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赵 俊 梁利利
浅析跨文化视角下中法翻译之差异
王 玉 赵 俊 梁利利
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间的对应转化,它是译者在具有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了解的前提下所从事的语言转换工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人们在进行语言文字理解中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两种语言之间社会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的差异,运用跨文化的视角来探究在翻译过程中法语言间的差异。
文化 差异 中法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在法语翻译中,文化差异是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直接驱动力,翻译学家奈达曾说,翻译并非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转换,真正的翻译能够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加的关键。词汇只有在文化的影响下才有意义,法语翻译中,实现跨文化视角转换,需要在文化背景差异对比下,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完整的表现出来。语言翻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同时也受到文化现象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翻译中还必须注重两国语言中文化差异。比如,汉语中“您辛苦了”这句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译法,在飞机场或车站,可以译为“Vous avez fait un bon voyage?”在公司里可译为“Vous avez beacoup travaillé!”在接受了别人帮助之后,可以译为“Merci de bien vouloir pendre cette peine!”或者说“Merci beaucoup!”如果不区分语用,只是按照字面直译为“Vous avez beaucoup peiné!”恐怕法国人是很理解的。再比如,法国人在多人共同进餐的情况下,第一个拿起餐具用餐的人会说“Bon appétit!”这已经成为法国社会约定俗成的用餐礼节。译成汉语可以是“大家吃好喝好!”“大家慢用!”“请!”汉语的这些表达方式中,往往都是出钱请客的人说这些话,而非被邀请之人。可是法语的“Bon appétit!”确是餐桌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因此很难直接对译成汉语,必须视具体语言环境情况而定。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语言因素之外,还有一些类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们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手势语、体态语、颜色语等,法国人用手势表示2这个数字时恰好是中国人表示8的手势;中国人把“松鹤延年”作为祝寿的贺词,而“鹤(grue)”在法国人的眼中却不具备这个意义,甚至还有贬义的成分在内。作为翻译者,对这些因素应当有所了解,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才能恰如其分,才能够为有着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
语言受到说话者思维的支配,而说话者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都对话语的产生发生着作用。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人们在进行语言文字理解中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进行法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法汉语言的思维差异性。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在语言中常用抽象性、由单一到复杂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习惯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句子中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而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靠悟性表达或捕捉话语中表述的概念。汉语中注重语言的整体性、完整性、强调由多到一的思维方式,句子中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逻辑顺序,层次分明。中法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将会对法语跨文化视角转换带来较多的启发。
按照篇章法的逻辑来分析,法语则更倾向于在表述中首先阐明人际关系,然后才出现主要动作和相关事件。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法语的代词体系及其在句中的位置上。比如,“Je t’aime.”首先出现的是句子的主语“Je(我)”,然后出现的是“te(你)”,这就首先阐明了“我跟你”有点关系,而这个关系就由随后出现的动词“aime(爱)”来表示。由于法语代词的属性决定了“Je(我)”作为主语人称代词一定是“aime(爱)”的主语,而“te(你)”作为直宾人称代词一定是被“爱的对象”。而汉语通常把动作作用的对象放在动词后面,译文是“我爱你”,因此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词序上进行调整。法语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在语言形式上就出现了主题和客体得严格划分;而汉语通常把有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以区分。比如,“Cette absente inexplicable était l’objet de sa pensée.”同样的事物在汉语中则习惯说成:“他心里一直琢磨着这个无法解释的缺席。”在句法的关系上,汉法两种语言的体现正好相反。法语中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一辆汽车)撞上……”,法国人会说“(La voiture)est rentrée dedans(字面意思是汽车进入……)”。我们说“他打了我”,法语则为“Il m’a tapé dessus.(字面意思是从上面打)”。另外,法语在表达所属关系上也是非常有特点的。比如,“我握住他的手”,我们不能译成“Je serre sa main”,因为法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是“Je lui serre la main.”说明中法文化、思维的差异以及两者语言的特点不同在翻译时起到关键性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法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翻译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法语词类中所表达的意境比较抽象,而汉语词类所表达的意境却比较具体。为了保障源文与译文之间含义的一致性,在实际进行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环节中,还需要注意克服思维、文化差异,注重语言翻译的准确性。
[1]曹雪.中法文化差异与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4).
[2]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