洲师徒制广为流传,德国产品的高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师徒制的结果。师徒制相比现代教育的课堂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主要在传技、传艺、传德三个方面:
(一)“传技”——带教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传承。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是客观有形的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特点,但是大量零碎的、非确定性的隐性知识是“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这些知识和个人经历、经验、个人风格、习惯等有关。这些行业技术的“心法”和“绝活”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模仿,只有师徒式的“潜移默化”和“私密亲授”的带教过程才能被接受。毫无疑问,师徒制是实践传技的最好途径。
(二)“传艺”——因材施教下的个人风格的保留。因材施教源于《论语•先进》,介绍孔子对子路和冉有按其性格区别引导的做法。在孔子师徒教育体制中,与弟子的长期接触,使得为师者“知材”、“识人”,可以有针对性因人施教。师徒制体制下,人的个性和天赋能够得以发展,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个人风格的形成。同时,师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师傅的风格耳濡目染,有利于技术风格的传承,特别是“绝活”的继承和发展。
(三)“传德”——行业伦理的考验下的角色培养。“德艺双修”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这里的“德”不仅是道德品质,也包括师传的“职业精神”,“岗位意识”、“从业操守”。师徒制是一种“角色培养”,“意识培养”,除了培养系统的知识体系外,还有从事行业所需要的品质,和跨行业知识。师徒制传承的不仅是技术,传德传承更多的是“技术底蕴”和“技术品格”。
(一)师徒制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实践教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理论知识“落地生根”,“接地气”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中,课堂集中讲授的时间减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时间增加,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其一,实践中个性的问题尤为突出,比例大大增加,需要一对一解决;其二,理论课程上一些隐性知识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在实践课程上需要过程演示和过程管控;比如艺术类课程,陈丹青曾提出“艺术教育宜师徒制”;其三,实践过程除了有验证性的实践外,还有大量的创造性试验,需要合理引导;最后,实践效果的教学评价和管理中需要评价者全程评价和管控。
以上种种问题,需要通过单独辅导、管控,全程帮、带的教学模式去解决,师徒制模式恰好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二)多维度的师徒制实施方式。师徒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一师一徒,或者一师多徒。除了必备的硬件条件外,关键的环节是师傅的选择和师徒的配对问题。由于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差异较大,实践课程较多,基本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师生配对和全程配对。对此,可以有以下解决办法:1、“以带促教”的本科导师制。本科教学中可以提前进入导师制,使学生更早的参与实验和项目创新性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会融入学生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进行全程引导和管理,这种督导式专人管理,更有助于学生对本科阶段学业的把握;2、“以帮促学”的学长为师。本科导师制受教师数量的限制,很难得面面俱到,“学长为师”可以成为本科导师制的补充。这些学生师傅,可以是硕士和博士参与实践教学,也可以是实践教学中表现较好,并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和课前辅导往届学生。学生之间由于相似的背景和知识体系,使得他们交流非常高效,有利于实践教学的细节完善和隐性知识的无障碍传播。学生之间的师徒结对,对于动手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能够给低年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辅导;3、“以情促技”的校外师徒制。“以情促技”是借助感情的纽带促进技艺的传播。师徒制这种传统模式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和一定的半私人关系,能够加强师徒之间的关系纽带,促进两者的互动教学。在没有任何利益和责任的条件下,这种师徒制能够促进校外专业人员的融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接触实践项目,加强实践锻炼,以便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传统的师徒制是坊间流传的手工艺传授手段,和现代教学体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针对师傅的选择和师徒配对,应该建立比较系统和规范化的制度和流程。师徒制的教学课程设计、流程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该提高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应设计和管控教学过程,提高师傅的教学水品和优化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结束后,无法用现有的评价体系、考核体制去考评师徒制的教学效果。需要重新建立不同专业的师徒制评价和考核办法。由于师徒制教学形式多半比较分散,即使在制度制定和完善后,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管理中还要给予师徒制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师徒制度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肯定的是师徒制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模式,它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同时,伴生着它的种种优点,它也有着先天不足。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它扬长补短,融入到多元化、多样化的现代教学体制中,在专业的“绝活”的继承和专业精神的代代相传中发扬光大。
[1]乔永为,徐欢.欧洲人看中师徒制[J].人力资源,2006(11):23. [2]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
王凯(1980-),男,湖北荆门人,讲师,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园林设计教研室主任;研究生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