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有所为──从功能目的论看文学翻译

2016-11-26 02:42李姝瑾张丽妍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接受者目的论译者

李姝瑾 张丽妍

译有所为──从功能目的论看文学翻译

李姝瑾 张丽妍

功能目的论以译文功能和目的为核心来诠释翻译活动,赋予译者更多抉择的权利,无疑会在文学翻译中引发新思考。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翻译策略,更具灵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功能目的论 目的 文学翻译

一、前言

在丰富世界文学宝库和增进人类文明发展中,文学翻译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传统译论认为,文学翻译中原作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译者应忠实再现原作的内容、语言结构和美学效果。而在实际翻译中,忠实只是一种理想,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使文学翻译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从对已有文学译本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同一作品的翻译,不同的译者可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同一译者在面对相同文学文本时,也会因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如何来研究并解释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着手来探讨文学翻译。目的论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它从译文的功能和目的出发来诠释翻译活动,赋予了译者更多抉择的权利,无疑会在文学翻译中引发新的思考。

二、功能目的论简述

德国的功能翻译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创始人卡塔琳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中将功能类别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试图创立基于原文及译文文本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提出把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行为”的概念,将翻译解释成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Holz-Mänttäri & Vermeer, 1985:4; Nord, 2004:13),涵盖了包括不涉及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所有跨文化转换。汉斯·弗米尔在前两位学者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功能派主导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ie)。

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委托人翻译纲要的要求,并结合译文的目的和预期功能来选择翻译策略和译文表现形式。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循的最高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4:124)。因此,译者有权依据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按照译文特定原则的要求适当对原文进行灵活处理,以满足译文目的的实现。在译文接受者问题上,目的论非常强调接受者的作用。弗米尔认为,每一个译文都指向一定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而一个翻译的成功与否要看译文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发挥了其应该实现的功能。因此,在目的论框架下,译者要对译文接受者的心智态度和接受视域要非常了解,才能使自己的翻译为接受者所接受。目的论对原文地位的解读与传统翻译理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原语文本不是左右译者决定的最重要的标准,在翻译中译者可以从原文中选取对实现自己理想目的有帮助的信息,使用适合既定目的的表达方式将所选信息传达到目的文化中去。在翻译问题的处理上,传统的做法是以原文为起点,译文为终点,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从语言语篇层面开始,到文化常规最后到语用语境来进行翻译问题研究。这样把原文作为起点的翻译过程通常以原文为标尺,以等值的译文为鹄的,等值往往是追求的目标。而功能目的论则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把立足点首先放在译文的目标和功能上,即从语用层面出发先确定文本翻译类型;然后将原文中需要照原样重现的功能因素和那些需要根据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心理期待、交际需要以及媒介指示等因素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最后,若有必要才考虑语言语篇层面的差异问题。在这种按功能层级从上而下研究翻译问题的过程中,翻译目的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围绕于此,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策略,其最终目的是要促使翻译目的和功能的实现。

在功能目的论的参照下,翻译过程及其中的诸多要素都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中出现了新的意义,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带来借鉴。

三、功能目的论与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其形式体裁、写作目的、手法风格、读者对象等都与非文学作品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具体看来,在文学文本的翻译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一)文本效果

文学作品对读者而言可以产生特有的艺术美感或诗意效果。这种效果往往依赖于文本接受者的文化知识、情感活动、社会文化环境和阅读视野。而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在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期待上可能大相径庭。在一些情况下,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未能充分重合。这样,译文将无法实现原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因为译文接受者不能把自己的背景知识与文中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因此,译者要让译文在译语环境中达到原文在源语中的效果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二)文本世界

与非文学文本描述现实世界不同,文学文本描写的通常是与现实并非有着一一对应关系的虚构的事物或现象,如《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同时考虑文本世界与源语文化现实的差距以及文本世界和目标语文化现实的差距。而这种文化差距往往十分复杂。

(三)文本语码

一般而言,文学语码不仅包括韵律、句法、诗体、宏观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文体特征,还包括人物塑造、观点表达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对非文学文本而言,语言在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各个层次都是格式化、约定俗成的。在文学翻译中,尽管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在传统修辞手法上可能存在共同点,但其文学代码因素却由作者决定,其文体表现手法也可能因文化的制约而呈现出不同。这就是说,同样的文体手法只有在相同的文学背景下才有相同的文学效果。因此,译者即使采用作者在原文中使用的文本语码和文体手法,也未必能使译文发挥与原文同样的功能。

文学文本以上几方面特点常给翻译带来额外困难。而在文学翻译的研究上,传统译论往往没有考虑到文学文本的这些特点,普遍以忠实为翻译准则,认为译者应该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风格和形式,往往导致语言和结构的机械复制与照搬,有的译文可能会因文化背景和接受者预期心理的差异而令读者无所适从。事实上,作为一个审美接受与生产的理解再现过程,文学翻译是一个由作者、作品、译者、译文和读者构成的动态整体,而鉴于文学翻译的特殊特点,译者的主观成分在翻译中往往能充分发挥。从以往的文学翻译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译者可能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种不同除了由译者的风格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外, 还往往源于译者所希望达到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功能目的论来研究和分析文学翻译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它是一种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译者、接受者的作用和原文地位等都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下出现了新的意义,可以为译者翻译策略的灵活选择提供可行性途径,以及为我们开展文学翻译批评提供借鉴。

功能目的论否认了译文与原文间的从属关系,从目的和功能出发来研究翻译问题,译者就回避了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两难处境,使文学翻译不再仅仅是一种基于“求真”与“求美”间的协调艺术,而是一种基于文化抉择,译者“操纵”译文成功进入目标文化系统的选择性艺术。若译者的目的是传达源语文化和语言特色,那么他就可以采用直译或异化的手段;相反,若其目的是为了让译文在译语环境中发挥与原文在源语语境中相似的功能,让译文流畅易懂,则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事实上,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不同的翻译方法往往取决于不同的目的,而即使同一译者, 面对同一作品的翻译,如果翻译目的不同的话, 也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正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目的决定手段。因而,在文学翻译分析与批评中,我们不能刻意强调某一种方法而否定其余的方法,应该结合译者的目的来看待问题。

四、功能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借鉴

功能翻译理论以译文的功能和目的为核心来诠释翻译活动,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翻译程式,赋予了译者更多抉择的权利,无疑会在文学翻译中引发新的思考。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一旦选定了翻译目的,在翻译中做出的抉择就会更加科学;翻译策略将更具创造性;而批评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翻译也能也可以跳出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相互攻诘的圈子而更科学的分析看待,呈现出更大的理论包容性。以下将以实例为证来看看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借鉴。

(一)翻译抉择的科学性(以英译李清照《声声慢》的叠字翻译为例)

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1:Seek, seek; search, search;/Cold, cold; Bare, bare;/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译文2: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译文1视原文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形式与节奏,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接连使用了七个叠词,重复了原文的表面形式。然而,这种字面上的简单重复显得机械而生硬,完全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意思也和原文大相径庭。原文的主语是作者本人,而译文1的译法会让英语读者误读为祈使句,将译文误解为“你去寻吧,你去找吧…”,在译入语境中丝毫传达不出原文作者愁苦凄清、百寻不见的无助心绪,保留了形式却牺牲了意美。译文2是许渊冲的翻译。许渊冲曾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表明其翻译目的,“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2006:1)本着这样的翻译目的,译者考虑到诗歌翻译的实际目的以及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从实现译文的功能和目的出发,通过增补诠释的方法,将第一人称“I”补出,并运用平行结构 “I look for”, “I know”,“I feel”,并列词组“what I miss”, “what it is”, “so drear”, “so lonely”等来再现汉语叠字的效果,使得译文更加科学,既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又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音美和形美,让目标语文化中的读者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实现了其将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传播到世界的翻译目的。

(二)翻译策略的创造性(以庞德英译《河上商之妻:一封书信》片段为例)

原文: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译文:At fifteen I stopped scowling, / 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 / For ever and for ever and for ever. /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

原诗后两句中“抱柱信”与“望夫台”均出自中国民间传说,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这句诗借诗中叙述者的口吻说,她愿与丈夫长相厮守,从未想到会有分离的一天。在庞德的译文中,“抱信柱”和“望夫台”的典故形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For ever and for ever and for ever.”庞德别出心裁地将此与上一句“愿同尘与灰”(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相连,突出河上商之妻对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誓言:唯愿自己死后化作尘土,与你生生世世永远相伴。若从传统译论的忠实标准来看,庞德的翻译实在算不上忠实,事实上,其翻译颇受中国学者非议。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庞德的翻译根本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翻译,而将其归为改写之列。而笔者认为,从目的论来重新审视一下其译作,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庞德,冰释我们对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诸多疑团。首先我们得了解庞德想通过他的翻译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结合庞德所处时代的文学状况我们了解到,其诗歌翻译是带有鲜明目的的,即“通过翻译实现对维多利亚诗风的革新”(祝朝伟,2005:97)按照目的原则,译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可以实行一切可行的手段。笔者认为,这种手段实际上就是译者创造性策略的运用。

五、结语

当前文学翻译正处在译学研究的分水岭,各种思想得以不断的重估和修订,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方向。从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来研究文学翻译可以极大扩展其视野,深化其内涵,丰富其方法。功能目的论从译文的目的和功能出发,避开传统译论直译与意译、归化和异化之争,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程式,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在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视角下,译者的抉择权更为自由灵活,文学翻译行为更有目的性与科学性。同时,文学翻译批评也可以跳出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相互攻诘的圈子,呈现出更大的理论包容性。这对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翻译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文学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2.

[2]祝朝伟.构建与反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81~105.

[3]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3~93.

[4]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Z].张美芳,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李姝瑾,女,讲师,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古诗词曲英译、典籍翻译;张丽妍,女,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听说、大学英语。

猜你喜欢
接受者目的论译者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