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
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272100
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路径
刘 燕
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27210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政府债务危机加深、社会失业大量出现,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中国也出现了以产能过剩、经济放缓、结构调整为标志的经济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地成长方式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也构成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融合性广、渗透力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强,能迅速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提升也会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新兴产业门类和文化业态的涌现,对多领域经济产品与服务的提质、润色效用明显,是促进生产要素活跃整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化产业天然具有创新驱动的特点,其产品的创新原动力影响到社会自主创新的氛围营造和能力提升;它以内容创新为实质,并以传播方式和媒介创新为载体,推动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对创建创新性国家,为引领经济新常态提供创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基本不损耗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承载力,摆脱了对传统资源产业过度依赖,能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态;同时有助于传统制造业的品牌化升级和产品层次升级,有益于城市转型发展、提成城市文化品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美化人居生活环境,更好地融汇都市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也指出其中的机遇: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消化过剩产能的战略目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出口国,却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要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将是极其重要的发展路向。同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产能输出,创意产业的发达与配套必不可少。各类工业企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之路,文化产业进入了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路径选择视野。
(二)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全新发展平台。城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不仅是经济发展体,更是文化共同体。文化消费是城市消费格局的重要品类,城市汇聚了大部分文化产品和服务,集中了大部分文化消费场所,拥有大部分文化消费人群,城镇化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不断扩张的市场和平台,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市场环境。
(三)消费升级激发文化产业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文化消费将形成新的消费形态,大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都大幅度提升,消费促进生产,将极大的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高速增长的电影消费在金融危机后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亮点,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完成近百亿元的票房收入,预计全年票房将突破400亿元。
(四)新常态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产业领域将成为其中的热土。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随着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类知识性专业人士加入到文化产业的创意、创业和创新中来,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前景。
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而在新常态下,要有效发挥文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十八大提出的“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指引,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国家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优化资源配置,升级产业结构。引导资源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创意研发的比重和水平,实现从主要依靠生产到依靠创意创新的投入;强化创意设计,加大新技术应用和工艺改造力度,推动传统文化企业的优化升级;加大对营销环节的投入力度,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政策扶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缕清政府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创造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深入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完善,积极利用财政税收政策、行政管理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大力扶持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加快更多文化产业版权服务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等平台的建设力度,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服务;建立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三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三)实现人才聚集升级,推动创意阶层崛起。建立文化创意人才资质认证体系,形成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人才流动、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高端创意、文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和发展环境,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动创意阶层崛起,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1]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