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文化开发再思考
——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2016-11-26 02:42丁海江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长阳清江旅游业

丁海江

民族旅游文化开发再思考
——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丁海江

民族旅游以其独特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民族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再造,增强民族认同感。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灵魂。本文主要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民族旅游文化的研究为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对其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状况作简要概括。

民族旅游文化 开发与保护 长阳

民族旅游,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将其定义为:针对在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族的群体,由于他们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1]。民族旅游的要义是观光对象的少数民族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由于文化所独有的性质及功能,在民族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成为最能代表和反映该地民族本质特征的符号。民族旅游文化,是指对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开发、加工、改造,以形成吸引游客的民族旅游项目[2]。它必须根据本地域、本民族的特点而设置,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区的民族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一、民族旅游开发的意义

(一)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跨文化传播增强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民族地区居民在旅游者介入之前,由于缺乏与其他地方、其他文化差异的比较,因而很难发觉自己的个性。在民族旅游中,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族群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及自我表述的关注。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意识,凝聚了民族向心力。

(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东西,而是被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各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旅游市场需求的扩大获得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得到维护和管理等。总之,所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族群文化复兴的契机,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和舞台。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旅游发展的推波助澜中复制、再造作了最有力的说明。东巴文化的传习复制,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承、复制,而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添加进了新的成分和内容。这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借助发展旅游业的契机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四)推动旅游业发展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民族村落、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二、长阳民族旅游文化的现状及对策

(一)长阳民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1984年7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长江支流清江中下游,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

长阳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的情况也相对较好。A级景区创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继清江画廊获得5A级景区后,天柱山、麻池古寨、丹水漂流被省旅游局授予3A级旅游景区。长阳县连续被授予“湖北旅游强县”,并被表彰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先进县”。5A景区清江画廊被表彰为“全省十佳景区”,荣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长阳旅游业为长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综合效益日益突显,但也存在一些阻碍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转型升级。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无法满足需要。交通不便是制约长阳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旅游公路通畅度不够,景区可进入性较差,不仅游客在途时间长,而且严重影响了各景区连线经营发展。同时,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接待游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不足。

二是旅游景点分散,资源整合不够。县域境内既有自然类的山水风光、又有人文类的古迹景观,但空间布局相对分散,未形成集聚效应。

三是旅游与生态文化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长阳是巴土文化的摇篮,虽然近年来对巴文化、土家文化及民俗等资源有一定程度的研究挖掘,但尚未培育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也未形成长阳独有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四是龙头带动作用不够显著。清江画廊作为全县旅游业的龙头,对其他景区及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显著,5A品牌还没有更大程度的发挥综合效益。

(二)对策建议

(1)提升地位,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地方名气,聚集地方人气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长阳各方面的优势聚集,最突出的优势应该是文化旅游业,政府部门应大力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城市、大市场”的战略,在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时把旅游业提高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并给予优先发展。

(2)明确定位,将长阳规划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示范县。长阳拥有19万年前的“长阳人”、巴人发祥地、秀美的清江河、以撒叶儿嗬为代表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A景区清江画廊、3个3A景区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宜昌市旅游总规修编中应把长阳作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示范县予以全方位的重视和支持。

(3)整合资源,建立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一是要建立市级协调议事机制,实现长阳及各县市区旅游与全市旅游发展的良好对接和全面融入。各个县市区旅游发展的单打独干制约着大宜昌旅游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结合规划修编,设立常态化的市级协调议事机构,全面统筹协调宜昌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二是要制定统一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全市旅游发展投入机制。长阳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县份,因自身财力的限制对旅游业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宜昌市可适当在政策、资金、项目、税收、国土等方面对长阳旅游业发展给予更多的倾斜。同时,制定出台统一的招商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三是要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线,统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相协调。在修编旅游总规划时要适当考虑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工业、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配套产业支撑。

(4)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体系。一是要支持清江画廊5A景区做精做强。清江画廊作为宜昌市3个5A景区之一,虽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因受区位交通条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在综合实力上还有一定差距。二是要加大长阳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三是要重视和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新业态,对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意义重大。四是要重视和支持旅游名镇、名村的创建和星级农家乐的发展。

[1]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长阳清江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张文胜《清江帆影》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长阳专题办公会召开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清江月
长阳富硒生态茶园开发探析
鱼跃清江 广场舞
2016长阳音乐节工作协调会召开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长阳土家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