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6-11-26 01:31陈伟容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宏观跨学科层面

陈伟容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修辞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陈伟容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本文基于《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一书及其他修辞学著作,论述修辞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契合点。

修辞学;跨学科;语言政策

1 简介

《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一书的作者是温科学教授,该书是修辞学的重要专著。作者以西方修辞学为参照,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修辞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以哲学性思考贯穿全书。全书分为六章,作者首先回顾了中西修辞学的历史演进进程,接着研究现代修辞学的思想渊源、构想和结构体系。此外,作者还洞察到现状修辞学的拓展领域,指出其跨学科属性,并在最后一章为阐述全球化时代中国修辞学的转型,提出新构想,为修辞学研究者指明研究方向。本文基于修辞学一书及其他修辞学著作,论述修辞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契合点。

2 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社会交往模式呈现的多样化,用单一的理论或方法解释或描述社会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而应采用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需要借鉴语言学、文学批评和言语交际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要借鉴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律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将修辞学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结合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学科。

学术研究应该立足于时代背景,既要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也不能忽视宏观层面的研究。切合时代背景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做学术研究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体现时代特征。在书本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全球化时代做修辞学研究的新构想和方向。我们应该从宏观角度去审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借鉴西方修辞学的体系,完善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理论体系,扩展研究领域和课题。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发生变化,加上现代信息媒介的影响,社会交往模式呈现多样化,因此我们既要从微观上分析单个交往模式的特征,又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当前,社会心理修辞学和经济修辞学等新兴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一个提倡竞争,进行改革的社会中,具有熟练的修辞技巧、能言善辩的人将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修辞活动本质上具有竞争的思想,而论辩本身是一种竞争模式”(温科学,2009:321)。在书中,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提到如何在培养修辞能力,但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可行的操作方法。如在第六章中,作者通过举例说明律师如何通过修辞进行辩护,将修辞学的理论与实际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启示读者如何通过修辞发现事实,认识真理。即律师为了准备一个案例,“首先搜集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温科学,2009:324),这体现修辞的论证功能。其次,“创造一个信息涉及对掌握的事实进行批判思考”(温科学,2009:324),这体现修辞学的“构思”过程。此外,在争辩中遇到冲突需要用修辞的方法获取新事实,更好地传达信息。这些流程不仅适用于律师辩护,也适用于学术研究,同时也适用于日常的论辩。作者将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论述方法,给读者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训练方法。

当前,受修辞学跨学科研究启发,语言政策研究也具有跨学科性质。有学者(如张卫国,2011;黄少安&苏剑,2011)运用经济学原理,如人力资本理论和博弈论等,来分析语言政策的制定、发展模式和实施效果。同时,语言政策研究与教育学也有契合点,即研究语言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施行情况,即语言教育政策研究。我们可以利用教育学原理来分析语言教育政策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开阔思路,关注跨学科研究,我对语言政策的研究范围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浓厚的研究兴趣。

此外,当前语言政策研究学者积极倡导构建其学科体系。修辞学基于哲学的学科构建和借鉴西方修辞学体系的做法,对语言政策研究学科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相比西方语言政策研究,我国对语言政策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语言政策研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学者们渴望为语言政策研究在学科领域争取一席之地。但是存在的疑惑是:中西国情不同,基于西方语言政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而构建的中国语言政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否可行?学习和借鉴西方理论和学科体系不能盲目,应注意实现本土化或理论创新。

再者,作者在书中强调宏观修辞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语言政策研究有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的语言政策研究需要更关注宏观层面的研究,关注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和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关注语言政策如何在整个社会中发挥效用。正如修辞学研究既强调宏观研究,也不忽略微观研究一样,语言政策研究也需要考察社会语言政策和学校家庭如何回应语言政策等微观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使语言政策研究具有系统性,使语言政策发挥实际效用。

3 结语

修辞学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能与不同学科课题结合。而在我所感兴趣的学科和课题里,也有不少的学者从修辞学寻找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如修辞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结合,梁琦秋(2012)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章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视野,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全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网络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功能意义。关于英语变体与修辞学的研究,姜亚军(2004)进行了跨学科的元科学研究,以比较修辞学的研究成果为参照,考察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探究其在切入点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以促使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作为一门语言研究学科不断成熟。世界英语研究兴起于80年代中期,当前学者还在构建其学科构架,而比较修辞学的介入,能为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考察。

[1] 黄少安&苏剑.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命题[J].学术月刊,2011(9):82-87.

[2] 姜亚军.英语变体研究与比较修辞学的接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3]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 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分析——一个综述[J].经济评论,2011(4):140-149.

H03

A

1672-5832(2016)10-0059-01

猜你喜欢
宏观跨学科层面
明清史宏观研究的问题意识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宏观把握 微观提炼——我的楹联创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