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琳
“一带一路”战略下小语种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潘 琳
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目前遇到难以解决的人才瓶颈问题。而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仍是薄弱环节。本论文以俄语专业为例,立足于产业,联手行业,通过“3个融合”和“4个协同”联盟,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小语种专业跨境电商人才“5A能力”培养模式。
小语种专业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2014)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颠覆传统贸易模式的跨境电商,社会各行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则日趋增长,面向跨境电商的小语种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善与突破,顾明(2015)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悖论,必须立足于产业。只有立足于产业的教育,才能够与产业无缝衔接,实现学生的高满意度就业和高成功率创新创业”。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体系亟待改善与突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已发生变化,不仅需要一般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既懂技术、又能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英语教学投入大量精力,而对小语种却未能充分重视。我国沿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作为全国的外贸和电子商务区域经济的龙头,急需大批高端、拔尖的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小语种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严重的断档时期,而面向跨境电商的小语种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所以应率先创新发展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使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进而助推新常态下的我市经济发展。
顾明(2015)认为,创新创业是一个长期的、常态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各方协同参与、着力推进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在各行各业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才。在“互联网+”时代,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教学培养,是一项连续性强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利国利民,值得全社会来共同关注。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起高校小语种专业通过坚持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3个有效融合,探索开展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4个协同联盟体系,来培养小语种专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的跨境电商人才。
全球化对交叉、创新、异质性人才的呼唤日盛。我们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还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和基地,确保培养合格的商务俄语人才。由此我们提出采用“外语应用能力(Russian application ability)+专业实践能力(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创新创业能力(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社会适应能力(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职业发展能力(vocational developing ability)”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进而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1)提炼外语应用能力,通过“五自”能力促使学生练就对外语自我习得的应用能力。培育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的“五自”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索、进行教材(图书)前期资料的编撰工作及俄文版电子商务网店(网站)的建立等动“手”能力,不仅使学生锻炼语言,而且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获得俄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等知识。
(2)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在“网联网+”的大背景下增强学生的网络技能。让学生参与了教材(图书)的编辑过程及俄文版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等,这对其专业起到了实践作用;在课堂上使用学生自己编辑的教学资料,定会引起他们的积极关注,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利用众创空间等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科前沿、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师生共同创新创业的新模式。
(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拓展学生对行业(产业)的知识面。结合所在区域的区域性产业优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因地制宜地通过对外语课堂内外教学改革,创建纺织、机电等行业知识类板块与经贸俄语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具备相关行业知识背景且外语语言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符合目前社会对小语种人才多元化的要求。
(5)深化职业发展能力,成就学生创新创业与顺利就业。一要充分运用创客文化加强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二要充分依托校内外各类优质资源平台,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为学生在职业发展上提供项目凝练、团队建设、市场拓展、风险管控等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引导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跨境电商人才的5A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后的俄语教学,将强化实践育人特色,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理想的外语教学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地得以共享,每个人既分享外界的知识,同时又共享自己的知识,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和传播者,又是资源的设计者和生产者,激发了学生本身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小语种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王四海(2009)认为,俄语教学仅仅局限于俄语本学科,一味为了俄语教学而教学,不与其他学科“交叉”和“融合”、做不到为其他学科服务,大学俄语教学就没有出路。而高等院校的小语种专业如何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为此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外界社会的互动,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电商技能的授课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即:俄文网络影视课件制作与文字编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型操作,让学生具备技能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时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俄语听说水平;敦煌网、速卖通等商务平台上注册账号并建立网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教材(图书)编排,目的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商务俄语课程中能够掌握1-2个行业(产业)的知识能力,为今后学生毕业走上社会,能够立即胜任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和俄语的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电商方面的知识讲座及创新创业赛事,目的在于通过各类电商知识讲座和培训,围绕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商铺运营、创业辅导等内容展开,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综上,“3个融合”和“4个协同”联盟构建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5A能力培养模式时,要注重“2个结合”:即实现课内、课外、校外“三个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机结合,要强化推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发展,切实为我国培育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
(一)打破传统固定教材的局限性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法
我们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开放的、丰富的数字网络化教学资源中,把教学延伸到现实社会中,同实际使用的语言同步,引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弥补俄语常规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俄语学习效果。
(二)开发与专业相结合的数字网络化外语教学资源
结合学生专业,注重课堂教学与外界社会的互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俄语教学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数字网络化教学资源推进“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微学习平台”的“4微学习法”,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三)挖掘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或纸质资源搜索,进行图书前期资料的编撰工作,对其专业起到了实践作用;参与图书的出版与销售过程、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等动“手”措施来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经验。
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外语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小语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固定教材的局限性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法,尤其是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上有所突破;通过挖掘学生动“手”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各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小语种俄语专业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在经贸俄语课程中增加跨境电商的教学资源和内容,推进学生“4微学习法”,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外语类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3).
[2]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
[3]金德水,吴朝晖.激发优质资源活力,做强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6-15(3).
[4]刘记.基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
[5]王绿扬.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重拾”手的教育”[N].河南日报,2015-04-16(4).
[6]王四海.大学俄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湖北省公共大学俄语教学现状与出路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9(8).
[7]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2).
(作者单位: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首都师范大学)
本文系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135111;2016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SGJ16041;
潘琳(198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俄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