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兵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社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快探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之路的步伐,力争寻找到最适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方式,加快对职业教育教学与体制的改革。本文将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到最佳突破口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体制改革 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XJK016AZY00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34-02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长期处于一个以学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学生的学科教育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占据着课程设置的主体部分,这种课程模式对于学生实践的培养较少,使得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会产生校园与社会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单一,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容易导致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不能相适应,从而影响职业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多样化要求。此外,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横向联系较为缺乏,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小,而课程的灵活性也不够,因此,这样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具有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课程体系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但这样的改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表面性,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属于以理论知识为导向,重知识和课堂的课程体系。因此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随之提升,当前我国的发展更加需要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满足于其一技之长,而对其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传统的以教授知识和培养单一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该具备文化知识、技术技能、道德素质于一身,其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了解,实现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质的飞跃。据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就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培养全面性、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品质、技术能力、身心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进行专业的职业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在今后更好的投身于职业工作中,就需要加强对于学生能力水平、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这也是我国进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初衷所在。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只有不断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教学,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应当调整职业教育的模式,克服知识本位教育模式的弊端,而建立一个能力本位的教育课程体系。能力本位即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还应当促进其身心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要建立一个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强灵活性,实现一个具有弹性的、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其次,应当突出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职业定性上的针对性,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此外,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的次序化都是职业教育中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2)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当全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当不断优化课程的结构,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方面,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专业课、文化课、政治课、活动课等几类。其中专业课应当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专业考试的课程,选修课则是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还应当为每个学生开展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课程,现代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3)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
我国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输送具有专业能力、高技能水平的劳动人才,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当始终围绕就业来进行调整与改革,因此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就显得十分关键。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当涉及对学生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专业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教学。从以知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以能力、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总结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漏洞,改革还不够彻底;同时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以及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建立能力本位的现代化课程体系,且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40-141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知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3-15
[3]周晓健.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职教论坛,2004(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