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妮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生如蚁如何美如神
——浅谈《篡改的命》
陈佳妮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我几次禁不住流泪。作者东西在采访中也说,他写到最后把自己写哭了。汪槐和汪长尺两代人苦苦挣扎,费尽心机,不惜一切,想改变汪家的命运,最后真的改变了吗?小说的语言简洁直白,又带点黑色幽默。作者运用了许多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使人读来倍觉亲切,但说这些流行词的人生活的年代并不是现在,又造成了一种荒诞的感觉。
小说开头即是汪长尺高考意外落榜,引起一家人彻夜无眠。接下来汪槐带着汪长尺前往教育局讨说法,不幸摔断了腿。短短的几页内容,就写得高潮迭起,引人入胜,让人有强烈的欲望想要看下去。汪长尺的一生可谓悲剧的一生,承载着汪家的所有希望,却令人一再地失望直至绝望。作者将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的事都放到了汪长尺的身上,高考被顶替,打工被拖欠工资,妻子为生活所迫卖淫,等等。所以,从汪长尺这个典型的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的影子,联想起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中国底层人物悲惨命运的故事很多,虽然内容不同,但其精神内核是相似的。
小说虽然写的是城乡差距,但实际上也是中国贫富阶层之间的差距,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将汪长尺与林家柏对比,首先,汪长尺浓眉大眼,比小眼睛的林家柏帅多了。其次,汪长尺聪明好学,读书也不差,只因高考录取被人顶替,从此一生困顿;林家柏读书好坏虽没有提及,却可以从他说的那句“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即使他是白痴也能上大学”看出,有钱人就算没穷人聪明,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他想要的社会成就。再次,汪长尺正直善良,林家柏虚伪狡诈。但是,后者却过着前者梦寐以求,求而不得的生活。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一个好的家庭,好的出身。他们所在的阶层决定了他们的生活。
想到曾经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个农家子弟经过十八年的奋斗,才取得与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然而,他们真的平起平坐了吗?当他终于学会喝咖啡了,人家也许改喝茶了。即使经过努力,农家子弟有了体面的工作,但他们的生活方式、财务观念等从小受家庭影响所建立起来的东西,终究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阶层所带给他们的。在一定的时期里面,上层阶层与下层阶层之间会通过某些方式进行流动。而当流动逐渐变小之后,也就是阶层开始固化,阶层之间的差距慢慢拉大,并且想从下阶层进入上阶层,是万分困难的。上层阶层掌握着社会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分配权,他们固守着本阶层的利益,警惕着下层阶层的向上流动,于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就像小说所写的,为什么林家柏犯了事,警察也不敢查他,因为他的父亲是林刚,是有权有势的人。林家柏的建筑生意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大,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岳父方南方是一个建筑的官。而汪长尺,无论他多聪明多努力,得到的仍然是像林家柏这样的富人对他的无情践踏。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于当下的中国社会里,同时也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社会处处存在着这种阶级差异。汪长尺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他个人的悲歌,更是这个时代的挽歌。
汪长尺第二次高考失败后,提出去城里打工,“汪槐说造孽呀,有书你不读,而去卖苦力,你把一家人的希望都掐灭了”,“汪长尺说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就是一个平庸的大多数”,“汪槐摇着头说不,你是天才,你是我们汪家的大救星”。当我读到这里时,眼眶偷偷的湿了。作者的这段描写,让我不自觉地想到,曾经我的妈妈也是对我怀着殷切的希望,希望我能做到她所没有做到的。而成绩向来不错的我,竟然在高考中失利了。所以在读到对汪长尺高考的描写时,我特别能够体会他的那种心情,自责、愧疚、懊悔,否定自己。正是作者如此真实的细节描写,才会让读者感同身受。
真实的细节描写常常能使一个人的形象变得丰富起来。比如写到劳动局女科长孟璇时,前面描写她是多么的心地善良,尽职尽责地帮助汪长尺。最后却神来一笔,写她把汪长尺给她的粽子丢在了路边的垃圾桶。作者本来可以不写这一段的,但是,这么一写就使得孟璇这个形象更加真实了。她并不是汪长尺原先心目中那个高大的完美的形象,她也是有缺点的。虽然她同情汪长尺,并且亲自陪着汪长尺去找林家柏,把能做的都做了。但她还是悄悄地丢了粽子,她从心理上还是排斥汪长尺这样浑身脏兮兮的民工,她也许觉得他的粽子也是不干净不卫生的。
再比如,贺小文哭的时候,汪长尺抽出许多纸来给她,贺小文没接,还说“你是不是很有钱呀”,于是汪长尺“把纸巾一张一张塞回盒子”。小文又说“汪长尺,你太抠门了,连纸巾都舍不得给我用”,汪长尺“赶紧把纸巾又扯出来,比原来扯得还多”,小文不接,说“你挣点小钱,还这么铺张浪费”,汪长尺又把纸巾塞回盒子。这个细节描写是非常生活化的,也让我联想到曾经相似的经历。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哭得很伤心,跑到闺蜜的寝室,她抽了好多纸巾给我擦眼泪,我觉得浪费别人太多纸巾,不好意思,就不让闺蜜再拿纸给我。当然,贺小文做出这个举动是因为他们太穷了,在任何东西上都要尽量节约。这“一扯一塞,又一扯一塞”,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些真实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立体起来,也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令人仿佛置身人物所处的情境之中,跟着哭,跟着笑。
汪长尺是一个内心极其敏感的人,自尊心很强,也有着知识分子身上的一些坚持。他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毕竟读到了高中,而且成绩一直不错。因此,虽然他与父亲汪槐有不少性格相似的地方,但还是有所不同的。
当汪槐拉着汪长尺去教育局理论的时候,汪长尺是排斥的。他不愿意去,因为他觉得在教育局门口静坐示威太丢脸了。他宁愿补习一年,堂堂正正地考上大学,而不是丢掉自己的面子,放下尊严,去乞求别人施舍一个录取名额。那时的汪长尺,还是把尊严放在前面的。然而之后经历的一连串事件,残忍地将他一点点击垮。他原先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系统在命运的无情打击下,崩塌了。
汪槐在教育局意外摔断双腿而无人救助,就连救护车来到现场,都要先拿钱才将他送去医院。到了医院之后,因为没钱而将他晾在走廊上。这时候,汪长尺不得不硬着头皮找黄葵借钱。这是他为了钱,放下面子去求人的开始。可是仍然没有借到钱,他只好连夜坐车赶回家,把牛和猪都卖了,才凑够钱给父亲治病。而汪家的破败也从这时候开始了。
之后,汪长尺回到学校补习,因为不舍得花钱吃饭而饿晕在教室里,终于明白连肚子都填不饱,谈何理想。后来他第二次高考失败,且家里欠了一堆债,迫使他进城打工。又因为被拖欠工资,而被迫去替林家柏坐牢。再后来,妻子贺小文为了生活而卖淫。这一次又一次因为缺钱而给汪长尺的心灵所造成的冲击,使他不断地否定自己,逐渐地失去了坚持,失去了尊严。特别是小说多次写到汪长尺的男性尊严一次次地被践踏,被迫当众脱裤子,下体受伤,失去性功能,正是这一切将他从精神上彻底打垮。他失去了尊严,失去了一切,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无望。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把儿子送给有钱人养了。也许有人会说,和汪长尺一样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很多,比如张惠和兴泽,他们并没有把孩子送人,一样可以自己挣钱抚养。是的,汪长尺和小文也养得起孩子。但是跟着他们长大的孩子,就算考上大学,有出息了,还是不可能过上林家柏这种有钱人的生活,还是会被有钱人踩在脚下。汪长尺对这一切的感受太深刻了,他不想让儿子的人生有失败的可能。而要保证儿子以后过的一定是上等生活,就只有让他成为有钱人的孩子。
汪长尺一直都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即使受到多么不公正的待遇,即使走投无路,他也从来没有做过伤害别人的事,没有通过违法犯罪来获取利益。和其他为了取得成功而不择手段的小人物相比,汪长尺的身上多少还保留着人性的光辉。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无法像黄葵那样通过投机倒把发财,无法像其他人那样通过不正当手段发家,从而在城市立足。
汪大志最终成为了林方生,他拥有一个体面的家庭,从小穿名牌,上好学校。可是他也学会了有钱人身上坏的品质,小小年纪就会诬陷好人,说送他来医院的汪长尺是撞他的人。这样的林方生已经不再是汪家的人了,即使他身上流着汪家的血,但他已经长成了林家的人。因此,最后他得知自己其实是汪家的孩子,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将证明他身世的卷宗和照片丢进江里,毁尸灭迹。他不会接受自己是汪家人的事实,也不会让别人知道。
这样的结尾实在很讽刺。汪家两代人为改变命运做出种种努力,以为最后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吗?汪槐夫妻老了,只能坐在老家里,望着门外,他们唯一的儿子死了,他们的孙子不想和他们有任何瓜葛。这样的汪家改变命运了吗?林方生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但他已经不是汪家的人了,他的身份认同已经改变。而汪家,或许连他们的姓都没有人延续下去了。
小说中有几处描写颇具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例如贺小文准备去打胎,汪长尺仿佛有感应似的,在工地受伤,最后还摔下楼;汪槐做法,能够预见汪长尺有血光之灾,果然汪长尺最后自杀了;还有汪长尺死后,尸体被运回老家,汪槐为其做法事,要他投胎去城里,而他的灵魂竟然一路飘进医院的产房里,成了林家柏的儿子。作者将这些荒诞的描写融入到这部现实主义的小说里,更好地为主题服务,读来也颇有意思。
顾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小说中的汪长尺,一生却只是如蝼蚁一般的存在。他的故事戳中了这个社会的痛处,他的悲剧命运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但我们还是相信希望的存在,希望像他这样的人少一点,希望小人物也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注:文中所引用的小说内容出自《花城》2015年第4期长篇小说《篡改的命》,作者:东西
陈佳妮(1989-),女,汉族,福建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H114.2
A
1672-5832(2016)10-0048-02