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力文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网络教育新闻的娱乐化转变
胡力文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网络环境的开放和媒体市场化势必导致当今新闻愈发娱乐化。网络教育新闻作为网络新闻的组成部分,相比于传统的严肃面孔,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也促成了其娱乐化趋势。本文浅析了网络教育新闻的娱乐化表现,其在过度娱乐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争议。在这个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如何把握准绳,做到娱乐和教化的统一是网络中的教育新闻值得反思的问题。
网络;教育新闻;娱乐化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今网络传播环境更加便捷宽松,受众的参与度更加积极,网络互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传媒市场化的影响下,网络新闻的娱乐化趋势日渐明显。网络教育新闻作为网络新闻的一部分,也逐步趋向娱乐化,加之自身的社会性、跨专业型和可预见性等特质都为自身娱乐化蕴育了可能的土壤。然而教育新闻在网络媒介中的娱乐化倾向一方面适应了新兴媒介的自身特点,但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过度的现象,缺失了教育新闻应有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
关于教育新闻主要有这两种说法,狭义的教育新闻一般指的是校园里发生的新闻,即与校园相关的人和事;而广义的教育新闻则包括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公共领域出现的与教育相关的消息和报道,其中以通过社会事件透视教育问题和反思教育本质的现象更为常见。①一般的教育新闻应具备政策性、专业性、教育性和舆论导向性,而其中教育性是教育新闻最典型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新闻最大的特点。
教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教育新闻在传统媒体上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它始终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对于新闻娱乐化的解释,大多偏向于从内容、形式两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②
综上,网络教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主要有以下表现:
2.1 新闻标题的娱乐化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网络新闻中,它往往是在扫描式和跳跃式的阅读中抓住受众眼光的重要武器。网络教育新闻的标题中,有许多以网络热词和新兴词语组成的标题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另外,标题中还常常出现口语化的语言,即直接引用新闻当事人说的话。
2.2 新闻内容的娱乐化
网络教育新闻往往是网络新闻当中最易枯燥无味的新闻,因此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注重新闻内容的趣味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而首先就是要让教育新闻“软”下来。
在这类新闻中首先要选择一个新颖的切入点,多用故事化、文学化叙事,关注细节,使新闻更有人情味和戏剧性。网络新闻中大多数为软新闻,即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网络教育新闻也深受影响,内容多呈现软新闻。现如今这个大众娱乐的时代,大家往往更愿意去关注教育“背后的故事”,比如去了解学校的“花边新闻”和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奇闻趣事。
2.3 新闻图片的娱乐化
互联网直接宣告了“读图时代”的来临,由于图片比文字阅读起来更方便、更快捷、更有冲击力,在网络媒体上大量的图片挤占着文字,许多网络教育新闻也开始打起“图文并茂”牌。《成都准空姐裸身纪念姚贝娜 呼吁关爱乳房》这条新闻就是典型的图片新闻,一张张上半身全裸的空姐充斥在图片里,极大地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然而,这样过度的图片娱乐化不禁让人恍惚,这到底是为了纪念逝者传达正能量,还是仅仅为了“脱衣”博眼球。文字加图片是网络新闻的一大优势,能够弥补文字传达不了的视觉冲击,使新闻更加生动真实,但也应具备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受众的猎奇心理、大众价值取向使得媒体娱乐的成分越来越大,而新闻娱乐化也逐渐成为流行的趋势。网络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这其中既有合理的一面,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回避的缺陷。从市场经济条件来看,媒体被推向市场,就要考虑通过对受众群的追逐来获取利润。从受众的心理需求来看,在如今这个充满压力和浮躁的社会,人们更喜欢接收娱乐化的新闻来愉悦身心,寻求快乐,满足一时之需。而网络教育新闻要想赢得受众,也在不断尝试抛开以往严肃神秘的面纱,走向娱乐化,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但这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新闻迷失本性的现象,网络教育新闻娱乐化常常失去了教育新闻应有的教育功能,反而成为了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内容越发变得肤浅低俗。网络教育新闻还是应以专业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娱乐化只是辅助。记者也应恪守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在网络教育新闻中渗入人文主义关怀,将网络教育新闻做“活”,做到深入浅出,使其更有感召力、更有影明力、也更有市场。
注释:
① 刘莹,《新主流媒体教育新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5月
②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4月
[1] 王辰月《浅谈网络新闻的娱乐化》[J]《科技传播》2011(14)
[2] 刘莹,《新主流媒体教育新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5月
[3]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4月
[4] 屈涛,《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12月
[5] 王东,《让教育新闻亲和起来》[J]《新闻窗》2007(6)
[6] 张亚群,《如何让教育新闻出新》[J]《甘肃教育》2014(20)
G210
A
1672-5832(2016)09-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