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安县李堡镇人民政府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储旭东
基层乡镇机关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养初探
——以海安县李堡镇人民政府为例
文/海安县李堡镇人民政府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储旭东
【摘要】为实现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全面更好地发展,建议在现有青年干部培养平台搭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创新,协调诸多矛盾,辅以有效沟通和个人调查等方式,促进青年干部培养实效。
【关键词】青年干部;能力培养;平台搭建
青年干部培养是促进政府机关老中青结合、实现“传帮带”的重要环节。海安县李堡镇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活动,促进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如一年一度的三八节综合系列活动、“赤岸讲坛”系列讲座、青年干部驻村调研活动等。这类活动一方面使许多青年干部提升语音表达能力、培养承受压力的优秀心理素质、开拓部门之外的全面视野,同时有效地为党委政府发掘人才、深入了解青年干部个人能力现状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养范围很广,不同部门和岗位对各自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各有不同,同时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也注定了人才培养不可“批量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能力提升的重点更倾向于基本素质培养、基础能力锻炼,党委、政府的培养重点也将更偏向于平台的搭建。
要实现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全面更好地发展,应当在现有青年干部培养平台搭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创新,协调诸多矛盾,辅以有效沟通和个人调查等方式,使上级领导的真正出发点和良苦用心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和有效性。
(一)现有形式。培养平台建设按照时间跨度为参照可以分为短期培养和长期培养的结合模式。我镇现有培养为长期短期结合。
“赤岸讲坛”系列讲座通过讲和听的形式,让青年干部为全镇机关工作人员讲述经历、见闻、思想认识、研究成果等,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培养青年干部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属于长期低强度培养形式。
驻村调研是通过派驻青年干部走村入户,进行村情村貌及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的形式,培养青年干部语言表达沟通、统筹协调、团队协作等能力,以一个月为时限驻村开展调研,属于短期高强度培养形式。
(二)可拓展的平台形式。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形式:
1.长期培养的拓展形式。优秀青年干部入村挂职锻炼方式:派遣优秀青年入村挂职至少一年时间,签署挂钩村发展责任状,配合村支书开展工作,参与行政村重要村民小组活动,分工村民小组工作,独立完成挂钩村重点经济指标的综合调研。青年干部师徒“传帮带”挂钩:选出我镇杰出且工作能力强的中高龄干部作为“导师”,各分配一名优秀青年干部作为“学生”,历时至少一年,青年干部充分学习各自“导师”在不同领域的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确保我镇宝贵的人脉、经验、技术能力等宝贵资源留有继承,并配合老干部完成各自领域技术和工作经验的文稿撰写,实现纸制化资源,保存镇档案室。青年干部公共管理项目创新立项:每年年初实施公共管理类创新性研究项目申报,全政府人员均可参加,鼓励青年干部组成团队申报,政府提供立项资金,依据领导小组审核结果、答辩成果给予不同级别标准的项目经费。次年新一轮申报前做结题成果汇报、验收答辩等工作,研究成果有获得上级或本级政府书面表彰,发表论文、报导等类型。项目费用票据在结题验收后凭票据统一报销。实行多岗实习制:每一位优秀青年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接受党委、政府的安排,接受跨部门的另一项岗位的工作,但并不参与跨部门考核,实行年终考核加分制,按照跨部门的工作成果依据既定标准实行加分。此形式目的是拓宽青年干部的多方面技能,在跨部门协调工作中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和部门工作新思路的创新。拓展青年干部网络学习模式:此类形式强调青年干部的工作外学习,以理论课程的形式强化思想、技术、素质等各方面的学习培训,必修选修结合,以客观题形式网上考察学习成果,凭借积累学分进行差别化考核。同时,进一步鼓励青年干部加强在职再教育学习或深造。
2.短期培养的拓展形式。开展专业性或政治性讲座:邀请具备丰富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的教授、调研员等给青年干部做讲座,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加强青年干部的哲学、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知识学习,为青年干部提高素质进一步铺路搭桥。组织召开专题“补课”碰头会:由相关负责人统筹,安排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领导听取青年干部的思想状态、职业规划和专业设想,以及对自己全面综合发展的一系列计划,给予其经验上的指导和建议,促进青年干部的发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少走弯路。组织青年干部进行更为实用的竞赛类活动:如以“乡村美”为主题的摄影活动,给青年干部随机分配一个或多个具体拍摄的村组,要求其拍摄居民生活照、田间景、民宅、活动照、生产照、全景照等多角度、多主题的照片若干张,进行美丽李堡乡村景的照片评选,促进青年干部进一步下基层,对一线农村的村情村貌进行深入了解。也可以在系列活动中开展常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竞赛,将平时容易遇到的操作问题、使用问题进行共同探讨,提高后期工作效率等。
(一)时间的协调性。搭建青年干部能力培养平台首要考虑其时间的协调性。短期培养平台的形式可以相对丰富,但尽可能减少活动“扎堆”的现象。长期培养平台的搭建不宜过多,避免青年干部被牵扯过多的精力,影响正常主体工作。
(二)人数的协调性。每个部门的情况各有不同,青年干部的数量也有多有少,在参与同等人数要求活动时,青年干部人数多的部门机动性则更强,人数少的部门则更为辛苦。所以在考虑平台发挥培养作用时,可以尝试破开以部门为单位的一般形式,采用编号抽签或年龄段分组等形式,实现青年干部参与人数的协调。
(三)能力的协调性。能力是很宽泛的概念,所谓能力协调并非充分考虑每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能力,而是关注每个培养平台对能力的各自需求,按照标准分配具备(或缺乏)相应能力的青年干部或目标培养对象,使培养效果达到最佳。
(一)实现有效沟通。青年干部对各自参与的培养平台的需求和参与热情是有差异的,不可否认存在有的青年干部综合能力相对较强,各类平台的参与都能游刃有余,也有的青年干部需要进一步锻炼,培养其他能力以适应各种平台的挑战。同样的,有的青年干部热情度极高,愿意参与各种平台活动,也有的青年干部积极性不高,只愿意完成手头工作,不愿意参与或者面对培养平台所制定的一系列活动。
对热情度不高这一部分人,需要加以有效沟通,避免“过犹不及”。做通思想工作是有效沟通的关键,从领导角度确实是处于全面培养青年干部的考虑来培养年轻人,但也要从青年干部的角度,让其提高个人思想觉悟,明白上级领导的真实用意。所以领导定基调、搭建培养平台,青年干部参与平台之间需要做好有效沟通工作,这个工作谁都可以做,只要将正能量融入其中,才可能促使这部分青年干部克服心理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各类培养平台,正视各类活动。
(二)开展个人调查。开展个人调查并非针对平台搭建之前的参与热情度调查,而是强调对每个青年干部能够胜任不同平台角色状况的摸底调查。
个人调查的关注点为青年干部的既有能力及发展规划。调查内容设定则更倾向于将青年干部个人自我能力认知的相关既有能力信息进行搜集,以便于一方面可以保障平台搭建有的放矢,同时保证对部分青年干部的培养起到实际效果。个人发展规划的调查作为调查辅助信息,旨在为平台培养提供个性化元素,更有针对性。为确保个人调查的实际效果,则更建议采取个人谈话笔录的形式,一对一交流有利于调查结果更为理性。
综上所述,结合李堡镇人民政府在青年干部培养现有平台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拓展其他更好的思路,并辅以有效沟通和个人调查等辅助工作方式,是实现基层乡镇机关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养的有利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增援.干部选拔机制的创新与优秀青年干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陕西电力.2007.8(20):61-62.
[2]申作芳.关于青年干部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90-192.
[3]沈传华.高校青年干部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0):124-126.
[4]李超.新常态下事业单位青年干部的培养策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9(23):193-194.
[5]李伟萍.高素质青年干部培养对策的思考[J].前沿.2003.6(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