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铎印
新官也须理旧账
◎文/潘铎印
据11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报道,在一些“官员失信”案例中,赖旧账成为主要原因,部分“官员失信”缘于不少党政机关主要领导更换,继任者拿出“新官不理旧账”作挡箭牌。
“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暴露出一些官员患有“任期得失病”。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官员不顾实际情况,千方百计铺摊子、上项目,上了项目之后欠下债不还,最后拍屁股一走了之。“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还暴露出一些官员不负责任的心态,有些官员认为,“前任欠下的债是前任的事,与我无关。”或有的是因前任欠账太多,想还还不上,索性能赖则赖。官员因何屡屡失信?专家认为,这与失信成本低紧密相关,一些被执行主体自恃“为公家办事”,不担心会被问责惩戒。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不能让个别人的失信行为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新官”接替“旧官”不仅仅体现在职务上的接替,更是一种权力、职责的交接,“新官不理旧账”是严重的失信行为。就此,依照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要求,要打造“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考核制度,对领导干部的失信行为“亮红灯”。
新官须把理旧账当责任来抓好落实。“新官”上任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担当起继往开来的责任,把旧账理一理,认真处理“前任”遗留下来的问题。新官理旧账,要注意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旧账特别是烂账、坏账,要弄清其中的“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以防日后在经济发展中再走弯路。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让官员树立理旧账也是政绩的理念,同时对旧账要调查、分析,找出旧账的成因,拿出对策,避免产生新欠账,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长效机制,出台考核制度,强化问责,修正官员盲目上工程、上项目搞建设的短视政绩观,遏制代代相传、久治不愈的欠账怪圈。
□本栏编辑/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