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周林
让后备干部成为干部监督第一防线
□ 王周林
我们党历来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强调“建立干部培养选拔链”,充分表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永远不可懈怠的长效基础工程,更是系统工程。必须从严准入,高起点上选拔。
后备干部队伍是人事工作的“缓解阀”。在后备干部管理使用上缺少科学细致、便于操作的综合评定标准,是导致当前后备干部队伍管理使用随意化的根本原因。实行严格的后备干部制度,可以利用足够的时间、空间考察、考验干部,有利于减少因干部选任带来的民意风险和民主风险,能够有效缓冲“干部评价难”带来的人事工作压力。
选用后备干部要引领人才风尚。广大基层干部是后备干部队伍的基层基础,队伍的社会构成面是广泛的,参与者与入选者的比例悬殊,如果不能做到高标准,就选不到高素质的干部;如果不能做到标准统一,就不能起到引领人才风尚的作用。因此,要着重检验干部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基本面的期望心理与和谐要素,尽可能地组织公开选拔,重点量化考核,同时考察人选的适用岗位的文化素质、辨别事物的思维判断和做人做事的思想品质,从而将时代需要、工作急需的各类优秀专业人才筛选出来,纳入我们党的后备干部队伍之中。只要严把入口关,就把住了干部监督的第一道防线。
选拔后备干部,要严格把握关键环节。将高素质的人才纳入后备干部队伍,重点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干部工作特点,设置时代认可、干部追求、群众信服的后备干部入选标准,严格考试,广筛慎选,将最基层表现优秀的干部纳入待选备用的后备干部行列。
重用后备干部,要严把实践考验关。培养选拔一名后备干部,这个过程是相对漫长的,考验的过程应该是充分的。如果在某一个岗位层次上,每名后备干部都能用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感激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高标准,品行严要求,处处当模范,这样的后备干部,群众是会领情的。如果一名后备干部在现任岗位上工作表现平平,甚至犯有错误,组织上要及时取消其后备干部身份,将其排除出提拔使用预备人选之列,这样就不会造成“事后监督太难”的困扰,更不会对党的建设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要及时更新后备干部库,对于年龄、学历等基本条件自然落伍的,已不适合或无可能提拔的,要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根据各级各类岗位对干部提出的素质要求,不断地充实和壮大后备干部队伍。要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尽可能地实行“一岗多备”制度,鼓励后备干部平时比工作干劲,用时比工作业绩和累积贡献,进而让后备干部的选、用、出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责编: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