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思
从“虚一而静”论荀子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批判
张思思
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更多的吸收了百家的学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军相属,不遂大道而管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荀子厌恶乱世的政治,同时又看到各家学说的弊端,于是自己著书立志。荀子《解蔽》篇中,荀子批判了百家之说又集百家之说。荀子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认识上的片面性是因为人之自为和其所好使人滞于一隅所致。荀子“解蔽”就是要破除百家认识的片面性,达到认识的全面性,即达道。而达道的方法就是“虚一而静”。当心达到“虚一而静”的境界时,我们就可以“解蔽”,获得大清明。
荀子认为“虚一而静”是指心的三种不同行为:心虚,心一,心静。
何谓心虚?荀子曰:“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臧,谓之包藏,就是我们心中可以藏有已经知道的知识;虚,虚心也,就是我们要虚心的接受新事物,不先入为主,不要以所藏的知识来阻碍即将接受的新知识。荀子的藏与虚相互存在,我们既要拥有自己的旧知识,又要虚心地接受新的知识。
何谓心一?荀子曰:“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壹,专一也,指学习认识一件事物;两,即同时兼知,指学习认识多个事物。人天生就有认知的能力,我们用心专一认识一件事物得到知识,也要同样用这份心去认识另一件事物得到另一个知识,不能有偏颇。壹和两相互统一融合,而不是对立的。这个时候的一就是以同样的心去学习各种知识,最后达到大一统的状态,克服了认识的片面性。
何谓心静?荀子有云:“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并不是让心不动,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但不能让动扰乱了心静。心静为主,主观上保持静能让我们头脑保持清醒澄明,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外界的干扰,专注自己的内心,客观全面的观察事物的种种变化,从而得到知识。
人通过心的“虚一而静”,才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即“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牟宗三认为“虚静是道家的功夫,荀子这话就来自道家。无的境界就是虚一静,就使我们的心灵不黏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荀子的“虚一而静”最终效果就是使心不黏附某物,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致虚”就是空虚其心,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私念,“静笃”就是坚守清静,顺应自然。老子的致虚静笃本是修身的方法,但通过这两者则可以知常,知常后乃知道,就可以正确的认识自然万物。荀子的虚是指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尽管心中已有所藏,但我们仍要虚出心来接受新的知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空虚其心,排除蒙蔽心灵的私念,这一点荀子是接受了老子的虚的观念。在另一个程度上,荀子和老子的虚和静表现出了本质上的分歧,荀子认为静是心静,不因为动妨碍自己的心认识事物,心静能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澄明,克服外界的干扰。但老子的虚静是为无为服务的,是不要任何知识,因为任何知识都会使我们的心蒙蔽躁动,是一种消极的修身方法。而荀子在此对老子有所批判,荀子认为虚静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是一种积极的认识观念。此外,荀子认为我们想要达到老子那种绝对的虚静是不可能的,因为认识能力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完全的虚是不存在的。同样静并不是不动,而是在动中保持心的静,静并不是抛弃一切的静,而是为了我们为了认识事物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荀子进而从藏中发展虚,从动中发展静,我们可以藏一部分,虚一部分,继而藏虚结合来去除心的蒙蔽,同时在动中保持心灵的静,将动静结合起来。荀子的这种思想也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经世致用状态,为人全面的认识这个世界服务。
庄子同样在《人间世》中谈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也提到虚字,认为气虚方能心斋,郭庆藩疏:“如气柔弱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虚就是要去除一切杂念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应万物,庄子力在消除物与我的差异,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状态。荀子在吸收庄子虚的思想时,对其也有所批判。荀子认为心虚是好的,能让我们出去偏见差异之心,但如果虚仅仅是寂泊忘怀的话,那样虚的最终作用就没发挥出来。荀子的心虚主要是为了制割大理而为君主服务,把虚功利化了。在这一方面
【摘 要】荀子的“虚一而静”更多的吸收了道家的去私除偏的思想,从而为自己的认识论服务。同时荀子也批判消除了道家“虚”“静”“一”的消极方面,转而把其发展为自己积极的认识观,在儒学思想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虚一而静 道家 积极心态 消极心态book=3,ebook=9可谓是对庄子的虚的另一个方向的吸收与发展。
对于一,《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学术界认为这是老子在讲宇宙的生成,重在论道。一既是道,道混沌而成,独立无偶,故为一。荀子不以两害一,要求以同样的专一对待一切事物,可以说吸收了老子一的思想。老子的一是没有万物的差别而统一存在的,没有此与彼的差异而只有万物一体。荀子把这种宇宙观引入到认识论中,由宇宙的一得出人心的一,人的认识也应该没有差别而统一存在,因而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心不以夫一害此一,否则就会蔽于一曲。庄子也在《齐物论》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庄子的一指物作为整体而为一,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一穷尽了所有的理,万物之理没有差别都在一的范围内。荀子的一吸收了这个无差别的一,认为世间万物都为一,因而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以夫一害此一,并且心一的结果和庄子一的结果相同,都是知通。老子和庄子的一都是为了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与自然界相融合,但荀子认为一的目的只是为了心认识物积极的对待治理物,荀子的一再次体现了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综上所述,荀子的“虚一而静”解了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的蔽,去除了道家消极意义上的“虚”“静”“一”,转而用积极的心去对待虚一而静,让我们达到大清明的状态去制割宇宙大理,为社会服务,这是一种儒家的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M].长沙:岳麊书社,2001.
[2]郭沫若.十批判书.对荀子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梁启雄.荀子简释.解蔽[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郭庆藩.庄子集释.人间世[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