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业雨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待到繁华落尽,真情依旧如初
——评《致D情史》
姜业雨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致D情史》是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写给妻子多莉娜的一封“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这本书中,高兹用平静、朴素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他与多莉娜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这部纯粹描写两人感情故事的爱情告白,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高兹与多莉娜的爱情经历,令人动容,也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
致D情史;安德烈·高兹;情书;真情
1
《致D情史》,是高兹在他的妻子多丽娜身患绝症接近死亡的时候写下来的。写下这些,也是为了高兹自己的赴死。写完了这些,没多久,高兹就和他的妻子多丽娜一起死去了。高兹作为萨特的学生,潜心哲学,在此之前,高兹写过很多的文字,也出过一些书。高兹的那些书其实有着很高的哲学含量和价值,但这些文字没能让高兹成为举世瞩目的哲学家。反而这封写给妻子的情书给他带来巨大的声誉。很多人都是通过此书认识了高兹,也对这本书中高兹对妻子的深爱倍受感动。
拿到这本薄薄的书,外观装帧像笔记本,南大出版社的惯有特点,一派简洁省约。这本书写的真挚,高兹的写作态度,始终抱着一种真挚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巨大谦卑。这一封长长的情书,更像是在为他们的爱情经历做一个总结和反思。
在这种理智平静的叙述中,他把悲痛隐藏起来,却让人读来动容。他与多莉娜所经验的爱情的细节,对多莉娜的表白和自我反省,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疑问,让这本书的主题,不仅仅简单定义为爱情。我们或许通过读他们爱情,发现一样的疑惑,但同时,也能获取属于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答案。
译者袁筱一,在代译序里谈及这本书,其中一些话语也写得尤为感性。他说:“两个人共赴另一个世界,这里面所经历的,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更好理解,贴近生命本质的理解,是透过对方理解生命的本质,是透过和对方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是‘经彼此而生,为彼此而生。’”[1]
经彼此而生,为彼此而生。看完这封长长的情书,我更愿意把这句话,看作是高兹和多莉娜爱情的实质,也是对这本书所要传达的一切的高度概括。
我们都很清楚,“爱情”自古到今都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高兹与多莉娜的爱情,在中国文学界也并不少见,如钱钟书与杨绛,王小波与李银河,但都无法拿来与之比较。其实爱情根本就难以比较,各自的感情,都有他们令人动容之处。但像他们那样,遇见一生之中正确的人,开始一段相知相守的感情,这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难遇的莫大运气。
这正如高兹在书中所形容的,“爱情就是与另一个人发生共鸣,身体和灵魂的共鸣,而且只能与他或者她发生的共鸣。”[2]但毕竟要承认的是,这样能产生共鸣的爱情,放到当今社会来看,真是太稀贵了。
2
我始终在内心佩服和喜爱着多莉娜。她原本是那么的骄傲勇敢,在陌生的法国,遇见高兹,并决定与他在一起,这一切都表现的义无反顾。当真正爱上一个人,原来真的愿意为他放弃全世界。他们在一起时,也像大多数情人一样,谈论英国政治,谈论生活与哲学,一起回忆类似的童年。高兹教多莉娜学法文,同时自己也增长英语,为彼此做着努力。
多莉娜作为一名女性,却拥有着自由独立的思想和毫不世俗的交友圈,活得浪漫洒脱,但始终忠于真挚的爱情。我们能感觉得到,在高兹跟前,在平凡生活里,她像是转换一种身份,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她完全成为一个温柔平凡的妻子,默默地支持丈夫所热爱的工作,照料高兹的日常起居,努力的让清酸的生活过得优雅又精致。
在生活和婚姻上,多莉娜理智、冷静、乐观,尤其面对病痛始终的从容积极。但相比多莉娜,高兹却多少表现出些许软弱和犹豫,尤其在婚姻面前。书中提及,他们曾对婚姻的看法做过交流,这一段对话堪称经典。高兹对婚姻契约发出疑问,世事变幻,感情也在变,婚姻的契约在历经变化后,是否仍然能满足彼此的欲望。这何尝不是现在很多人心中的疑虑。
但高兹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多莉娜,一个美丽且聪明的女人。多莉娜这样回答高兹:“如果你和一个人结合在一起,打算度过一生,你们就将两个人的生命放在一起,不要做有损你们结合的事情。建立你们的夫妻关系就是你们共同的计划,你们永远都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强、改变,重新调整方向。你们怎么做,就会成为怎样的人。”[3]这段回答理智精准,也许能够帮着我们解决掉一些疑惑。我们难以抗拒这样的答案,高兹也无法抵挡,他们注定走在一起。
谈得上圆满的爱情,最终都要走向婚姻。关于婚姻,文学家给过它很多定义,婚姻像坟墓,像围城,但就高兹来说,婚姻意味着重生。他们的爱情让彼此都发生在改变,不管是曾经多么意见不一,彼此身上都多少不能容忍的毛病,但他们都巧妙轻盈的避开,欣赏与深爱对方,因此渐渐地都融为一体,再也难以分开。
谈及此,我想起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样的爱情,在平凡的生活也在发生着,虽然他们的爱情对外界来说,看起来并不起眼。它们无关文学,无关哲学,但都在共同地诠释着爱情的意义。
我看这本书时在秋天,那段时间,我的爷爷生病住院,病情十分严重,一边控制一边治疗,终日输液。我中途也曾请假回家和爸妈一起照看爷爷。奶奶由于行动不便,无法一直待在医院,但她却终日在家为爷爷虔诚地向耶稣祷告。奶奶信奉基督教几十年,她把所有的信念和希望寄托于它。即使她身体也在忍受病痛,但每日都在耶稣像前,双膝下跪,坚持祷告。我也曾看见过一个画面,奶奶来医院陪爷爷的几天,总是守在窗前,紧紧地握着爷爷的手,微笑地念叨一些话,爷爷也很努力地回应着她。他们说的什么我听不清楚,但当我看到两位老人彼此手拉手,一言一语平静的对话,这样的画面,结实地感动着我。
我想到高兹与多莉娜的爱情,和爷爷奶奶一样,不管经历过多伟大的人生,或者一生都在为家庭忙碌的平常人。当两个人相濡以沫走过那么多年,青春的悸动早已不在时,爱情早已经蜕变成亲情。从相识到年老,一路扶持,彼此信任,难离难弃。
这本书就写于这样的一个时候,写作者就为当事人,他在自己的爱妻即将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为她写下字字啼血的话语,之后选择自杀离开这个世界。以一种极为惨烈而又悲壮的方式,选择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携手离开。
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世界是空的,我不想长寿。”这或许也是高兹所害怕的,他怕自己的爱妻孤单,要和她一起离开。当我读完整本书,合上书本,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心里百感交集。爱至深切,生生不离。正如高兹在信的结尾写:“万一有来生,我们仍然愿意共同度过。”这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动人的承诺。
3
永恒的爱情都让人恻然,就像高兹与多莉娜,两个人最初选择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两情相悦,也不仅是因为彼此有一种好感。更多的,他们有着可以沟通的余地,觉得在一起话说不完,有着来自精神深处共同的默契和空间,可以有上升的空间。[4]彼此相信、信任,就算一方闭着眼睛向后倒,也会觉得安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永远有一个人搀扶着他。
这种情感,唯有也当自己老去之时,方能够被感知。现在的我们,作为读者,看见他们的爱情,我们唯有感动、羡慕和学习。感动的是作者对于自己爱人的那种切肤的爱,羡慕的是他们在暮年之时依然有这等浓郁的情,学习的是在我们尚年轻时应当把握的人。
我也在想,如果在我们苍老之时,爱人能给自己写这样一封情书,书写曾经在一起的岁月,这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都是贫瘠的动物,渴望爱,渴望被爱,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想到沉重的人生,想到自己,想到家人,想到许许多多的家庭。
这个世界的构成最根本的源头是爱,因为爱组成一个个的家庭,一个个的家庭组成一个个国家。但人却是不容易满足的生物,我们总认为爱不够,总在被别人索取和浪费爱。这难免成为一种狭隘的心态,换一种角度想,其实我们都活在巨大的爱中。
所以不管以哪种方式,还是要相信,世界上总归会有一个人,他拥有与你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愿意与你一起,互相奉献彼此的身体和灵魂,关键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运气等到。
高兹与他妻子共同渡过的人生让我看见,爱的血液是共同创造与构建的行动。而这行动所需要的宽容正如:“你一边执著地要求着,一边总是留给我充足的时间。”我庆幸这本书也让我清楚,此时的我们,都还太年轻。我们远没有资格来谈论所理解的爱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永远相信爱情。
[1] [2]安德烈·高兹.致D情史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J].名作欣赏,2009.
[4] 麦小麦.当我为你死去时,这份感情最真挚[J].书城,2011.
姜业雨(1990.03—),男,汉族,山东济宁,硕士在读,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写作学。
G633
A
1672-5832(2016)09-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