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英
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马 英
多媒体教学大规模进入课堂教学,它以快捷高效、图文声像齐全的全方位功效改变着我们的美术课堂。文章从多媒体容量大,形象直观,形式生动,新奇快捷,技术性强,五个方面阐述了利用多媒体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多媒体 直观形象 快捷高效 拓展内容 课堂最优化
美术、音乐都是艺术的一个分支,所不同的是,美术属空间艺术,一种视觉艺术,音乐属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而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融合了视觉、听觉艺术,同时激活味觉、触觉,让各种感官彼此打通,相互交流,打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多媒体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人的视听感受来接受信息,还可突破传统教育媒体特点,以全方位立体的方式进行,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教育信息的内涵,可以充分展示美术课程内涵。同时,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大,而且多媒体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这在辅助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成都中育实验学校的杨利玲设计的兼具地方特色的美术课《青花山水》便是这样一个好例子。课例中,她利用周杰伦的名曲《青花瓷》引出课题,精心设计的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引领学生跨越千年欣赏古青花瓷器,并展示现代青花瓷器的制作流程,让中国山水画与青花瓷器上的山水画进行对比,还利用音像资料带同学们游览了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等。
要提高儿童绘画水平,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身边事物、广泛地认识生活,增强想象、联想能力。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会看”。有的缺乏生活经验、认识浅显,那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重复山川河流的壮观、风云际会的震撼、日食月圆的奇妙,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细细品味。生活中动静不同的事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父母兄弟、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是需要同学们认识了解并需积累的表象内容。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如果能这样认真地坚持做,日积月累,就能储备丰富的材料,联想和想象就有了生活之源,绘画就会有画不完的素材,作品也就相应地多了“人气”“灵气”,人动了,水流了,花开了,画面“活”了。
现在美术课堂不再简单、枯燥,而是形式多样,富有变化。多媒体它是集图、文、声为一体的课件,图文并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世界,有意刺激学生大脑,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德阳市美术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课例,四年级《艳丽的大公鸡》这一节课中,老师采用了优美的动漫制作,利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公鸡的不同神态。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动作、神态这几个方面时,出示了几幅漂亮的公鸡图片,并配以公鸡打鸣、公鸡打架、公鸡歌曲等不同声音,既有直观性,又有趣味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生活中的物品本来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更可能因为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而造型各异。一位老师上《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奇妙组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将露水幻化成大地的汗珠、勺子变形为小丑头上的帽子、茶壶的把手扭动成女人生气时插在腰上的手臂……多媒体制作出的动画、动漫,外形憨态可掬、动作活泼幽默、步骤清晰明了,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因此学得也快。通过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给美术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所以要上好美术课,真的不是像其他学科老师想象的那样“简单又容易”,或“一张纸一支笔带着学生画画玩”。一堂美术课,可能需搜集大量教学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现在利用多媒体,可轻松多了,鼠标点一下,那么,我们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出所需图片音像资料,鼠标再点一下,图片伴随声音便出现在投影仪,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这极大地降低了老师课前的工作量。一次,我在学校上了一节研究课,早晨七点钟我就开始忙乎起来。挂图挂哪里?教具摆放在哪里?用磁钉固定在黑板边缘,或用双面胶粘贴在黑板上,还担心别妨碍板书;或用图钉钉在小黑板上,用绳子挂在窗户边,但这样学生不好观察,老师不好整理;老师范画时,画面小了后面同学看不见,画面大了老师掌握不了尺寸或平衡不了画面,特别是画高处时,老师需踮着脚尖,伸直胳膊,像跳芭蕾,还要小心头上的颜料、墨汁掉下来,一堂课下来简直是腰酸腿痛。后来有了多媒体,可轻松了。
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电脑多媒体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但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媒体——粉笔、板书、小黑板、自绘挂图、自制教具。更不能为了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代替师生互动、交流、生成、探索、实践等鲜活的动态过程,过多过滥地使用,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四川省什邡市南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