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琳
“惠”、“辱”、“屈”、“忝”作为谦敬词语的区别
郑 琳
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书面语中,人们经常使用“惠”、“辱”、“屈”、“忝”这四个字对别人为自己做过的某种行为而表达谦敬,这些词都可以表示谦敬,但是,词语的来源和表达情感的出发点却相差很大,本文尝试对这种区别作出分析。
人们常常用“惠”、“辱”、“屈”和“忝”来表达对某种行为的谦敬。“惠”和“屈”在今天仍然广泛使用,但 “辱”和“忝”只是在书面语或者是古文中可见一斑。比如别人光顾,可以说“谢谢惠顾”;对别人赠送东西表示感谢可以说“谨谢惠赐”。当然在书面语中也可以换成“辱到”和“辱赐”。这些词语看起来很相近,甚至很像语言学中可以“替换”的两个字,那么它们在表达谦敬的情感时是不是相同的呢?实际上,它们在词语来源以及表达情感出发点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下文将一一说明。
依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一个“惠”字从本义到作为广泛使用的谦敬词的发展轨迹:
《说文·辰部》:“辱,耻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时,于封疆上戮之也。辰者,农之时也。”《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杜预注:“奄人殿师,故以为辱。”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后来引申为委屈或埋没义。《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又《吕氏春秋·慎行》:“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高诱注:“辱,屈辱也。”后来常用作谦词,意为承蒙。如:辱蒙、辱临、辱赐以及辱收等。《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又韩愈《答陈商书》:“辱惠书,语高而旨深。”
依据上面所述,不难概括出:“辱”字的谦敬意义出发点是行为发出之人,指于对方有辱,这正好与“惠”字的出发点和角度相反。用来表示谦敬的时候,表示自身的素质非常低下,别人所作所为是有辱对方地位或尊严的,意义上相当于“承蒙”。该词可以和别的动词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如敬称他人光临为“辱临”或“辱到”;尊称他人馈赠,可做“辱赐”;类似地,尊重别人的关怀可以叫“辱照”;感谢别人的赏识就变成了“辱知”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屈”字,《说文·尾部》:“屈,无尾也。从尾,出声。”《广韵》:“屈,短尾鸟。”《一切经音义》十二:“《淮南子》屈奇之服。”许叔重曰:“屈,短也;奇,长也。”后来引申为屈服、屈从之义,具有不及物动词和使动意义的特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直而不倨,曲而不屈。”杜预注:“倨,傲;屈,桡。”又《孟子·滕文公下》:“威武不能屈。”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后来进一步发展成委屈、冤屈之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径省其辞,则不知而屈之。”《颜氏家训·治家》:“代子求官,为夫屈。”
今天常见的用“屈”字来表示谦敬意义的词汇主要有:屈尊、屈驾、屈迎等,多是由“屈”字的委屈意义引申而来。此外,“屈”字更多是用在特定的语境中,和“委”字连用,表示自己的身份低,地位卑微,条件差,或是尊敬对方,或是谦称自身(可以包括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自身)。如:请客吃饭,摆满一桌,主人经常说,家境贫寒没有什么菜,委屈在座各位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谦称运用,表示自己的所做行为或他人的行为,使行为所指的那个人受到委屈。这种谦敬所表达的情感比从自己角度出发的“惠”要礼貌,比从他人角度出发的“辱”程度要小得多,但却是人们表达细腻感情的必需。
“忝”字,《说文》:“忝,辱也。从心,天声。”《尔雅·释言》:“忝,辱也。”刑昺疏:“忝谓耻辱。”《诗·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毛传:“忝,辱也。”又如《汉书·叙传下》:“陵不引决,忝世灭姓。”再如《尚书·尧典》:“否德,忝帝位。”后来此字多用作谦词,《后汉书·杨震传附杨赐》:“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明汤显祖《紫钗记·春日言怀》:“先君忝参前朝相国,先母累封大郡夫人。”“忝”字用来表达谦敬感情时,侧重于表达自身内心的情感,这层意义与“辱”字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所指代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辱没了他人,因而感觉愧疚。如:《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忝附同名,殊觉玷污了这两个字。”这里的“忝”谦称自己不配使用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达到屈己尊人的目的。再如:古书中曾出现“忝列门墙”,来表达自己学艺不精,感觉有愧;当官的人常常说“忝职”;证婚人常常谦称自己是“忝眷”。这些都不能说成“辱”,因为“辱”是别人的行为。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626001
郑琳(1985—),女,四川西昌人,四川民族学院预科部,讲师,硕士,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