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果斯基的自我中心言语理论

2016-11-26 13:03:33刘雪萍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言语理论儿童

刘雪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浅析维果斯基的自我中心言语理论

刘雪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自我中心言语在维果斯基的言语与思维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维果斯基对自我中心言语的内容及其功能,揭示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理论的合理性。最后,以对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理论的评价与思考以及理论对现实的启示为结尾,将理论归于现实。

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又译为自言自语(private speech),自言自语一词在台湾又被译成“私语”,它是“儿童对自己而非某个特定的听者大声说出的言语”,它对儿童的活动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①。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斯基在为其发行俄文版所写的序言《批判研究:皮亚杰学说中的言语和思维问题》中,针对皮亚杰的观点从理论和实验中提出异议。其后,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实证研究久盛不衰。

1 自我中心言语的内容及其功能

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这两条独立发展的曲线终将会合,社会性语言符号终将内化为个体思维,社会性思维终将进入到个体化过程,自我中心言语作为一种过渡形态终将从一般的社会言语中分裂出来并及时地产生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内部言语,就其表现形式而论是外部言语。个体在掌握的言语机能分化后,自我中心言语转入了地下,随着个体对心理机能控制力的增强,自我中心言语加速从社会言语中的分化,也必然内化为内部言语,成为个体思维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不再具有直接的可观察性,这也就是自我中心言语最后消失的原因。维果茨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言语一自我中心言语一内部言语”的言语发展图式。

自我中心言语除了具有言语的纯表达功能和缓解功能外,除单纯伴随儿童的积极性外,很容易成为一种思维手段②。幼儿借助它去理解情景、寻求出路、制定计划,解决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这种话语在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中担负重要作用,承担帮助幼儿形成复杂认知技能的职能,如维持注意、记忆信息和解决问题使行动服从于主体的意愿和计划,并将之提高到合理的活动水平。自我中心言语作为社会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桥梁,能完成现实思维的功能,不与幻想与梦的逻辑相接近,而与理智的、合理的行动和思维逻辑相接近。

2 对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的评价与思考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与其他人的在场有关,相比于独处时,当有他人在附近时,他更愿意自言自语。但笔者认为,在有更多的社会互动机会(如有成人在场)时,儿童应该是更多地与他人交流而不是自言自语。首先,因为当成人在场时,儿童的自言自语的必要性会减少,或者他们感到自言自语不为社会所接受。其次,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会选择自我中心言语或者说不会首选自我中心言语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儿童更倾向于寻找成人的帮助或者同伴的合作,这也比较符合维果斯基倡导的“最近发展区”理念,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比幼儿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高。

还有,成人在场对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影响也与成人参与儿童的活动方式有关。Berk和Garvin(1984)把教师参与儿童的活动的形式分成三类:老师(直接参与)把自己作为活动的核心角色并和儿童一组;老师(观察者、帮助者)观察儿童、能听见儿童的言语表达,但是不直接参与儿童活动;老师(不参与)不能听见儿童的言语,不对儿童的行为做出反应。研究发现,当老师直接介入儿童的学习任务时,儿童的自言自语会大大减少;当老师只是作为观察者,儿童的自我调节型自言自语最多。

3 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维果斯基对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研究给幼儿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3.1 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冲击

在幼儿园经常可以听到:“谁安静,我安静”,“眼睛向前看,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小嘴巴闭起来,小小手放背后”这样的顺口溜。在教学、游戏活动中,教师经常要求幼儿保持高度的安静,禁止幼儿发出任何声音,这就必然会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产生不利影响。维果斯基认为,言语存在一个前思维阶段,思维存在一个前言语阶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进行压制,应该认识到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手段。

3.2 教师应就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提供恰当帮助

维果斯基提出自我中心言语有自我规范、自我沟通以及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的作用。因此,观察和记录活动中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情况是教师评估幼儿发展和调整教学节奏或策略的途径之一。维果茨基发现,当幼儿处在一个具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情景中,这个问题情景又是在他们熟练掌握的范围内时,幼儿使用自我中心言语的频率最高。因此,幼儿出现自我中心言语最多的时候是成人对其心理过程进行细致了解和提供更加深入的心理帮助的重要时机。这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了解、帮助他们,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及时、灵活地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适度的、适宜的帮助。

3.3 家长应正确对待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

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言语占7岁以下幼儿日常语言总量的30%-60%,然而,自我中心言语在儿童自我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反倒被误认为是没有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的不服从或不专心的标志,甚至被看成精神不稳定的反映,有些年轻的父母甚至很反感幼儿的自言自语。有的家长经常说:“玩就玩吧,嘴巴还要嘟囔,不准说了”、“看书就看书,还要边说话”等等。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儿童建立利用自我中心言语的有利环境。幼儿在设法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现有水平,给予适度的帮助。

总之,维果斯基的自我中心言语理论为我们研究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后许多研究者针对维果斯基的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局部证明了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理论的可靠性。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与不足,后人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对维果斯基的理论进行摸索。

注释:

① 杨宁,王玉.论幼儿自言自语的自我调节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2.

② 余震球选译.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3.

[1] 余震球选译.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维果斯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刘雪萍(1990—),女,汉,河南省商丘市,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

C610

A

1672-5832(2016)02-0220-01

猜你喜欢
言语理论儿童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关于冬天
中国诗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