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裘力斯·凯撒》中马克·安东尼的双重角色

2016-11-26 14:32:41杨克菲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凯撒野心安东尼

杨克菲

浅析《裘力斯·凯撒》中马克·安东尼的双重角色

杨克菲

在莎翁的戏剧中,《裘力斯·凯撒》向来未被纳入经典之列。相比四大悲剧被演绎再三的盛况,这部戏剧可以说是备受冷落。就这部戏剧本身来说,这种冷遇有失公正,因为这部罗马悲剧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独到之处。它有紧凑的场景安排,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在人物塑造上,它更是别出心裁,一改其他戏剧中平面单一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塑造出了一个极具伟人气质的凯撒和一个最完美最高贵的罗马人勃鲁托斯。这种立体的人物塑造超越了莎士比亚一些被奉为经典的戏剧中的人物刻画。因此,关于《裘力斯·凯撒》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历来争论不断。不过,古今中外讨论的焦点都是两位悲剧性主角——凯撒和勃鲁托斯。但他笔下的马克·安东尼也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他不是一般历史上描述的那个只会打仗、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的武夫。在这部悲剧中,安东尼的角色无疑是饱满健硕的,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一个心思缜密的政治家。他忠于朋友和统率,面对敌人不卑不亢机智勇敢,是个具有非凡气质的英雄。

凯撒死后的第一时间,作为死者最得力的助手和亲密的朋友,安东尼毫不顾及个人生命安全前往圣殿与谋杀者当面对质。面对浑身流血的尸体,他发自内心感叹道“啊,伟大的凯撒!你就这样倒下了吗?你的一切赫赫的勋业,你的一切光荣胜利,都化为乌有了吗?……”。接着,他把话题转向敌手,悲壮豪迈道:“我请求你们,要是你们对我怀着敌视,趁现在血染的手还发出热气,赶快执行你们的意旨吧。即使我活到一千岁,也找不到像今天这样好的一个死的机会;让我躺在凯撒的旁边,还有比这更好的死处吗?让我死在你们这些当代英俊的手里,还有比这更好的死法吗?”安东尼树立起的君子形象让他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因为勃鲁托斯一派是罗马贵族的精英,他们不会因为安东尼为挚友的死斥责他们从而杀害安东尼。接下来在握过勃鲁托斯等人的手之后他说:“我的信誉现在岌岌可危,你们不以为我是一个懦夫,就要以为我还是一个阿谀之徒。……要是你的阴魂现在看着我们,你看见你的安东尼当着你的尸骸之前腼颜事仇,握着你的敌人的血手,那不是要使你觉得比死还难过吗?……”安东尼冒着触怒敌人的危险说出这样的话,但是敌人却不会把他视为懦夫或者阿谀之徒。从这段蕴含缜密心思的台词中不难看出安东尼的镇静、机智、临危不乱、从小处把握大局的政治素养。

在讲坛哀悼凯撒的演说是表现安东尼雄辩才能和政治手段的点睛之笔。从他个人角度而言,他蔑视人民,这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贵族优越感决定

的;然而作为凯撒的亲信,长期的军事与政治磨练使之经验丰富,加上罗马人务实的性格特点,安东尼十分懂得运用群众的力量。他深知没有民意,任何有能力的领导也不能主宰政权。所以说这个演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追悼词,更是激起民愤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不能说安东尼不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之所以支持凯撒称帝(在本剧一开场,他在民众集会上曾三次将王冠献给凯撒)一定有他个人的想法。恺撒做了国王,身为其最信任的助手和朋友,那时他很可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而如今凯撒被刺杀,安东尼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事业继承者之一。如果处理得当,把握好时机,他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罗马帝国的头号人物。这念头刺激并鼓舞着他,因而无论出于为凯撒复仇的迫切感情,还是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打算,他都要掀起一场暴动从而消灭共和派。眼下他要做的就是如何掌握并合理利用那能成就一切也能毁坏一切的民意。在这个关键时刻,安东尼表现出了足够的智慧与果断。首先,他试探了罗马公民对共和党人诛杀凯撒的态度,因为总揽大权的独裁统治依常理论毕竟是违背民意的。“我是来埋葬凯撒,不是来赞美他。”——这样的开场奠定了他演讲的客观立场。接下来他说,人若做了坏事,死后必遭唾骂,他们所做的善事也就随之入土了。尊贵的勃鲁托斯已经对你们说凯撒有野心,而勃鲁托斯和他的同志们都是正人君子。可是,凯撒曾带回多少俘虏,他们的赎金充实了公家的财库;穷苦人哀哭的时候,凯撒曾经为他们流泪。野心者是不应当这样仁慈的。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在卢柏克节那天我三次献给他王冠被他三次拒绝了,这难道是野心吗?可勃鲁托斯说他有野心,而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不是要推翻他所说的话,只是讲出了我所了解的事实。“你们过去都曾爱过他,那并不是没有理由的;那么什么理由阻止你们现在哀悼他呢?唉,理性啊!你已经遁入了野兽的心中,人们已经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原谅我:我的心现在是跟凯撒一起在他的棺木之内,我必须停顿片刻,等他回到我自己的胸膛里。”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巧妙地改变着人民对凯撒及其被害这件事的看法,使大众觉得凯撒死得冤枉,而勃鲁托斯等人犯了不能饶恕的罪。市民说,凯撒是有点儿死得冤枉;他不愿接受王冠,所以他的确一点没有野心;要是果然如此,有几个人将要付重大代价;在罗马没有比安东尼更高贵的人了。他不但了解了公众的意愿,而且进一步引导群众向有利于他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在昨天,凯撒的一句话可以抵御整个的世界;现在他躺在那儿,没有一个卑贱的人向他致敬。”这让听众们在心理上产生忘恩负义的内疚感,所以心情已经产生波动。安东尼趁热打铁走下讲坛,让群众环绕在凯撒周围,展示尸体上的累累刀口,以激起人们的怜悯:“看看亲爱的凯撒的伤口,可怜的、可怜的无言之口,让它们代替我说话。”言词无形地也变成了控诉: 这是凯歇斯刺的,这是凯斯卡刺的,而这致命的一刀是他深爱的勃鲁托斯刺的,“这是最无情的一击,因为当尊贵的凯撒看见他行刺的时候,负心,这一柄比叛徒的武器更锋锐的利剑,就一直刺进了他的心脏,那时候他的伟大的心就碎裂了;”此时,群众已是怒不可遏,呼声响成一片:“尊贵的凯撒;最残忍的惨剧……复仇! ──动手! ──捉住他们! ──烧!放火! ──杀! ──杀! 不要让一个叛徒活命。”最后,安东尼又亮出一张王牌——凯撒的遗嘱:赠给每一个罗马市民七十五个德拉克马,同时将台伯河一边的他所有的步道、他的私人园亭、他新辟的花圃全部出让为公共财产,供罗马人世代散步游息之用。安东尼所致的悼词最后终于演变成了射向敌方阵营的一支支冷箭。群众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更爱罗马的是凯撒,而不是空谈着“不是我不爱凯撒,而是我更爱罗马”的勃鲁托斯。安东尼无异于在他们心里放了一把火, 他们流下了泪,准备用焚化凯撒的火把焚烧勃鲁托斯的住宅。暴动的熊熊烈火一发不可收拾地燃起,一轮权力争夺的大战擂响号角。

至此,安东尼把他的雄辩之术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是那种真正的演说家,这种演说家追求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要掀起听者内心万丈波澜。演说是罗马文明的要素之一,是罗马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罗马人几乎是天生的政治家,雄辩则是政治舞台上最基本的技巧,秀才口藏百万兵,只不过在罗马,秀才也往往是将军,凯撒是,安东尼也是。深刻理解历史哲学的莎士比亚让这位非凡的罗马大将带上了更多马基雅维利特点,安东尼尤具罗马人务实的性格,他收服人心的王牌是凯撒遗嘱上许诺的“七十五个德拉克玛”而不是口头的自由平等。有了这个坚实的现实基础,再动用情感逻辑打动人,而不像勃鲁托斯那样始终以理性逻辑说服人。以体贴人民的直接利益为指归,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的确显示了安东尼不独是位巧妙的演说家,更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而且是那一类精于权术的政治家,他把人民作为手段,关心的却不是人民的或者罗马的利益,利用思想不成熟的民众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强大力量。

马克·安东尼只是莎翁笔下众多人物中一个非主角,但却依然被塑造的丰满立体,彰显了他高超的写作手法。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思维敏捷、善于观察的政治评论家。他运用手中的笔墨描绘出一部又一部展现历史政治的宏伟画卷,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领袖英雄。文字下蕴涵着的是人性中的是非曲直、政治斗争的错综复杂以及亘古不变的智慧真理。

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450044

猜你喜欢
凯撒野心安东尼
野心
滇池(2024年3期)2024-03-08 02:47:34
嘲弄的笑声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走进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
浅论《裘力斯凯撒》中的凯撒形象及其意义
青年时代(2017年11期)2017-05-10 11:29:12
这个时代的女孩成功需不需要野心?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43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
学生天地(2016年27期)2016-04-16 05:15:44
法医出手凯撒瞑目
山海经(2016年23期)2016-03-01 07:58:08
凯撒的双手
晋能的光伏野心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