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扎”第一线的报告
——沈洋及其《万物生》

2016-11-26 02:29白庚胜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昭通万物作家

◎白庚胜

昭通文学研究

来自“深扎”第一线的报告
——沈洋及其《万物生》

◎白庚胜

主持人语:沈洋是昭通作家群中70后的代表性作家,他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反响,被认为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认为:“小说紧贴大地脉搏,富有生活趣味和时代气息,同时又有历史沧桑的纵深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而昭通的本土作者刘仁普则认为:“《万物生》不仅仅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一部乡土小说,一部写新农村建设的小说,它更是一部反思小说,一部觉醒小说。在当下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农村问题的出路和发展俨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刊发这两篇文章,希望引起更多读者、评论家来关注《万物生》。(李骞)

正当全国文艺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沈洋推出了新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万物生》。我以为这是来自深扎第一线的最新收获,值得认真研讨,以推动创作、促进繁荣。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宣部等五部委随即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对此,中国作协积极响应,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团结引导广大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努力把扎根人民、学习人民、服务人民、讴歌人民的任务落到实处,责成创联部定点深入生活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选题,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一批创作项目。云南省昭通市青年作家沈洋积极响应,主动深入到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村挂职,体验生活,在以往准备五年的基础上,历时一年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万物生》。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永丰镇工作期间,沈洋同志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感受到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艰辛,感受到农民创业的艰难,更得到农村纯朴民风的浸润。他没有忘记自己文艺工作者的身份,一直利用工作之余收集素材,深入思考。作品以鹤镇为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以工作队队长文雅琪一家三代在不同历史时期到鹤镇开展群众工作为主线,见证苹果村的变迁,书写了一个村庄在挣扎中蜕变的轨迹,彰显了苹果村村民和各色人等的世态人心、人性美丑,张扬了中国农民百折不挠、坚韧抗争、敢于创造的拼搏精神。

作品还全景式展现新世纪的年轻基层干部驻村蹲点、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帮民办事、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引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绚丽画卷,努力破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如何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精神文明和道德素质的密码,真实塑造了一群有矛盾、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有热血的基层干部,以及一代热爱生活、艰苦创业、纯朴善良,不仅追求物质富裕,更追求精神丰富与自由的新型农民形象,描绘了当下农村大建设、大发展、各种矛盾交错复杂、各项农村事业大发展的生活图景。

《万物生》以较小的开口展现宏大的场面,从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到百姓鸡零狗碎的琐事无不涉及,凡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工业发展等尽行反映,从时代变迁的阵痛展现了社会转型期的人性扭曲与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小说紧贴大地脉搏,富有生活趣味和时代气息,同时又有历史沧桑的纵深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昭通人杰地灵,曾诞生国学大师姜亮夫等一大批雄才俊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涌现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先后有夏天敏、雷平阳两人获得鲁迅文学奖,潘灵、樊忠慰两人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黄玲、李骞、潘灵三人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胡性能等多人获得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不仅夏天敏、宋家宏等一批拓荒者开启了昭通文学的新篇章,而且刘广雄、傅泽刚等一批移居昆明的昭通籍作家创作成果丰硕,在国内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天,昭通仍活跃着一大批作家作者,他们继承传统,勤学善思,敢于创新,坚韧执着,扎根一线,潜心创作,又为昭通文学争得了荣誉。

青年作家沈洋便是昭通作家群中的一员,他长年在基层工作,先后担任过初中教师、中学校长、乡镇机关文秘、报社编辑记者,还曾在市区党政机关工作。近六年来,他一直驻村体验农村生活,先后以金沙江水电开发移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民生改善等为生活现场,以展现溪洛渡水电站十年移民的艰辛历程和移民干部群众的巨大奉献,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他乡是故乡》。彝良9.7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他又冒着生命危险挺进地震重灾区深入采访十天十夜,历时两年创作出长达四十余万字的两部长篇纪实文学。鲁甸8.03地震发生后,沈洋再次冒险深入灾区采访,创作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积极组织编辑地震文学专刊,参与组织文艺界开展募捐活动。

这些复杂丰富的阅历,不仅锻炼了沈洋个人的工作能力,也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近年来,他已在《中国作家》《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散文选刊》《黄河文学》《四川文学》《广州文艺》《橄榄绿》《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小说集《红裙子的流向》《穿透瓦房的阳光》、长篇小说《大救驾》、长篇纪实文学《彝良大地震》《遥远的洛泽河》《他乡是故乡》等七部。其中,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编剧之一)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还被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列为第三十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十部优秀影片之一,入围第三十五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金像奖”竞赛单元,获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入围奖。有关作品曾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省政府文艺基金奖一等奖、特别贡献奖。

这些成绩对沈洋同志来说只是起点。目前,他仍继续坚守在鲁甸地震重灾区,帮助灾区群众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并依旧心系文学创作。值得祝贺的是,他申报的地震恢复重建选题又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2015年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我相信,两年之后,他那反映地震恢复重建的新作品又将面世。

这里,我所要寄希望于各方面的是:

一是各地作协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继续做好团结引导、联络协调和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工作,积极组织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二是作家朋友们要倍加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深入基层生活,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多关注群众的生活状态,从广大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新思维、创新手法,力争在高原之上创高峰,以回报时代、奉献人民。

三是沈洋同志能以长篇小说《万物生》为新起点,取长补短,克服以往的不足,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作者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责任编辑:徐晶

猜你喜欢
昭通万物作家
作家的画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