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的化身——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形象浅析

2016-11-26 04:02:57石偲璐
长江丛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美和人性美天保

石偲璐

爱与美的化身——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形象浅析

石偲璐

读罢沈从文先生的乡土小说《边城》,我仿佛看到翠翠正站在溪边渡口一块最高的岩石上,翘足抬头,举目远眺,向远方天水相接的江际望去,搜寻她心上人二老傩送的踪影,企盼着他早日归来。可很久也未见他归来,但她仍然立着等着,不肯离去,站成了一尊美丽动人的望夫石。

在沈从文先生的乡土小说《边城》中,其女主人公翠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何以使我如此竭尽谀美之词为之称颂?

她是一个美得令人不能不爱,又使人爱得显得更美的,充分体现了湘西别具一格的,融爱与美于一体的,集人性美和人情美于一身的,典型的湘西人形象。

小说一开头就以精致生动的笔调揭示了翠翠不仅出生美,人长得美,而且名字也取得美。翠翠的出生多美啊!因为在湘西这片古老得近于洪荒的土地上,她竟然是作为她父母真挚爱情的结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翠翠的人多美啊!因为她不仅人长得美,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她同别的湘西人一样有着同样的一颗爱人之心。翠翠的名字多美啊!因为她的名字饱含了她爷爷对摆渡这份平凡工作的执著和对渡口四周翠色逼人的自然美景的热爱。

小说在她一出场,作者就通过她的外貌对她可爱的美和美的可爱作了精致而全面、生动而传神的饱含自己全部深情的描写: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

这段对翠翠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既形象传授地描绘了翠翠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让人看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反映出了其童年生活的特点。其实,翠翠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也是普通湘西人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古老湘西普遍的平民百姓的儿童的形象。到过古老湘西的人,看了那里儿童,就会感觉到翠翠的外貌和性格,几乎是集中了古老湘西少年儿童所有特点,她完全算得上是古老湘西少年儿童的代表。翠翠这个形象大有生来就为人所爱的天性,因而让人看了不由得产生一种特点的美感,被她所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不由得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爱怜之情。

然而,更能体现翠翠身上典型湘西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品格的,还是她的爱情悲剧,从她的爱情悲剧中表现出来的纯真和坚守。

首先,翠翠的爱既真诚又纯洁且坚贞,表现为她对待爱情上没有任何别的私心和杂念。她对二佬傩送仅仅是因为爱而爱,却并不因为他是万贯家财的掌水码头顺顺的儿子,同时也并不考虑自身的贫穷。当她知道大佬天保也对她有“那个意思”并主动发起攻势时,她也没有将就,足见她的爱之真、纯、贞。这与湘西人的重情轻财的人情美和人性美都是相映衬的,是完全吻合的。正因为她的爱如此的真、纯、贞,因此她才显得更美。

第二,从她对待天保和傩送两兄弟的方法和态度上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也充分体现了她的爱之美,她的爱纯朴而高尚,她本人也因这美,才更显得可爱。一方面,她对二佬傩送的爱是毫不含糊的,另一方面,她又怕因选择傩送而对天保造成伤害。她深深地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会在天保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大作用,但她又不能不拒绝他,因而她举棋不定。可见她对天保虽然不爱,但却很爱护,由此可见她的心是多么的美啊!她的爱是多么的纯朴又高尚。这又怎能不更激起人们对她的爱呢?既爱护自己,又爱护别人,这就是湘西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本质,而翠翠则可谓把这种人性美和人情美集于一身,把它们融为一体。

第三,翠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爱的执着和坚守,也充分体现了古老湘西人纯朴善良的风土人情。她对爱的痴痴守望表现了湘西人在道德和良心上的执着和坚守,体现了其人性和人情的可贵品质和光彩照人。

这种执着和坚守,集中表现在金钱面前的纯朴和态度。请再看其中这么一段:

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啊!原来是这样的“争执”,这样的“争执”一定会让现代文明的大都市人所不可思议,但它但充分体现了湘西人特别的人性和人情的美质。如此之类的事,小说中别处还可找到很多,作者对这类事的叙写可算是不厌其烦的。就算是在那个肮脏不堪、为世人所不齿的妓院里,这种人情美和人性美仍然得到充分的表现。足见在这块近乎洪荒的湘西土地上,这种动力人心弦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它们都在翠翠这个小姑娘身上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和升华,换句话说,翠翠也可算得上是古老湘西纯纯朴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结晶。

因此,从我的阅感与理解来看,沈先生创作《边城》这篇小说的目的,其实并不只是为了向世人讲述一个凄婉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主要是为了借翠翠这个形象,或者说是以之为载体来表现和赞美在湘西这块近乎洪荒的土地上所特有的、别具一格的、融爱和美于一体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这样的美是当时的繁华大都市所找不到的,是这种繁华的外衣下所掩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人心之险恶等永远无法企及和比拟的。那么,翠翠无疑就是这种爱和美的统一体,是爱和美的化身。

因此,虽然这故事表面上看来是一出悲剧,是一个让人感到无限凄婉悱恻的爱情悲剧,但是,对作者和社会来说却是喜剧,因为在湘西这块近乎洪荒的土地上,他找到了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大都市所无可比拟的,别具一格的,融爱和美于一体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为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高度繁华的大都市的现代文明里所掩藏的人性危机和人情危机,体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学院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美和人性美天保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Teacher dedicates herself to educating kids in mountainous town 90后“孩子王”用美和青春谱写出大山的回音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阿来研究(2019年2期)2019-03-03 13:35:00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绿色中国(2017年19期)2017-05-25 13:25:08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甘肃林业(2016年4期)2016-11-07 08:56:56
论三毛作品中的人性美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3:03:52
美和温暖
安徽文学(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