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区四合院保护困局与对策初探

2016-11-26 02:06:44胡爱华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胡爱华



榆林城区四合院保护困局与对策初探

胡爱华

【摘 要】四合院作为榆林城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四合院的保护要作为保护榆林城区的重中之重。坚持对榆林地区的科学发展,从环境、规划等多各个方面同时着手,以保证榆林城区四合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榆林城区四合院 保护困局 对策初探

一、前言

本文通过概述榆林城区四合院的现状,致力于从多个方面同时加以措施保护榆林城区四合院。就榆林城区四合院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措施,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对榆林城区四合院的环境以及各个方面加以保护。并且初步提出一些有建设意义的策略,帮助榆林城区四合院的保护问题成功走出困境。

二、榆林城区四合院保护困局

(一)人为破坏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成为大多数人们休闲的方式之一,名城古镇也成了人们选择出行的胜地,与此同时,大量的游客涌入榆林地区,参观四合院。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看,一时间大量游客的涌入毕竟会造成一段时间内当地地区的生态不平衡,加之一些在旅游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使榆林地区的四合院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加之一些历史因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这些建筑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目前看来,城市用地的不足,也使得一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口数量居高不下也导致了人们迫切的追求现代化建筑,而忽视了对于城区四合院的保护。

(二)外界环境因素

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突出,榆林地区从原来水土肥沃的地区逐步变得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逝问题逐年加重的地区。一系列的环境因素也导致了这个本来生机勃勃的地区变得略显死气。而不得不说,榆林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旅游收入降低,没有了经济来源的榆林地区就无法更好地对榆林地区的四合院加以修缮和保护。

(三)社会问题

虽然榆林的四合院被评为了历史名城,但是由于缺乏保护力度,没有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人们在潜意识里没有意识到榆林地区四合院的珍贵。导致了人们不加以保护,本身就很脆弱的四合院在没有妥善的保护情况下,它的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们可想而知。

三、榆林城区四合院保护的措施

(一)加强居民游客思想教育

对于坐落在城区的四合院来说,依靠城府或者一些团体去保护效果微不足道。四合院的保护主要要依靠周边的居民还有前来游玩的旅客。加强居民的思想教育,倡导游客们绿色出行,生态化旅游。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了解到榆林地区四合院的历史价值普及历史知识。对于游客,当地的导游一定要做好事前沟通,让游客对榆林地区四合院的价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景区配备讲解员和文字图片资料,以辅助游客们观赏。在观赏的同时让游客们潜移默化的形成保护历史名城的观念。

(二)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制定

榆林地区的环境保护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往往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无法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遇到破坏四合院的行为时,我们要用法律法规去约束规范这样的行为,起到一个积极的震慑作用,政府对于当地的历史名城生态景点都要积极的加强立法。法规的约束加以思想观念的双重约束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并且也要加强对历史名城后期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规范,制定修缮的时间段,维护的措施等等。从平时的保护到未来的长期保护都以法规的形式做一整套的计划策略,才能万无一失。

(三)景区自身的保护措施

人的思想意识和法律法规也总有约束不到的地方,那么对于景区的保护,景区自身也要加强措施,景区配备保洁人员和景区监督人员。保洁人家的数量随着景区的容纳人数变化,以保证景区的环境卫生。景区的监督人员,主要是针对一些破坏环境和建筑的问题加以监督。时刻提醒附近的居民和游客规范自己的行为。景区分时段播放对于保护景区相关的广播。比起严苛的法律法规,景区自身的监管和保护的效果有比较突出。

(四)用整体的眼光进行治理

对于榆林城区四合院的保护并不是单单的针对几处四合院进行保护,要注重整体性,四合院也是榆林地区的一部分。只有整体的协调发展,四合院地区才能更好地发展。不要割裂四合院地区和整个榆林地区的关系。用整体的眼光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对榆林地区四合院进行合理科学的保护。注重保护历史原貌的同时也要与现在化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旅游需要增添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对于四合院的构造不加以过多的改造,尽量保留其原汁原味。

四、结语

文章从目前榆林地区四合院保护的困境入手,分析造成榆林地区四合院环境破坏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几点对策。作为历史名城,榆林地区的四合院不仅仅代表一个旅游景点,更是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一个地区的文化。保护榆林地区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通过对历史名城的保护,向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表示敬意。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榆林地区四合院的面貌一定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慕云舒.榆林四合院现状调查分析与整体性保护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3).

[2]王小莉,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榆林四合院民居的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学位年度).

(作者单位:榆林市古城文管所)

作者简介:胡爱华(1981-),女,陕西榆林人,大专,文博助馆,研究方向:文物(古建,四合院,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