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体韬
摘 要: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鲜明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院校的办学特征、风格和发展模式,是学校办学的个性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现状分析,以及问题的提出和路径选择,从而丰富农业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院校 办学特色 路径
国务院在2015年11月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新一轮高校建设将拉开帷幕,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前列。我国高校特色需要进一步彰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体方案重点突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1]教育部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将特色项目与六个一级指标单列,并列为优秀等级的重要内涵专项,体现了对办学特色的重视和科学引导,旨在通过评估引导学校准确定位,办出特色。[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将“创建办学特色”列为高职院校办学、强学的重要目标。[3]《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4]加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设,是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更是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保障。特色立校、避免同质化办学已成为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共识。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研究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关于某一类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更少。高职院校因为培养职业人才专业不同,特别是行业职业院校,其办学特色也因校而异,职业学院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本文旨在通过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的分析研究,从而丰富农业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
1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鲜明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院校的办学特征、风格和发展模式,是学校办学的个性特征和核心竞争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出,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可能体现在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特色专业、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5]
有学者按照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层次,将办学特色分为宏观特色、中观特色和微观特色。[6]宏观特色是由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决定的,是高职院校的“共性”,中观特色体现为行业性和地方性,高职教育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教育的时代主题,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微观特色是指各个高职院校的个体特色,包括办学特色、师资特色、教学特色、管理特色和文化特色等。只有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宏观特色,以微观特色为着眼点,着力凸显为区域、为行业发展服务的中观特色,才能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资源条件、人才培养、服务方向等方面形成与生俱来的差异,成为行业高职院校明显的区分标志和发展特征。农业高职院校浓厚的行业特征,成为与其他高职院校最明显的差异和特色。这种“独有”性,与其他高职院校具有不可比性,只可与自身作时间上的纵向比较,这种“独有”的特色建设不能盲目照搬,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如果行业高职院校仅仅依托行业和体现行业特征,并不足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特色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坚持不断创新,凝练特色,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境界,高职院校才能充满活力。
2 办学特色现状分析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农业类院校,学校本身的性质表现出了特有的宏观特色和中观特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逐步提炼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1 办学理念、定位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云南省农业学校和原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合并升格组建,学校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先河”。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耕道、养德、理想、开拓”的校训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百年务农、百年树人”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农业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百年兴农、耕道养德,通过“全真全程”模式,强化岗位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五环全真、四位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贯彻和实施上,教学设计围绕农业生产中的种(动物繁育、作物育种)、料(动物饲料、作物肥料)、养(动物饲养、作物养护)、防(动植物疫病防治)、营(农产品加工、储藏、营销和信息化管理)五个环节来具体实施。教学过程融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四位为一体,师生通过全过程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来学习相应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这是一种基于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的教学设计思路,具有“生产全真、学习全程”的特色。学校在坚守“百年兴农、耕道养德”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全真全程”的办学特色,在2014年顺利通过特色评估,并得到专家组的好评。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体系是支撑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基础。学校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各相关专业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还建有500多亩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集养殖、种植、加工、无害化生态处理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大田作物种植、家畜家禽养殖、园林园艺、中草药生产、淡水养殖、农村能源以及农产品加工检验等实践教学项目,师生以教学参观、顶岗实习、现场演示、创业孵化等方式切入教学,有力地支撑着实践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教学的比例达80%以上,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
2.4 就业创业文化建设
学校坚持以就业和人的发展为导向,坚持德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把毕业生培养成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进一步发展有空间的可塑之才。在三年的大学教育中,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大一“敬业”教育,大二“就业”教育,大三“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在校园内营造富有就业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校外创业孵化园,坚持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鼓励学生将创业项目引入创业孵化园。学校采用以赛促教的方式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积极选派学生参加全国各级技能竞赛。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近年来共有223名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创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5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依托行业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并重,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学校拥有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云南省第210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云南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等培训鉴定机构和社会服务平台,有40个工种的培训或鉴定资格,同时还具备与相应行业对接进行涉农专项培训的能力。学校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主动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工作中,争取实施或参与实施与农业有关的各种技术培训、技术示范以及技术服务等项目,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在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6 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起步较早、合作深入、效果明显,社会服务开始向东南亚辐射。目前与泰国12所学校建立合作联系,互派留学师生已有10批次近400人次。与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及京畿大学、光州女子大学、江原大学、大邱大学、湖西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建成学生赴韩“2+1+2”和“3+2”学习平台。2014年学校承担完成了中国云南—柬埔寨班迭棉吉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建设任务,验收投入使用,并开展了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项目开始发挥积极示范带动效益,产生积极的国际影响。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承担农业部、省农业厅的一些涉外农业培训。
3 存在问题
3.1 内涵质量不高
学校以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以质量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强化内涵特色建设,通过内涵建设标志的“质量工程”项目,累计获得1500万元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但目前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把关注点汇集在质量工程等标志性成果上,而在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以及德育、校园文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关注不够,使得办学规模与质量、效益未达到有机协调统一,内涵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3.2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效益未有效发挥
学校建有500多亩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力地支撑着实践教学活动。实习实训基地目前虽然已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但是总体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管理粗放, 500多亩实习实训基地的效益未有效发挥,未实现独立核算,责、权、利不够清晰,农业行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先进的设施和种养殖技术等没有很好体现。科技支撑、示范引领和现代农业的展示功能还比较薄弱。“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传统农业模式,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3.3 社会服务深度不够
学校主动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工作中,得到了社会认可,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但由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不足,“软实力”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不足,对社会生产一线了解、实践不够以及教学任务与社会服务的矛盾,社会服务大部分还属于较低层次的社会培训,社会服务深度不够,社会服务质量和效果还需提升。立足和紧扣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规划以及人才需求,服务面向和服务内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3.4 社会资源整合不够
学校目前还单纯依靠财政办学,挖掘、利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够。目前省内地方分管农业的主要领导、农业局、畜牧局主要领导和骨干以及省内很多龙头农业企业家都是学校的校友,但校友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没有成立校友会等机构来整合、利用资源。虽然学校搭建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但合作的深度,特别是与企业、行业共享技术、成果、经营、管理等资源来服务办学还不够。与兄弟院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也还不够,没有很好整合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智力资源为学校办学服务。
4 路径选择
4.1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省级农业高职院校,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承担着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云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要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能力等。学校的发展目标要坚守“耕道养德、百年兴农”办学理念,深化创新“全真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和扩大示范建设成果,加强内涵特色建设,凸显区域性和行业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客观分析省情和校情,科学阐明五年、十年的办学目标、定位和战略重点,对未来五年、十年发展目标要明确、具体。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社会资源和所处区域等要素,确定各项发展目标、专业类型和层次、重点建设专业以及社会服务对象等,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4.2 提升“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层次和水平
学校500多亩实习实训基地层次还较低,导致“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低层次的传统农业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求。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攻坚扶贫有着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面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面向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面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必须提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层次,真正发挥科技支撑、示范引领和现代农业展示的功能,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培养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为国家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4.3 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层次和效益
在现有校企融合、产学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合作思路,在资源共享、毕业生就业创业、“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材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层次融合,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立长效与动态优化机制,实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新的突破。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群建设,要进一步加快校内基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步伐,集中统一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积极争取项目,特别是突破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引入资金、技术和项目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良好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协调发展。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在满足教学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各种功能,积极创造更多的效益,将基地建设成为云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示范点,高新农业技术、品种及资源的展示平台,农业科技教育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样板,现代农业文化的交流窗口等。
4.4 加强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从发展规划到专业设置,同质化趋势严重,很多专业设置并非出自区域发展所需。专业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建设特色专业是形成办学特色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把着力打造特色专业作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设立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和行业占到50%以上的成员,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启动专业退出机制,停止或暂停资源条件差、招生就业状况不好等办学成本高和社会效益不佳的专业。要及时了解云南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依托产业办专业。确立一批学校重点、特色专业为长线专业,加强建设,给予政策倾斜,树立学校品牌;形成一批特色专业群,更新老专业,拓展新专业,不断形成新的特色专业。注意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培育促进短线专业转化为长线专业,保持学校规模与教学质量的协调发展。
4.5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潜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到50%,35岁以下的专任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专任教师“双师型”中青年教师比例较低。“双师型”教师不能是仅仅持有“教师资格证”与“行业技能等级证”的“双证教师”,还要看教学、操作、科研方面的能力。要创造条件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机制,通过让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社会服务、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研修、参与技术应用研究等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按照政策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充实和补充“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4.6 加强特色文化校园的构建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办学特色的精髓,是一种办学软实力。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可持久地渗透到学生的品格形成中,是日常教学课程无法比拟的。构建特色文化校园是办学特色的重要表现和实现途径,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迄今已有111年办学历史,“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长期耕耘在农业职业教育领域,积淀了深厚的农业职业教育文化。在内涵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入挖掘百年历史积淀,着力弘扬百年光荣传统,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将德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着力弘扬农耕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增强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能力。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精髓,大力弘扬“耕道、养德、理想、开拓”的校训精神。
4.7 探索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农业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也承担着扶持“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任。农业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面向和社会服务内涵,探索服务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将学校的服务计划与地方政府的建设计划相结合,将地方产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地方合作开发产业,与地方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等。根据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云南现代农业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主动融入云南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工作中去。积极参与实施与农业有关的各种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指导、产业示范和培育,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云南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的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覆盖全省、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
4.8 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公办高职教育不能只依靠财政办学,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源整合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形势所迫,也是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内涵特色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遵循坚持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利于内涵特色兴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提高整合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智力资源的能力,充分和同类院校、企业、行业共享资源,充分开发校友资源。通过校友会、董事会、基金会、理事会等整合行业、企业、校友以及兄弟院校等各种社会资源为学校办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
[2] [5]《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4] 《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6] 刘汪生,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再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50-51.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