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小岗村擘画农村改革新愿景

2016-11-27 03:18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土地农业改革

总书记小岗村擘画农村改革新愿景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30多年前,小岗村18位村民摁下土地承包的红手印,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作为农村改革的“地标”,从拼着身家性命只为吃饱肚子,到过上文明现代生活,小岗村折射了农村改革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助力农村改革,继续以改革深耕这片希望的田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调研,专门到小岗村考察,再忆改革历程,重温“小岗精神”,擘画农村改革新蓝图。作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着力推动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深刻意义,指出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河南调研时指出,要探索订单农业、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增值收益的机制。

★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铺开,已有4.7万个村和5.7万个组完成改革,量化资产6578.1亿元,累计股金分红2255.9亿元。

★2013年中央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今年整省试点省份已达22个,2323个县开展整县试点。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本文重要信源】

1.汪洋: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张红宇:“十三五”时期如何把握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 以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为引领,推动农村产权制度创新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承包权和经营权要分置并行,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各地要加快完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办法,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归属稳定、权能完整、流转有序、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体系。

确权颁证,给农民吃“定心丸”。在已有试点经验基础上,各地要针对农村土地权属情况复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甚相同的情况,实行“确地为主,分类实施”的办法。在大部分未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村(社区),总体上确权确地到户;在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村(社区),没有改变用途的耕地要尽可能确权确地确股到户到人,也可以确权确地不确人不确户;由集体统筹经营但已实际改变用途的耕地,可考虑按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持股份比例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可的其他方式进行确权到户到人。总的原则是要把好摸底关、登记关、颁证关和建档关等关口,处理好出嫁女和入赘男、公职人员、现役军人、在校大中专学生等,以及在小城镇落户的家庭和全家迁入设区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等问题。做好资产登记发证的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管理和应用,实现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经营权登记簿、经营权证书“四相符”,实现承包地分配、承包地四至边界测绘登记、承包合同签订、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四到户”,做到确实权、颁铁证,建立“以证管资”新机制。

赋能放活,激发农村土地活力。积极引导土地适度有序流转,看准方向、认准路子,防止上岔道、走弯路,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委托及代耕、土地众筹、土地信托、土地银行、土地BOT、土地证券化等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地。可以借鉴珠三角地区探索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统一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湖北沙洋探索的农户承包权不变、协商交换经营权,小块并大块,实行“按户连片”的耕种制;河南商水、山东济宁探索的农户通过市场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服务组织、合作社全托管、半托管农业生产经营等方式。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做好两权抵押登记管理,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市场评估配套机制。

确股经营,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要把集体土地公平合理分配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股权证,建立股权量化配置机制,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让土地变股权,让农民当股东。各地要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承包地的经营权作为主要出资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具体实践中,应围绕本地区优势和特色产业,采取土地入股、多要素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包括农户以纯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农户单纯以承包土地入股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民入股土地为主,吸收资金、技术等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社等,同时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包括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内股外租+自主经营型等。

【决策看点】

●近日,2016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北京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上强调,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保产能、保重点品种;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注重科技人才培育,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努力把都市农业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宜居城市的后花园、绿色空间的守护者。北京、南京、杭州、昆明、大连5个城市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链 接】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六期同至”

面对“十三五”农村农业发展新形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可概括为“六期同至”:一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二是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三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四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六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2 以主题培育为重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主导力量。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其中,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保护制度。各地要根据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经营体系转型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壮大。特别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强化供销服务功能,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建设“网上供销社”。另一方面,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投资入股、承贷承还、融资担保等多种形式,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防控,引进保险公司对流转行为予以保险(2015年12月4日,四川邛崃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业主代表汪友良签定并发放了总面积1171.19亩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保单。这是全国首单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合同)。此外,要加快培育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认证制度、政策扶持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提升有农业经验、有劳动力的“老农”,吸引有乡愁情结和返乡创业意愿的“新农”,引进一批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

着力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提高社会化综合配套服务水平。针对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规模弱小、服务能力不足、服务理念陈旧等问题,各地要采取政府购买、定向委托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及时总结推广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经验,推动农作物种子统一供应、农药集中配送、畜禽疫病防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鼓励发展种养大户示范辐射式服务、村集体统一经营服务、合作社内联外接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合同制服务等。借鉴重庆、四川、山东等地“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及“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等服务模式,加快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微信、APP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和发展农产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兴业态。

【决策看点】

●日前,四川省下发的《2016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该省将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全面启动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4月26日,四川省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发布。这是大陆省级层面首个支持台企、台胞发展现代农业的专门文件。

●成都市4月26日召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现场会决定,今年将在全市21个区(市)县设36个试点单位,全面推开农村资产股份化改革探索。

【链 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税费负担比较重

4月27日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2016)》指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方面,税费负担已成为影响地方和农民推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类税费,一是分红时的个人所得税,改制后的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派发股份红利则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二是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中更名需要缴纳资产额3%的契税和0.3%的交易费。三是改制后要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7种税费,综合税率达到36%。

资料来源:中国网2016年4月27日

3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农产品供给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仍然突出。为此,要按照“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的思路,以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为目标,以“四改善、四创新”为路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改善供给体系,推进产品创新。当前农业供给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还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买难”与“卖难”并存。因此,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创新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

改善要素使用,推进科技创新。水、土、肥、药、技、机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近年来,水、土要素已绷得很紧,肥、药使用过量,机械、技术支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尽快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改善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生产区域布局结构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尽匹配,资源循环利用不够,农作物秸秆、农膜回收利用率和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都较低,一些地区还将水土等资源配置到产销不对路的产品生产上。要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和收储、农业补贴、金融保险、流通贸易、生态环保等政策,促进农业资源有效配置。

改善经营方式,推进管理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人。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土地农业改革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改革之路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