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的再思考

2016-11-26 07:28
长江丛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监区服刑人员人民警察

黄 梅

对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的再思考

黄 梅

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管理主体,深入服刑人员学习、劳动、生活三大现场,掌握服刑人员动态情况,实时处理狱内发生的各类问题,做到二十四小时不脱管。实现监狱人民警察在关键时间、关键节点直接管理,需要对原有的关押模式和改造模式进行变革,试行集中关押与以点带面改造。

监狱警察 直接管理 模式

一、监狱人民警察对服刑人员进行直接管理的现实条件

据公开报道,至2012年4月全国共有监狱681所,押犯164万人,在职监狱人民警察30万名。总的来说,服刑人员总数逐年递增,而监狱警察编制几十年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原有的规模。在监狱警察人数没有增加的前提下,由于从优侍警没有得到落实,在监区一线直接从事监管工作标准高、压力大,导致骨干上浮,监狱基层普遍存在警力紧张的问题。很多监狱监区的警囚比例只有3%-4%,达不到司法部规定监区民警人数不低于押犯总数8%的警囚比例要求,在服刑人员学习、劳动、生活三大现场,只有两至三名执勤警察对数百名服刑人员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种粗放化管理只能达到维持现场秩序的低要求,高标准、精细化的直接管理则无从谈起。

二、原有理念与现实冲突造成现时管理困境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监狱踏入制度管理时代,从司法部、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到各监狱制定了许多有关监狱警察直接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执勤警察除了照章执行还必须随之填写各种表本档卡,将这些材料的制作填写作为规范执行的凭证列入检查范围。众多管理制度政出多门,长期未经梳理,存在部分重合和多头管理等等问题。按要求一个监区需要填报的表本档卡多达数百份,执勤警察上岗后除了常规管理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填写材料以备检查,文书工作直接挤占了对服刑人员个别教育及其他无法考量又对监管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工作,造成了管理空心化。

另一种是在监狱基层警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刻板地理解、执行直接管理。如强调每个服刑人员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学习活动都要纳入执勤警察的视线,要求各种问题都要得到及时发现、处理和解决,一旦发生监管安全事故就是监狱警察管理失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当班民警进行严厉处罚。其典型就是狱内发生服刑人员自杀第一时间启动问责程序,追究从执勤民警到监区警察责任。这种观念及其带来的处理方式伤害了基层监狱警察的工作责任心与热情,久而久之执行者对管理制度产生了抵触心理,导致好的、合理的制度也得不到实行,造成管理虚化。

三、探求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实现途径

(一)对直接管理原有认识误区的澄清

(1)直接管理不是所有管理事务都由监狱警察包办,这样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直接管理不排斥服刑人员参与管理事务,前提是参与管理的服刑人员主观悔过,所从事的事务直接可控,而监狱警察安排服刑人员参与管理事务客观上要对维护监内正常秩序、对监狱安全稳定起积极作用,并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起到促进作用。

(2)直接管理不仅是传统面对面管理,随着形势发展可引入新型管理方式。如各监狱近年都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具有点多面广统合性强的优势,许多监管安全问题通过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后,监控中心同时作为指挥中心立即呼叫现场执勤警察予以纠正、处理,这种依靠科技“天眼”的监控指挥协调不失为一种新型的直接管理。

(二)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的实现途径

(1)通过对监狱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变革监狱关押模式,变分散为集中。长期以来出于“要把监狱办成特殊学校”的初衷,修建了许多学校型监狱,建筑布局不利于监控管理。同时为了适应服刑人员劳动将整个监狱分成若干个监区,造成在狱内又存在若干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相当一个数百人的小型监狱只有两三名警察在看守。早在1785年边泌就提出了圆形监狱主张,圆形监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较少的管理人员观察控制服刑者,同时兼顾建筑通风采光的要求。修建于清末现在仍在使用的上海提篮桥监狱就是圆形监狱的典范。

(2)将服刑人员分层次,试行以点带面改造模式。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费烈度·柏瑞图提出“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即80/20原理。它的意思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就能控制全局。在监狱监管改造实践中,不服从管理、难以改造的顽危犯占20%,改造表现一般和较好的占80%。在这80%中还有10%属于恶习程度、危险性、改造难度较小;日常思想、行为考评成绩较好,改造表现比较稳定的服刑人员。首先将服刑人员依据以上标准划分成三个层次。其次依据80/20原理,监狱基层警察切忌平均使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应该集中自己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去抓住对监内正常秩序和监狱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20%。具体而言,是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有效管理约占20%的顽危犯,而只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间接控制约占80%的其他服刑人员。第三,安排10%改造表现较好的服刑人员协助民警进行管理,帮助其他后进,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改造,同时帮助其他人前需要明确自己怎么做,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服刑人员,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改造。

[1]山东省女子监狱课题组,丰帆.女性犯罪发展态势与管理型矫正模式构建[J].中国司法,2016(06).

[2]论边沁对贝卡利亚刑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2016(02).

(作者单位:广西警官学校)

猜你喜欢
监区服刑人员人民警察
干了来自父母的这杯冷笑话
男性服刑人员再就业职业倾向研究
——以定西市监狱为例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父与子
大选登记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