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的理论

2016-11-26 13:41福建孙绍振
喜剧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讲坛老头子会场

★文 (/福建)孙绍振

吹牛的理论

★文(/福建)孙绍振

和几个号称中国通的美国人在一起谈幽默是很有意思的。许多中国人都在不断地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我自己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倒是美国教授不同意。他们对中国的相声和民间笑话简直是着了迷。一个叫作克罗斯的教授拍拍我的肩膀说,其实你自己就很幽默。按照美国权威的幽默理论,你只要再放松一点,就可以进入不同凡响的幽默境界。我问他什么叫做放松(relaxation)?他说就是不要谦虚,要敢于吹牛。

不久以后,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距约定的时间还剩下两天的时候,学生会来了电话,希望更改时间。原因是同一时间有一个青年歌手大奖赛,就在我演讲的会场对面。但是我的时间表已经排满,无法更改,对方又不愿取消。逼得我只好按原定计划前往。

车子开进校门,远远看到外面围了一些人。可是会场里面的座位却空了不少。这时,我多少有一点发怵。我的自尊心,是多么脆弱呀。我一边往会场里走,一边想:这些站在门外的家伙是我最大的敌人。他们的动摇性最大。只要我开头几句话抓不住他们,他们纷纷离去的脚步声就足以动摇会场里的听众的注意力,弄得他们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把会场中聚精会神的气氛迅速瓦解。这自然会打击我的自信,最后只能是惨败而归。

这时,我想到一些前辈学者常用的开场白:例如,本来是不想来的,对这个问题研究得不够,难免有错,好在可以抛砖引玉。这显然不但显得虚伪,而且是老一套。就在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克罗斯教授的理论:放松,吹牛。不要怕不如青年歌手漂亮,就是怕,也要做出一点慷慨赴义的姿态,千万不能流露出任何窝囊废的样子。

我灵机一动,干脆放开胆量大吹。首先把那些个站在门外的动摇分子镇住。这时突然从遥远的记忆宝库之中,冒出了一连串话,那还是在30年前,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从一本书中看到的,这是一个著名的将军讲的一段话:“枪一响,上战场,完蛋就完蛋!老子今天就死在这儿了!”

在当时,我觉得只要把“战场”改成“讲坛”,“死”字改成“吹”字,就再恰当不过了:一上讲坛,就横下一条心,老子今天就吹在这儿了,完蛋就完蛋!

这么一想,我不但不紧张了,反而镇静下来,而且灵感也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

沉吟未决的几种开场白不翼而飞,我的嘴巴不由自主地吹了起来:“今天,我走进会场的时候,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要特别感谢那些站在门口和走廊里的同学。因为他们是用躯体语言给我鼓气,宁愿站着,也要听我老头子讲完。而且,他们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在老头子的美和少男少女的美之间,他们选择了老头子的美;在说的和唱的之间,他们选择了说的。因为他们相信:说的一定比唱的好听。”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满场就欢腾起来。掌声真像一位台湾诗人所写的那样:“像鸽群四起。”而那些站在门外的动摇分子,也笑着涌进了会场。一些被掌声和笑声吸引过来的大学生,只好挤在门外,有的就干脆爬到了窗台上。

一种和谐的气氛形成了,台上和台下互相交流互相鼓舞的语境被创造出来了。以后,哪怕是我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乃至一次偶然的口吃,都引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我的自我感觉达到了一种状态。真是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述的那种“高峰体验”。在我记忆中,那是我几十年讲课、演说生涯中最幸福的享受。

后来,我把这个经历告诉了克罗斯教授,感谢他给了我这样有用的幽默理论,给了我这么精彩的启发。

他笑了笑说,其实他应该感谢我。因为他观察过我,每逢我认真严肃地讲话,总是很枯燥,很平淡。而每当我和好朋友在一起高谈阔论,吹牛,骂人,造谣,放炮,我的语言就特别有趣,表情也特别生动。

“其实,”他拍拍我的肩膀,“美国也根本没有什么吹牛构成幽默的理论。”

编辑/罗勒E-mail:xjsjluole@126.com

猜你喜欢
讲坛老头子会场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探讨高校讲坛的“品牌化”建设在提升育人效果中的实践
首期“湛江书法大讲坛”在赤坎举行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会场内外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选美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