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工作为高校建设筑基

2016-11-26 07:28汲中玲
长江丛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学院党组织党员

汲中玲

抓好党建工作为高校建设筑基

汲中玲

“十三五”期间,依据中央的整体布局和历年教育部党建工作会议的总要求,中央党委、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都把党员建设放在高校建设的首要位置。随着高校的扩建、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党建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党员工作者应冷静思考、积极探索、沉着应对。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由各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环环相扣而成。“十三五”期间,诸多新问题迎面而来,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积极推进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建设,是当前二级学院党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文分析了二级学院党员建设工作的当前状况和面临的新问题, 并就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十三五” 党建 创新性 筑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严肃生活作风,加强监督机制,持续增强党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创新、自我提升能力,为更好地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想执好政,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党的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对此,我们共产党人欢欣鼓舞、信心倍增,我们要在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实践,持续发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建风气。

一、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当前状况和面临的新问题

“十三五”期间,社会外界环境以信息爆炸性时代为背景。搭上高科技信息的快车,对于高校建设及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总体而言,我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状况是比较好的,并取得一定成效,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进步,保障了大学校园的安定。但是,由于校内和社会环境因素,面对高等院校规模逐渐扩大、职能逐渐增多、管理越来越难的特点,加上基层党委对学院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够,对“十三五”期间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在党员建设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权责不清、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党委地位不高,权力不清的问题。普通高校大多实行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是,大部分高校实行何种体制并没有作明确规定,体制不定导致二级学院权责不清、协调不够,党组织参与决策不到位、党员示范作用发挥不足、工作没有政策引导没有依据可循等现象,导致或多或少对学院党政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二级学院很多决定是由行政领导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党组织参与决策意识不强,民主意识不够强。

(二)党员认识不够深刻,思想不够重视,缺乏工作积极性

当前高校“重科研轻党建之风”盛行,制定的考核制度、绩效指标大多以科研指标为准,党建工作被默认为可做可不做”,重科研、轻党建的现行评价导向使二级学院存在“做党务不如搞科研”的倾向,有的党务干部甚至说,党建工作往往是“做的多不如做的少,做不如不做”。由于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各二级学院党务工作通常是在学院党委书记的领导下,由二级学院教师兼任,党务工作者并没有专门的职位,在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后,却不能得到肯定,工资待遇上也没有体现,导致二级学院的党务工作者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热情。对专职教师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评职称和提高待遇问题,党建工作和这些都不挂钩,所以,作为党员的专职教师会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到科研上,对党建工作视而不见。

(三)工作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未建立长效机制

二级学院基层组织工作内容单调,活动形式缺乏多样性,活动开展基本还是开开会、写写心得等陈旧单一的方式,不能引起党员的兴趣,取得的实际效果也一般。基层党组织工作尚未完全建立长效机制,缺少科学、系统的发展机制。

二级学院党组织在学习理论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理论的内涵理解不够、不能紧密结合学校党委的具体实践、没有形成点线面体结合的学习体系等问题。

(四)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党委领导和普通党员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党委纪律,正确行使广大人名群众赋予的权力, 保障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二级学院党组织对此有行使监督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每位党员应尽的职责。但在二级学院中, 普遍缺少相应的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监管机制,有一些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也不强,使得有效监督很难真正实行。

(五)党员活动经费不足

高校对二级学院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的财政支持很少,有的高校甚至不给划拨经费,导致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和活动缺乏经费来源,而且高校对党员经费的使用限制颇多,这也严重制约了二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先锋作用的发挥。

二、对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强调指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科学研究与党建工作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耕责任田——抓好党建为高校建设筑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党建工作。

(一)用科学的理论、制度、方法开展党建工作

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是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掌握校党委党建工作的内在实质、把握校党委党建工作的规律,正确处理党的内务及其与外部机构的关系,并使之程序化制度化。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用科学方法来推进,大力提高二级学院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实现科学化治党管党。要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首先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其次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构建和完善高校党建体系。

(二)大力创新二级学院党建工作

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基本方针:努力实现思想建设的持续创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载体功能,及时促进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提升每位党员的综合素质,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大力创新;积极推进素质建设的显著创新;建构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持续取得制度建设的有效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第一,创建新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第二,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等新手段,推进党建工作现代化。第三,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借鉴其他院校党建有效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发挥支部价值和党员教师作用,以党建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创新 。

(三)党建工作品牌化

党建工作品牌化是推动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升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把握规律性、彰显特色的原则,从文化、特性入手,强化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注重品牌推广宣传,从而形成品牌的持久影响力。

(四)建立党建考核制度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学习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建立党建考核制度。如何运用科学化机制,民主、和谐化机制,固本、实益化机制这三大工作机制在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中实现与高校人才培养相协调,加快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五)建设服务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的执政党,这是党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更是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提出的新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旨在实现党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建设服务型政党,旨在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建设创新型政党,旨在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三、结语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学校的管理重心逐步下移,二级学院有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力,如何加强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思想认识,协调党政关系,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创新支部设置模式,增加党建财政支持力度等都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举措。提升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水平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要意义,对高校建设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汲中玲(1984-),女,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学院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