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锐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朱锐
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不受侵害,切实用好、管好固定资产,努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内涵阶段高职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强化与统合固定资产部门职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加快构建资源共享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 固定资产管理 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各地生源供给的逐步稳定,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逐步从原来强调规模发展的外延阶段集体进入注重质量发展的内涵阶段。各高职院校开始对各自办学资源进行梳理与统合,在此过程中,各学校越来越发现办学资源的整合是保障内涵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在学校办学有效性发挥上的重要性达成了普遍共识。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不受侵害,切实用好、管好固定资产,努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内涵阶段高职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由于外延式发展的固定思维和行为模式,致使高职院重视投入而忽视管理,注重使用而无视效益的情形时有发生,虽然经过几轮的制度和政策管控,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理念有所更新,资产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革新,但高职院资产使用和管理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权责不明晰
“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需要量进行计划、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组织工作,主要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总务后勤部门等。”[1]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统一履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扎口管理资产实物和相关账目;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资产财务账目;纪委、审计部门集中监督协调资产购置及招投标事项;各二级学院、部门实际使用并直接管理固定资产。从表象上看,这是一套相关支撑、相关关联、相互监督的一套闭环式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但在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由于职责分类的多重性,直接导致了多头与分散管理,特别是在上述相关部门不属同一分管领导直接管辖时,缺乏固定资产全系统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负面因素就逐步显现出来。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账目数据不统一;财务部门关于固定资产采购维修等账目数据与基础建设职能部门不统一。“如建设完成并使用很久的房产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结账,财务部门不能认定此项资产,而资产管理部门却认定为固定资产,由于资产认定比较随意,造成学校资产总量难以确定,对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资产数据真实性下降,漏洞百出。”[2]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权责不明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部分职能仍然由其他部门执行。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受外延发展历史时期的意识影响,高职院只埋头于投资购入,上线建设,对于固定资产的摆布、使用、管理等缺乏系统设计和规划,管理意识淡薄,制度建设欠缺,管理机制不畅。其后果主要表现在。一是账实不符。学校究竟存在多少金额、类别的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界说,对固定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教学仪器设备、办公用具等资产存在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现象,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附随的资产使用权益和权益脱离监管,甚至为一些人员坐收坐支、私自处置资产利益制造了便利空间。还存在一些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因工作变更发生工作易动时不办理资产的接续手续,造成账目不清等现象。二是产权观念淡薄。常常出现,资产处置随意性大等资产处置缺乏规范现象。有些部门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对处置的资产不申报、不评估,不经学校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审批,出现随意处置或低价转让,造成资产流失。还有一些部门的具体资产管理使用人,不按照资产使用管理规定,私自使用资产或因管理不善导致资产遗失,不上报、不补齐,没有惩戒措施,直接导致资产流失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没有形成体系化运行所导致。
(三)固定资产使用资源共享机制尚未确立
固定资产使用在高职院校尚未探索出一套资源互用共享机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各高职院校强调办学特色,需要突出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及相关师资和仪器设别的配套优势,所以在投入上,在高职院校内部的顶层设计上存在专业分类及引申出的相关软件和硬件上投入的差异和不均衡。一些优势专业盲目求大,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大量投入资产,购置配套设备仪器,对兼顾其他专业的发展附带性共享使用考量不足,有些二级学院和系部只是盲目依据自身的需要,只片面考虑加强自身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致使学校整体出现教学设备仪器存在大量重复购置现象,固定资产难以实现全面共享,资源使用效益低下,不能在使用期限内充分的发挥资产的真正价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产浪费。
针对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和具体建议。
(一)强化与统合固定资产部门职权
如上所述,即便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但仍然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强化职能。一是学校高层首要树立科学的资产管理观。要把资产管理工作作为支撑学校办学,力推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加以高度重视。二是强化现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业务职责。按照资产使用、管理等各环节的特点,对资产进行分类梳理,特别需要在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基建部门和具体使用部门间理清各项管理和使用职责,在程序上明确设定相互流转和转承的要求,在分类和程序上实现职能上的统一。三是对资产的管理使用环节的业务部门统一规制和集中为领导。可以为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财务部门、基建部门、教学部门统一设定一位校领导进行业务上的管控与协调。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应另设一位校领导进行业务监督。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在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上,建议有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资产管理部门确定的政策,不断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研制出一套体系完整、切合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规范,配置合理,责任到人,效益优化。二是以定期开展资产清查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资产使用管理流程,不断清理资产管理盲点,为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各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清产工作,间断时间可以考虑每学期进行一次。通过常态化的资产清理核查,进一步明确学校当前的资产分布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三)加快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鉴于资源共享上的问题,本文建议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抓紧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开发或健全适应本校资产管理的软件系统,合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产管理网络自动化,使所有的流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来完成。如资产信息录入、变动、清查、查询、管理、上报、处置等,做到公开、透明,使学校整体的资产使用管理信息置于信息化监控和管理之下。“通过网络化的管理平台,使各院系部门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有效调配资产,避免重购置和轻维护;有利于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对资产的变动实时监控,提高管理质量;便于管理者随时、快速地了解每年购置的全部资产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3]
二是体系化评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设备仪器在各教学单位的使用和效益发挥,分块探索建立公用、独用设备仪器的使用标准和界限,系统搭建管理和使用平台。
[1]周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37.
[2]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9):29.
[3]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9):30.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