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 洁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难问题研究
荀 洁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当今社会,学历的高低已成为何人能力体现的特征之一,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了农村子弟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内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平等,也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上就业机会的公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都是来自底层的精英,都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但其就业难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社会流动理论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整此类社会不公的问题,使精英人才能人尽其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社会公平;社会流动
近年来,国家重点院校招收的农村籍大学生越来越少,普通高校里的农村籍大学生却逐年增加,学者杨东平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扩招后,我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生源的比例自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省属地方院校新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竟高达一半以上,而在重点大学里农村生源却在缩水,而且多数填报了学费相对低廉的一般专业甚至冷门专业,而在当今这个文凭社会,二类、三类院校学历的竞争力日渐式微,再加上所学专业的限制,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无非又多了一层限制。
2.1 社会流动理论。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社会流动中的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如果一个时期内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社会在进步,反之,说明社会在倒退。每个人都希望向上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但每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上升,这个条件就是知识、才能和机会。
2.2 社会资本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划分为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种类型,并指出这三种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布迪厄提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
3.1 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矛盾突出,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诸如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和社会保障差距等等,使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也极易引起农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无法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在求职过程中,会面临着异于城市大学生的困境。这就要求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就业过程中,比城市大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3.2 就业环境。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毕业大学生人数已在逐年增长。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而需要应届生的岗位是非常有限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就业弹性变低,岗位更新的速度变慢,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3 主观原因。农村大学生好不容易能够考上大学,都希望借此走出农村,扎根城市,给自己和家人更好地生活,所以好多大学生就业时只选择待遇好、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的单位工作,而农村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往往达不到工作单位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注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很强的适应能力,所以一些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干部在就业时更受欢迎,而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急功近利、焦虑自卑的心理会使他们缺乏主动性,把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家人的身上,无法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发展难的问题,从社会、政府、高校和个人的角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营造相对公平的求职环境。国家应开设大型人才招聘会,完善农村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使将毕业的农村籍大学生随时掌握准确、及时的招聘信息。健全就业立法政策,通过建立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让农村籍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努力营造相对公平的求职环境。
4.2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就业保障。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增加大学生就业补贴,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对在基层工作的农村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继续完善三支一扶政策,拓宽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为农村大学生建立一整套的就业保障制度,并向未找到工作的青年提供补助金,建立求职信息平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
4.3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互动机制。学校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通过举办讲座、开授课程、举行模拟相关就业活动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对农村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教程,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应主动和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并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互动机制,为学生创造实习锻炼的机会。
4.4 农村籍大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就业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农村大学生急于通过就业改变自己的命运,导致眼高手低,就业不顺。应端正自己的心态,充分掌握就业信息,立足基层,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具体条件,理智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 刘志磊.转型时期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8
[2] 洪如霞、胡海.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农业考古.2011.3
荀洁(1994.10-),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在读研究生学历,河北大学,人口经济学方向。
G640
A
1672-5832(2016)08-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